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產業區循環經濟發展方案

時間:2022-12-24 10:17:00

導語:石材產業區循環經濟發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石材產業區循環經濟發展方案

一、基本概況

*石材產業集中區是經*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下設的集中區之一。該集中區使用*國有閑置土地進行規劃和建設。集中區一期總體規劃包括a區、b區、c區,規劃面積28.8公頃,于2005年7月委托蘇州科技學院城市規劃設計研究所設計,2006年7月通過評審。集中區二期總體規劃為d區,規劃面積80公頃,于2007年5月委托攀枝花市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2007年7月通過評審。*政府已批準規劃實施。

規劃區位于××鎮*,占地面積120公頃,緊臨214省道,距高速公路出口3千米,距*鐵路米易火車站5千米。集中區以提升產業檔次、做強做大花崗石產業為目的,把石材產業集中區建設成西南地區最大的加工、批發、銷售一條龍綜合性大型建材和一、二類工業集聚地的生態產業集中區。

*石材集團等15家企業已正式入駐集中區,其中花崗石加工企業13家,花崗石廢料綜合利用建材企業1家。到目前為止,協議投資金額為21700萬元,一期設計安裝花崗石加工切機200臺,其中園盤鋸188臺、組合鋸10臺,砂鋸8臺,已形成年產板材250萬m2以上的能力。到2010年,集中區建成達產后,實現年加工花崗石荒料15萬立方米,將年產板材400萬平方米以上,實現產值5億元以上、稅金3000萬元以上。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石材加工集散、貿易基地。

*花崗石資源豐富、品種多、易開采,經過地勘單位和市、縣地礦部門多年努力,已基本查清我縣花崗石資源情況,包括“中華綠”、“翡翠綠”、“豹皮花”、“紫羅蘭”、“冰花蘭”等品種?;◢徥V主要分布在白馬鎮和草場鄉,目前已求得“中華綠”花崗石d級資源量3300萬立方米,“翡翠綠”花崗石d級資源量1841萬立方米,“豹皮花”花崗石d級資源量448萬立方米,“冰花蘭”花崗石d級資源量3500萬立方米。除此之外,還有“二灘蘭”、“星星黑”、“紫羅蘭”等花崗石品種正在逐步開發。

二、建設生態工業園區的指導思想、目標和意義

以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綜合對廢棄物進行產業化無害化處理,提高資源利用率為基礎;以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為手段,實現經濟增長、資源的有效利用、環境保護。堅持科學發展觀,突出發展主題,以人與自然和諧為主線,以生態建設、生態恢復和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運用生態學原理和循環經濟理論破解發展難題,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特色工業強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依托資源優勢,堅持市場導向,優化生產力布局,加快制度創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鏈,積極培育新興產業,促進企業技術進步,不斷開發新產品;擴大對外開放,承接產業轉移,強化科技支撐,推進結構調整,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布局合理的循環型工業發展新格局,實現資源、環境與發展的和諧統一。

到2010年,實現年產花崗石荒料15萬立方米、板材400萬平方米。實現產值5億元以上。

三、建設生態工業園區的基礎、途徑和措施

政府統一協調各有關部門和科研機構,做好符合本縣實際的理論論證、建立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為基礎的循環經濟體系和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在技術范式革命的基礎實現“兩化一利用”,以合理高價格為手段,出讓公共資源和污染物、廢棄物的排放,促進企業自覺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體措施:強制性地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企業生產過程的資源和能源消耗;延長和拓寬生產技術鏈,將污染排放在企業內進行處理,實現生產零排放。

(一)發展模式設計

石材產業生態工業園區發展模式:

廢水(循環使用)

花崗石荒料—→板材—→邊角料—→工藝品

↓↓

石漿(粉)→碎石建材(免燒磚)

(二)資源市場運作,為建設生態工業園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尤其是2004年通過市場運作,公開拍賣了具有開發價值的礦權,改變了過去企業礦權無償劃撥,企業不珍惜資源,破壞、浪費嚴重的現象,迫使企業珍惜來之不易的,賴以生成的資源,逐步過渡到資源節約型、循環型、科技型軌道上來。

從2005年6月1日起全縣所有花崗石加工企業廢水必須實現零排放,*工礦區將對石材產業生態園區花崗石加工邊角料和石漿進行統一管理和集中處理。

(三)政府調控、社會參與和投資主體多元化相結合,促進企業發展循環型工業

以“三個轉變”為指導,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協調和政策導向作用,狠下功夫,創造良好環境,出臺優惠政策,加強政府可持續發展調控能力的建設,依靠和調動各地、各部門和全社會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尤其是增強民營經濟的活力,努力把流向西部的國內外資金、技術、人才不斷吸引到*,廣泛爭取國內外支持與合作,建立多種有效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實行全面開放。同時,嚴格執行市場準入制度,以生產企業規模化保障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根據發展需要,不斷調高進入門檻,限制初級產品的出境,促使企業不斷開發新產品,延長產業鏈,充分利用有限的寶貴資源。

(四)科技進步為發展循環型工業提供了支撐

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嚴重的資源和環境壓力,如何保持經濟增長、環境保護、能源供給的平衡關系意義重大。石材及其相關產品的深入開發,具有較強的開發潛力,石材以其優良的性能、良好的環境相容性和對縣域經濟的巨大帶動作用,得到我縣的高度重視,市、縣已將其納入工業發展的重點。政府規劃石材產品生產的新技術的應用和研發,促進科研科研成果有效轉化;從政策、激勵等多手段著眼,鼓勵企業創新技術,應用新技術。使園區現出全面而快速發展的嶄新局面。技術的不斷成熟為白馬工礦區發展循環型工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尤其是薄板生產技術的應用,在相同能耗的條件下,使得資源利用成倍提高。

(五)市場前景為生態產業園區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利用*的花崗巖資源具有良好的投資前景和成本優勢,是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在市政建設、民用裝修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市場有效需求大,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強烈促進下,世界市場對石材產品的吸納能力已經達到不斷增加,對石材產品的需求將會進一步增加,這一切給今后的石材產品生產提供了較好的市場發展空間和銷售機遇,為石材產業集中區發展循環型工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