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項目辦實事方案
時間:2022-09-18 01:15:00
導語:抓項目辦實事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和縣黨代會精神,全面完成縣提出的**年各項工作任務,加快全省綜合經濟強縣建設步伐,努力構建和諧新大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對接珠三角,建設新鎢都”為發展主戰略,以建設全省綜合經濟強縣為目標,以“抓項目、辦實事、看結果”為工作主線,緊緊圍繞“抓住九個著力點,實現新年新跨越”的工作部署,著力抓好一批有利于縣域經濟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辦好一批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好事,為實現大余科學和諧的追趕型、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工作重點
緊扣“抓項目、辦實事、看結果”工作主線,以抓項目帶動經濟發展,以辦實事推進社會和諧,圍繞十三個方面的工作,縣級重點推進72個項目建設,辦好63件實事。在抓項目方面,一是圍繞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增強工業發展后勁,重點抓好18個工業項目。確保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工業總產值30%以上,新上項目與技改項目盡快建成投產;在抓好現有6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000萬元以上的招商引資企業項目建設的同時,年內力爭再引進3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000萬元以上的大項目。二是圍繞壯大板鴨、花卉等四大特色農業主導產業,實施好“一村一品”戰略,重點抓好10個農業龍頭企業項目。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家。三是圍繞提升經濟發展承載力,重點抓好4個基礎設施項目。四是圍繞培育繁榮現代服務業,加快壯大第三產業,重點抓好4個旅游項目。五是圍繞爭資金爭項目,切實增加有效投入,重點抓好10個“雙爭”項目。縣法院、縣發改委、財政局、教文局、林業局、民政局、交通局、人勞社保局、農業開發辦、扶貧辦、水保局、農業局、地礦局等13家單位,年內必須各完成1個進資100萬元以上的“雙爭”項目。六是圍繞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營造最佳人居和創業環境,積極打造鎢都品牌,著力抓好“三點、三線、三區”建設,重點抓好9個重點城市建設項目。七是圍繞壯大財政實力,加強財源建設,著力培育23家納稅企業大戶。重點加強對納稅500萬元以上企業的跟蹤服務工作,力爭各企業新增稅收20%以上,全年實現稅收超千萬元的企業新增5家,達11家(含四大礦山);實現稅收500—1000萬元企業達16家;實現稅收100—500萬元企業達16家。在辦實事方面,一是圍繞濟困助學,努力促進教育公平,辦好8件實事;二是圍繞文化衛生工作,辦好11件實事;三是圍繞社會保障和就業再就業工作,辦好18件實事;四是圍繞人口、資源、環境工作,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辦好8件實事;五是圍繞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辦好13件實事;六是圍繞維護社會穩定,辦好5件實事。(具體內容詳見附表)
三、工作措施
1、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項目建設是調整結構、加大投入的載體,是擴充總量、增強后勁的基礎;為民辦實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途徑,是黨和政府踐行民本理念、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大舉措。抓項目、辦實事是今年我縣工作的核心內容,是人大會所確立的工作目標的具體化。“抓好九個著力點,實現新年新跨越”的關鍵是抓住、抓好一批有戰略支撐和輻射帶動作用的重大項目,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辦好一批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好事實事,建立和完善關注民生長效機制。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抓項目、辦實事”的重要意義,將“抓項目、辦實事、看結果”作為貫穿全年的工作主線,通過“抓項目、辦實事”,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廣大干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大余縣“抓項目、辦實事”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邱英祥任組長,相關縣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責任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由朱曉明任辦公室主任,周能紅、李云俠、譚家福、張潤生、萬春梅、黃勇、楊承岳、彭承禮、陳佐鋒為辦公室成員。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組建“抓項目、辦實事”的專門班子,根據下達的任務,制訂工作計劃,落實具體措施。同時,還要結合自身實際,確定本鄉鎮、本部門、本單位的項目和實事,認真實施,抓出成效。
3、強化宣傳,濃厚氛圍。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站、宣傳欄等各種媒體,采取開設專欄、專版、專刊、專報和知識競賽、文藝演出、宣傳單、標語等各種形式,廣泛宣傳發動,在全縣上下形成“抓項目、辦實事、看結果”的良好社會風尚。進一步強化爭先創優意識,各項工作都要積極爭先創優,以振奮的精神、良好的風貌,積極投身到重振鎢都雄風、再造大余輝煌的偉大事業中來。
4、健全制度,狠抓落實。(1)建立工作責任制。根據任務分解表,各責任單位要按照“定項目、定實事、定目標、定時間、定獎懲、定責任人”的“六定”要求,排出每一個項目、實事的工作計劃,制定工作進度表,明確完成時間,確保落實到位。(2)建立工作月報制。各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要在每月3日前向“抓項目、辦實事”領導小組辦公室書面報送本單位抓項目、辦實事工作進展情況,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議和打算,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及時匯總,并于每月5日前上報縣“抓項目、辦實事”工作領導小組。(3)建立定期調度和限時辦結制。由縣分管領導對所分管的具體項目和實事每月調度1次,縣“抓項目、辦實事”工作領導小組對所有項目、實事每季度調度1次,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各牽頭單位、責任單位要列出所涉項目、實事的辦結時間表,實行限時辦結倒計時。(4)建立銷號督查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建立“抓項目、辦實事”工作臺帳,根據各項目、實事的進展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的銷號督查,以及時掌握項目、實事的建設進度和存在的問題,并將銷號督查情況進行通報、公示。實行每月一通報,半年一檢查,年終考核評比,并將結果在《大余報》和縣有線電視臺公示。(5)建立巡視評議制。縣人大、縣政協要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抓項目、辦實事”工作進行視察和調研,對縣分管領導、牽頭單位、責任單位的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評議。(6)建立公開承諾制。適時安排各牽頭、責任單位負責人在縣有線電視臺公開表態,就抓什么項目、辦哪些實事,如何抓落實進行公開承諾(承諾材料必須報“抓項目、辦實事”領導小組審批),接受社會監督。《大余報》和縣有線電視臺要開辟專欄,加強對各部門各單位抓項目、辦實事工作進度的跟蹤報道。
5、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將“抓項目、辦實事”工作列入對縣直單位、部門和鄉鎮年度工作目標管理考評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考核、任用干部和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年終進行統一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對完成任務好的,給予表彰和獎勵,未完成工作任務的,予以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