農村衛生管理工作意見

時間:2022-10-10 09:18:28

導語:農村衛生管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衛生管理工作意見

我縣2014年的農村衛生工作,要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動力,以完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為核心,以提升基層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為目標,突出工作重點,強化工作措施,切實加強農村衛生工作,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障水平,促進農村衛生事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一、加強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管理,強化基層網絡建設

合理配置和整合醫療衛生資源,規范村級醫療衛生服務,確保廣大農民獲得安全、有效、方便、廉價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是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標。各鄉鎮衛生院要按“五統一、兩獨立”要求強化對村衛生站實行一體化管理。一是要嚴格準入管理,對鄉村醫生進行年度聘任考核,不合格者不再聘任,促使鄉村醫生自覺服從管理,盡心盡責地做好工作。二是明確目標任務,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任務量化分解到村衛生站和鄉村醫生,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評估辦法,加強督導檢查,確保目標任務完成。三是要繼續按照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要求,對村衛生站的基藥實行鄉鎮衛生院統一招標采購管理,保證基藥制度的順利實施。四是要切實抓好村衛生站財務管理工作,督促村衛生站建立健全財務制度,按時向鄉鎮衛生院報送賬務資料,接受鄉鎮衛生院的財務監督管理,以保證財務管理制度落實到位。五是要探索縣鄉聯動和鄉村一體化管理改革試點,實施“縣招鄉用”、“鄉招村用”,推進醫療衛生縣鄉聯動夯實基層衛生基層工作。六是要抓好績效考核工作,完善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站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能夠由村衛生站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盡可能安排給村衛生站,并與其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掛勾,鄉鎮衛生院定期組織考核,確保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

二、繼續抓好鄉村醫療機構等級評審工作,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服務能力

開展鄉村醫療機構等級評審工作,是推動基層醫療機構不斷增強自我更新發展能力,提升發展水平的重要方式,是省、市下達的指令性目標任務,各鄉鎮衛生院必須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現尚未開展達標評審工作的6個鄉鎮衛生院見附件1,要建立健全鄉村醫療機構等級評審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并按達標評審要求建立對應項目工作小組,將目標任務分解到科室和崗位,列出具體的工作日程表,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在10月底前完成達標評審工作。已完成第一輪達標評審的鄉鎮衛生院,要做到班子不散、力度不減,繼續按《省鄉村醫療機構評審辦法(試行)》規定,在硬件設施和軟件管理上提檔升級,增強發展后勁。各鄉鎮衛生院要進一步加強村衛生站的建設和管理,按衛生局下達的2014度村衛生站達標評審目標任務要求見附件2,組織專門力量加強對村衛生站達標評審工作的督導檢查,強化村衛生站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內涵建設,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各鄉鎮還要加強至今尚未建站的空白行政村的村衛生站建設,通過實施村衛生站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引進鄉村醫生、鄉鎮衛生院領辦等方式建立村衛生站,健全和完善農村醫療保健網絡,滿足群眾的服務需求。

三、積極開展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試點工作,推動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方式改革

開展鄉村醫生簽約服務,是豐富鄉村醫生服務內涵,轉變服務方式,發揮村衛生站的網底功能,實現人人擁有“家庭醫生和小病不出村目標”的重要措施,各鄉鎮衛生院要按市衛生局下發的《市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試點指導意見》要求,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按照先易后難,逐步推進的原則,選擇基礎條件好,鄉村醫生服務能力強的行政村,組織動員鄉村醫生與農村居民簽定服務協議書,按照協議明確的服務規范和標準,為群眾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健康評估、轉診服務。村衛生站是簽約服務的主體,鄉村醫生是簽約服務的第一責任人,依據群眾意愿,由簽約家庭家長代表全家,以家庭為單位與村醫簽訂書面服務協議,負責對簽約農村居民提供服務,以家庭為單位開展健康管理。服務協議原則上一年一簽,服務期滿后服務對象可選擇自動續解約或另選鄉村醫生簽約。各鄉鎮今年要選擇安排30%的村衛生站開展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試點工作,并其實行績效考核管理,以促進試點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

四、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和管理

鄉村醫生是具有中國特色、植根廣大農村的衛生工作者,長期以來在維護廣大農村居民健康方面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各鄉鎮要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從實際出發,進一步建立健全符合村衛生站功能定位的規章制度和業務技術流程,明確鄉村醫生職責,改善執業場所,落實好鄉村醫生補償、養老政策,健全培養培訓制度,規范執業行為,強化管理指導,提高鄉村醫生服務水平,為農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