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審核和電子監管建設工作方針

時間:2022-06-02 06:10:00

導語:網上審核和電子監管建設工作方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上審核和電子監管建設工作方針

為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規范權力運行,提高行政效能,根據《中共中央紀委、監察部、國信辦、國務院審改辦關于開展行政審批電子監察工作的通知》(中紀發〔2006〕20號)和《中共江西委關于印發江西貫徹落實〈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年工作規劃〉實施辦法的通知》(贛發〔〕13號)精神,現就全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工作,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建設目標

(一)建立涵蓋全各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所有行政審批事項的網上辦理系統。

(二)建立具有實時監察、預警糾錯、績效評估、信息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

(三)逐步實行全統一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網上辦理,建設全統一的電子監察信息數據庫。

二、建設原則

(一)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項目建設涉及面廣、技術復雜,政府成立網上審批電子監察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統籌規劃,精心組織,分步實施,保障項目規范有序推進。

(二)統一標準,整合資源。制定全統一的數據規范和技術標準。整合各地、各部門現有的軟硬件設備、技術人員和機房場地等信息化資源,按照統一的數據規范和技術標準進行建設,并按照一站式服務、一窗式登記、一次性告知、一條龍審批、一單式收費的要求規范服務行為。

(三)統一軟件,聯合共建。各地、各部門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切實做好本地本部門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和調整,流程的梳理和再造,繪制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圖等工作。

聯合共建、設區市、縣三級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信息交換平臺,統一開發系統軟件,供各地、各部門共同使用。實現全條塊結合、上下聯動以及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

(四)先易后難,逐步推進。首先以網上審批、行政處罰和電子監察為重點,再逐步把公共資源交易、行政征收、行政給付、行政強制等具體行政行為納入到網上辦理及電子監察系統中。

(五)技術成熟,擴展方便。項目設計和建設優先采用國產成熟技術和產品,方便系統升級和擴展,確保系統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擴充性。

三、建設規劃

根據項目建設目標,用兩年時間分兩期建設。

(一)一期。從1月至12月,建設全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信息交換平臺,開發全統一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軟件,全各市、縣(區)和各有關行政執法部門對行政審批事項實施網上辦理,各級監察部門實現對行政審批事項的實時、同步、全程電子監察。

(二)二期。從10月至底,在各市、縣(區)和直主要行政執法部門對公共資源交易、行政處罰、行政征收、行政給付、行政強制等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實施網上辦理,各級監察部門實現對這些具體行政行為的電子監察。與此同時,大力推進縣(區)和、市其他行政執法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網上辦理及電子監察;建立、設區市、縣三級互通的具體行政行為網上辦理和電子監察系統,并積極創造條件向鄉鎮延伸。

四、一期建設內容

依托政務信息網,全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的建設內容包括“一個平臺、兩個標準、三個系統”。

“一個平臺”指建設全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信息交換平臺與統一系統軟件。在同一平臺上進行數據交換,實現直各部門之間、與設區市、設區市與下屬縣(區)之間的互聯互通和數據交換。監察部門可對橫向各部門、縱向各下級機構進行全面的電子監察。“兩個標準”指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數據交換技術標準及行政績效測評量化標準。數據交換技術標準可以讓各級平臺方便快捷地交換數據,同時還為以后的擴展應用打下基礎。行政績效測評量化標準則是對行政審批等行為處理情況的考核標準。

“三個系統”指分別建立網上行政審批系統、行政處罰系統、電子監察系統。各系統基本功能如下:

(一)行政審批、行政處罰系統基本功能。

1.信息。經過清理規范后的所有行政審批、行政處罰事項,按照統一的要求在外網,向社會公開。

2.網上辦理。按照外網受理-專網辦理-外網反饋的模式,通過各級政府網站的行政審批互動專欄或辦證窗口為公眾和企業辦理行政審批事項,提供優質便捷的網上辦事服務;在專網上,為各具有審批職能的單位提供承辦、審核、批準及辦結各環節服務。同時,逐步實現審批事項跨部門的并聯審批。各行政執法部門通過專網辦理行政審批事項,通過外網依法公布有關信息。

