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主干課程教育工作方案

時間:2022-03-27 11:55:00

導語:中小學主干課程教育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學主干課程教育工作方案

為在中小學相關課程教學中全面、規范地開展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根據《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關于“分層次、分階段,適時、適量、適度地對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法制教育”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中小學主干課程法制教育的內容

中小學主干課程,包括小學《品德與社會》、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小學主干課程法制教育的內容,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基礎作整體設置,既要堅持各個學段法制教育的一以貫之和相互銜接,又要根據各個學段學生成長發展的不同需求,體現不同學段法制教育內容的層次性和螺旋式上升,避免不必要的簡單重復。

中小學主干基礎型課程法制教育的內容如下:

(一)小學《品德與社會》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品德教育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的基礎課程。本課程著重對學生進行初步的法律意識、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啟蒙教育。

一至二年級

1.法制教育目標

使學生具有規則意識和初步的法律意識;了解國旗、國徽、國歌是法律規定的國家的象征;掌握一些初步的自我保護方法。

2.法制教育內容與要求

(1)社會生活有規則

●知道集體生活有規則,遵守學校制度,遵守班級公約。

●生活中恪守誠信,不說謊,有錯就改。

●愛護學校的公共財物,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

●初步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生活習慣。

(2)初步了解國家的法律

●知道國旗、國徽與國歌是我國法律規定的國家的象征。

●懂得升國旗唱國歌時要肅立,要愛護印有國徽的物品。

(3)學習一些初步的自我保護方法

●初步了解并遵守交通法規,注意交通安全和活動安全。

●初步了解居家安全的常識,不玩火,防觸電,防煤氣中毒。

●了解一些常用的緊急求助電話,在發生意外情況時會撥電話求助。

三至五年級

1.法制教育目標

初步懂得社會生活需要法律的保障,知道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法律知識,具有初步的法律意識、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掌握初步的自我保護方法。

2.法制教育內容與要求

(1)遵紀守法是公民的基本行為規范

●了解與遵守學校的校紀校規,遵守《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了解和遵守公共場所的法律規范,愛護公共設施。

●了解和遵守市民“七不”規范。知道要遵紀守法,遠離。

(2)社會生活需要法律的保障

●了解法律是社會生活中人人都要遵守的具有強制性的規則,知道法律規定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特定條件下能夠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或禁止做什么。

●初步了解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體會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

●初步了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據。

●知道憲法和法律關于未成年人權利的規定,初步了解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姓名權、受監護權、休息權、隱私權、財產權、繼承權、受教育權等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

(3)掌握初步的自我保護方法

●了解并遵守交通法規,注意出行安全。

●學習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規范自身行為。

●知道自身權利受到侵犯時如何尋求法律保護,了解尋求法律保護的渠道。

(二)初中《思想品德》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是對學生比較系統地進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基礎課程。本課程要在小學法制教育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公共生活和國家政治生活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教育,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公民意識、守法意識、權利義務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促進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

六至七年級

1.法制教育目標

主要學習與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相關的法律知識,培養法律意識,懂得學生在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法定的權利和義務,增強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

2.法制教育內容與要求

(1)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法律規范

●懂得學校生活受法律保護,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

●懂得家庭生活受法律保護,知道家庭成員的法定權利和義務。

●懂得公民在享有法定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的法定義務,不承擔法定義務或觸犯法律要承擔法律責任。

(2)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

懂得未成年人權益受到國家保護,知道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主要內容。

●掌握自我保護和維權的方法,學會采用訴訟或者非訴訟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八至九年級

1.法制教育目標

主要學習與社會公共生活、國家政治生活相關的法律知識,培養愛國意識、公民意識和遵紀守法意識,知道違法、犯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提高與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自覺性;懂得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進一步增強依法自我保護的意識,初步養成尊重憲法、維護法律的行為習慣。

2.法制教育內容與要求

(1)社會公共生活的法律規范

●懂得法律是具有強制性的行為規范,能夠維護社會秩序,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了解維護社會秩序、保護環境和公共設施的法律規范。

●懂得道路交通安全暢通離不開法律,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2)違法犯罪及其法律制裁

●知道違法和犯罪的危害,了解違法和犯罪的區別與聯系,知道不良行為容易導致違法犯罪,知道違法犯罪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

●懂得未成年人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條件下見義勇為,知道揭發檢舉、及時報警、正當防衛等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有效手段。

(3)國家政治生活的法律規范

●懂得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理解憲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

