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普查驗收工作實施方案
時間:2022-01-13 10:31:00
導語:污染源普查驗收工作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以《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評比表彰工作細則》和《河北省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驗收工作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精神為指導,結合各地在污染源普查各階段的日常工作,本著實事求是、公平公正、質量第一、務實創新的原則,全面驗收各縣區普查工作質量,為做好迎接國家、省、市普查辦的驗收和取得優異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工作目標
通過嚴格、規范的驗收核查,進一步規范各地普查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圓滿通過國家、省、市普查辦組織的驗收,確定國家、省、市普查先進集體。
三、驗收內容
依據國家、省普查辦下發的驗收通知要求,此次驗收重點是對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組織準備及宣傳、經費落實、普查監測、普查員選聘及培訓、入戶清查和調查、普查表填報和錄入上報、數據審核及分析上報、檔案管理、成果開發等方面的工作進行驗收。重點有以下內容:
1、普查機構的建立與各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情況;
2、宣傳工作的力度、特點及宣傳效果;
3、普查經費落實情況、保障程度及使用情況;
4、普查監測的企業數量、項目、頻次及結果使用情況;
5、清查質量核查、單位增補及《普查對象名錄庫》的建立和上報情況;
6、普查表填報的質量控制工作,即五級審核、其他方式審核和抽核查及整改情況;
7、數據錄入質量及核查結果;
8、數據一、二次上報時間,可疑數據的查找、整改及匯總數據比對分析情況;
9、技術報告和工作總結完成情況;
10、所有文件、資料分類收集、立卷歸檔及檔案資料庫建立的情況;
11、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普查公報、專題報告等普查數據開發利用及情況。
12、除以上重點驗收內容外,也將對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總結編寫大綱》,及《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評比表彰工作細則》中的有關內容進行驗收核查(詳見《*市省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驗收表》)。
四、驗收評分
此次驗收評分,分成基礎分和附加分,總分140分。基礎分是完成普查工作各階段任務的基本要求,滿分100分,加分是綜合考慮完成各項工作的實用性、前瞻性和創造性,加分合計40分。各項基礎分值及附加分內容詳見驗收表。
五、驗收方法及步驟
1、實地聽取各普查機構工作匯報,了解總體情況。
2、嚴格查閱檔案材料和有關資料,并做好詳細記錄,填寫《*市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驗收表》。并依據填寫的驗收表,對各地進行綜合評分。
3、選取2個縣區普查機構作為全省污染源普查先進集體候選單位,根據驗收考核內容,實地對其進行調查。
六、驗收的時間安排
1、*市對轄區內各縣(市、區)的驗收工作(5月12日至5月14日)。按照全市驗收實施方案的要求,填寫驗收表,確定驗收名次,并以市普查辦名義上報省普查辦。對各縣區的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2、迎接省普查辦的驗收。(5月15日至5月25日)。完善各項普查驗收材料,迎接省普查辦驗收,省普查辦將同時對重點縣區進行抽查。
3、迎接國家普查辦的驗收。(5月28日至6月30日)。完善各項驗收核查材料,準備國家普查辦的驗收。
七、幾點要求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切實做好迎查的準備工作。各縣區要高度重視此項驗收工作,按照本實施方案的規定,集中人員、集中精力,確實做好各類檔案的收集、完善及整理工作,確保驗收工作收到實效。
2、各項檔案資料要求內容詳實、分類規范、裝訂整齊。評分表中的各項內容需有詳實的資料作為佐證,對于在驗收過程中未核查到的材料和驗收完成后補充的材料均不計分。
3、對驗收組沒能通過驗收的內容,市普查辦將進行通報。同時,各縣區普查機構要及時組織整改,直至通過再次驗收為止,但是不再重新計分。
4、驗收要堅持實事的原則,力戒形式主義,做到不疏不漏,不講情面,不留死角,對于發現問題的各縣(市、區)立即整改,保證普查工作高質量完成。驗收組人員必須嚴格黨紀國法,不準收受禮品,不得泄露核查情況和各縣(市、區)的普查數據。
- 上一篇:制冷空調技術研究論文
- 下一篇:環保局加強干部學習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