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十二五實施方案
時間:2022-07-25 05:54:00
導語:縣十二五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宏觀調控重要手段的中長期規劃——縣級規劃是最貼近人民、最具約束力和可操作性的規劃。因此,編制我縣“十二五”規劃必須立足縣情,根據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更好地把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規劃好,真正為人民群眾謀利益。把國民經濟、改革開放、產業結構、城鎮體系、基礎設施、土地利用、生態環境、科技教育、人民生活、公共服務、民族文化、民族團結等融為一體,做到重點突出,有特色,可操作性強。科學編制和組織實施好“十二五”規劃,是關系西盟未來長遠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對于西盟積極適應發展形勢的新變化,妥善應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挑戰,全面落實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順利推進西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省第八次黨代會和市委二屆七次全會精神,準確把握國內外經濟格局的新變化,立足縣情和發展新要求,圍繞“基礎立縣、產業強縣、開放活縣、文化興縣、固邊穩縣”戰略,努力建設“綠色西盟、生態家園、活力佤山、和諧邊陲”,充分凝聚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智慧,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以實現西盟大發展、快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為目標,研究制定“十二五”時期西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
二、編制原則
科學發展原則。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要求,探索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城鄉、區域之間協調發展的新路子,突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城鄉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維護民族團結、鞏固邊疆穩定、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區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等戰略重點,為實現富裕、民主、文明、開放、和諧西盟打下堅實基礎。
指導性和操作性原則。規劃既要對“十二五”期間的國際國內發展環境和西盟的發展階段作出科學的分析和判斷,提出發展戰略和目標,又要以發展戰略為指導,研究提出一批關系全局、意義深遠、帶動作用強的重大工程和建設項目。規劃內容和發展目標,要落實到項目、落實到年度、落實到各部門的具體工作。要建立規劃實施和監督檢查的評價機制,努力使規劃成為貼近人民、具有指導性、操作性、實施性和約束力的規劃,成為“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行動綱領。
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原則。在堅持統籌兼顧,推進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重點,圍繞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加強對影響全縣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的研究,抓住西盟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和突出矛盾。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辦大事。“十二五”規劃編制要盡量減少行業發展等由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內容,充實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內容;要突出有限目標和重點任務,提高針對性、方案性。
公眾參與原則。進一步提高規劃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擴大化規劃編制過程的社會參與度,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使規劃編制的過程成為改革的過程、廣泛凝聚社會各界智慧的過程和重大問題形成共識的過程。使“十二五”規劃真正成為體現政府要求、反映人民呼聲的規劃。
規范程序原則。在編制程序上,按照前期工作、立項、起草、征求意見、銜接、論證、批準、公布等程序,建立和完善規范化的公示制度、銜接制度、論證制度、公布制度和評估、修訂制度。
三、主要任務
(一)深化重大問題研究
各單位、各部門要結合實際,確定一批重點課題,重點加強對“十二五”時期發展環境、思路目標、結構調整、產業發展、城鄉、區域、科技文化、改革開放、人民生活、資源環境等重大問題的前瞻研究,理清長遠發展思路。提出規劃的基本思路,明確本部門、本領域“十二五”時期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縣發展和改革局結合西盟實際,研究提出我縣重大的前期研究課題《目錄》,以及開展重大問題研究的具體要求和意見。
(二)編制總體規劃
編制好總體規劃,切實增強行動綱領的功能,確立總體規劃在各類規劃中的“龍頭”地位。總體規劃要突出特色,明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發展戰略目標、戰略任務、戰略布局、支柱產業、優勢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重大建設工程和重點項目布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政策、措施等。總體規劃由縣“十二五”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起草,各有關單位和部門要提出涉及本單位和部門、本領域的發展思路、任務、目標和措施建議。
(三)編制專項規劃
重點專項規劃是總體規劃在特定領域的延伸和具體化,是政府指導該領域發展,并決定該領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資的決策依據。做好專項規劃就是基本建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前期工作。各相關部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規劃的研究編制、銜接審查以及實施過程的監督評估上。編制專項規劃,首先要界定政府編制規劃的領域,主要是政府履行公共職責,以及需要政府扶持、調控和引導的領域。專項規劃要增強針對性和操作性,要明確提出需要由政府組織實施的重大的項目安排。所提出的項目,要求達到可供政府決策的深度。重點專項規劃由有關部門提出立項申請,由縣發展和改革局審核平衡,報縣人民政府確定后,由縣發展和改革局組織各有關部門負責起草。其他專項規劃由有關部門在其職責范圍內組織編制。
四、進度安排
根據市政府的部署和我縣實際,我縣“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主要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0年3月底以前,由縣人民政府組織,縣發展和改革局牽頭,組織有關部門開展重大問題和規劃思路研究,起草形成“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研究提出編制縣級重點專項規劃工作方案。
1.從西盟實際考慮,前期研究工作初步確定為2個研究課題及35個重點專項規劃(見重大研究課題及重點專項規劃編制目錄),各有關部門及課題承擔單位,應抽調專人成立課題調研小組,按課題要求深入開展工作,于2010年3月初提交研究報告,并由咨詢委員會組織專題研究報告評審。
2.由規劃辦牽頭,各綜合部門參與,在匯總分析前期專題研究成果基礎上,形成我縣“十二五”發展基本思路。組織召開座談會、專家咨詢會等,聽取單位、部門及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并與國家、省、市“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銜接。2010年3月底前,向縣人民政府報送“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并準備好向縣委規劃建議起草匯報的有關材料。
3.提出編制縣級重點專項工作方案,以基本思路為指導,部署專項規劃的準備工作。
第二階段:從2010年4月初到縣委“十二五”規劃建議出臺前,主要是配合縣委建議起草,繼續深化重大專題研究,組織開展規劃綱要的研究工作,明確目標要求、基本原則、政策導向、戰略重點等,形成規劃綱要框架。組織部門研究提出納入規劃綱要的重要指標、重大工程和項目、重大改革和政策等。圍繞綱要框架中的一些重大問題開展調研,召開有關會議聽取意見和建議。部署開展縣級重點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第三階段:2010年縣委“十二五”規劃建議出臺后,組織起草規劃綱要草案,并做好向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人民政府、縣政協匯報和縣人大常委會審議等工作。
各部門按照全縣的統一部署和時間安排,適度超前部署規劃編制各項工作。
1.2010年7—8月,集中力量完成“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初稿。
2.2010年9—12月,對“十二五”規劃綱要進行廣泛征求意見,不斷修改、完善,由咨詢委員會組織評估后,報縣委、縣人民政府審查。
3.2010年6—12月,編制重點專項規劃。
4.2011年1—3月,進一步做好總體規劃、重點專項規劃、各行業規劃修改完善和銜接工作,總體規劃經縣委、縣人民政府審定后,提交縣人代會審議,通過后向社會公布實施。重點專項規劃、各行業規劃組織專家評審后,按規劃編制程序上報審批實施。
5.2011年4月進行“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總結。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我縣“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組織領導,及時協調解決規劃編制中的重大問題,保證規劃編制工作的順利完成,經縣人民政府研究,決定成立西盟縣“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