●了解憲法關于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的規定,理解公民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的關系。

●懂得要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三)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對學生比較系統地進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的基礎課程。本課程要在初中法制教育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身心發展特點,結合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有機滲透法制教育,促進學生法律素質和法制觀念的進一步提高。

1.法制教育目標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要結合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著重增強學生的憲法觀念,樹立依法治國和公平正義的理念,養成尊重憲法、維護法律的行為習慣,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

2.法制教育內容與要求

(1)經濟生活中的法律規范

●理解我國憲法關于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的規定,了解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關法律法規。

●了解規范我國經濟生活方面的主要法律。

●懂得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和消費者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途徑。

●懂得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勞動者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途徑。

●懂得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公民要自覺依法納稅。了解我國批準的有關世界貿易組織的國際公約。

(2)政治生活中的法律規范

●理解憲法關于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方面的規定。

●了解憲法關于國家機構的設置和職權的相關規定。

●了解規范我國政治生活方面的主要法律。

●了解憲法關于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規定,理解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治國方略,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

●了解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相關法律,理解我國公民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權利,以及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利。

●懂得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理解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紀守法、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

●了解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和我國批準的重要國際公約。

(3)文化生活中的法律規范

●理解憲法關于必須在人民中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的規定。

●了解規范我國文化生活方面的主要法律。自覺遵守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法律規范,做到文明上網、安全上網。

二、中小學主干課程法制教育的實施途徑

中小學主干課程實施法制教育有多種途徑。要把中小學主干基礎型課程的法制教育與拓展型課程中的法制教育選修課相結合,與法制專題教育和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課外活動相結合,發揮各種法制教育途徑的優勢,形成法制教育的合力。

1.中小學主干基礎型課程

中小學主干基礎型課程是學校主干課程的主導渠道,也是中小學實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徑。要切實加強小學《品德與社會》、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等基礎型課程的法制教育,努力發揮法制教育主干課程的作用,提高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2.中小學主干拓展型課程的法制教育選修課

根據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要分別設置法制教育拓展型課程,作為法制教育指定選修課。初中法制教育選修課以依法維護社會秩序、依法保護特殊群體的合法權益、依法禁毒和禁賭為主要內容,高中法制教育選修課以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為主要內容。

3.法制專題教育

中小學法制教育的專題教育,包括安全、禁毒、預防艾滋病、環境、國防、交通安全、知識產權教育等。中小學主干課程的法制教育要與法制專題教育有機整合,使之融為一體。

4.法制教育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學生學習法律、踐行法律的重要途徑。法制教育的課外活動豐富多彩,如學校法制專欄、班級法制園地、法律知識演講或競賽、法制宣傳周活動、法制主題報告會、法律辯論會、法制研討會、法制教育小論壇等。要重視整合學校的各種法制教育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提高法制教育的實效。

三、中小學主干課程法制教育活動的形式

中小學主干課程實施法制教育,要堅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原則和法律知識教育與法治實踐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切實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把接受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體驗性學習有機結合。要根據各個學段法制教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內外法制教育活動,努力提高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除了主課堂教學以外,中小學主干課程法制教育活動具體形式可以采用:

1.運用說、唱、演等形式,在游戲中學習法律知識。

2.參加學校值日執紀活動,觀察、分析違紀違法現象,提出改進學校工作的建議。

3.榜樣示范,交流遵紀守法的好人好事。

4.模擬場景,進行行為規范養成訓練(如學會撥打110、120、119電話)。

5.收集典型案例運用相關法律知識進行分析,舉辦以案說法主題演講。

6.組織法制小品表演、課堂討論或課堂辯論。

7.開展模擬法庭活動,通過了解和分析真實案例,根據相關法律知識撰寫模擬法庭判決書。

8.收集法律案例和有關資料進行探究活動,開展小組交流或班級交流。

9.開展小課題研究,在探究學習的基礎上撰寫小論文,或出一期黑板報。

10.圍繞某一主題開展遵紀守法情況調查,在整理調查結果的基礎上撰寫小調查報告,或將調查過程中拍攝的相關照片加以整理,舉辦法制宣傳教育攝影展覽。

11.結合一些特定的紀念日,如“3·15”消費者權益日、“6·26”國際禁毒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制作法制宣傳小報,開展法制教育主題班會、主題團隊活動。

12.參觀法制教育展覽,觀看法制教育影片,或到人大、法院、監獄等機構旁聽和參觀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