3.互動交流。利用短信息、電子郵件等通信手段,建立政府部門間、政府部門與當事人間的信息互動與共享。

(二)電子監察系統基本功能。

1.視頻監控。對所有行政審批及除簡易程序外的行政處罰的辦理現場設置視頻監控點,通過網絡進行遠程視頻監控,實現對公務員工作作風、服務態度、在崗在位和辦事效率等的有效監督。

2.實時監察。電子監察系統與、設區市、縣各部門業務系統連接,自動、實時采集每一行政審批事項從受理到辦結的詳細信息,實現對行政審批的全程監督。

3.預警糾錯。系統針對審批中不同的違規行為分別發出預警、黃牌、紅牌三種警示信號,并通過系統內部短消息、手機短信、郵件等方式提示相關人員。

4.績效評估。系統根據行政績效測評量化標準,對被監控部門、崗位的行政效能進行自動打分、考核和分析,對行政效能情況進行橫向、縱向比較和綜合評價,根據評估結果,研究改進措施。

5.信息服務。系統通過電子監察網站向企業和群眾提供行政審批、行政處罰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政審批、行政處罰事項辦理要求等信息,公布績效評估情況,方便群眾辦事和監督。并通過網絡定期把行政審批的實施情況報送領導參閱。

6.決策支持。按照不同的決策需要,系統通過自由選擇數據、自由定義分析角度,顯示分析結果等功能,生成多種樣式的分析報表和圖表,為不同領導和決策管理人員提供個性化、全角度的信息服務。

五、組織領導與職責分工

(一)組織領導。

建立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作為網上審批電子監察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組織領導全網上審批電子監察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5個專項工作組,分別由有關部門牽頭組織。

(二)5個專項工作組職責分工。

1.綜合協調組。請監察廳牽頭組織。主要任務是負責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建設的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及有關情況匯總;會同信息中心制定系統需求方案及招標采購方案;制定相關制度文件;組織對網上審批電子監察工作人員上崗培訓工作。

2.行政審批項目清理規范組。請政府法制辦、審改辦牽頭組織。主要任務是根據軟件開發要求,負責直部門所有行政審批事項的清理、審核和規范,負責這些事項的流程再造和辦理時限的縮減,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督促、檢查市、縣(區)政府做好行政審批項目清理規范工作。

3.重大產業項目綠色通道研究組。請發改委、外經貿廳會同經貿委、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辦牽頭組織。主要任務是研究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一站式、“保姆式”綜合服務體系。負責相關并聯審批程序設計,跨部門審批的聯批項目實行并聯審批的應不少于30%。明確綠色通道服務內容、服務范圍以及承擔綠色通道服務機構,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臺《江西重大產業項目綠色通道辦法》。

4.網上審批電子監察技術研發組。請信息中心牽頭組織。主要任務是負責網上審批電子監察軟件系統方案設計、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全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統一數據交換標準和技術規范。

5.招標采購組。請信息中心會同監察廳牽頭組織。主要任務是負責網上審批電子監察軟件開發招標,系統建設的設備物資采購。(三)其他有關部門的職責。

1.發改委負責對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進行項目立項審查。

2.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對政府有關部門內設機構職能進行審核,避免職能交叉。

3.財政廳負責對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所需經費納入預算,確保資金落實到位。

4.政府各有關部門和中央駐贛有關單位負責對本部門和單位行政審批、行政處罰事項進行清理和規范。根據全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標準規范要求提供本部門系統接口,配合各專業工作組做好系統建設的各項工作。

六、項目建設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推行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工作是信息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轉變政府工作方式、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的必然要求。各單位、特別是各專項工作組牽頭單位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明確一名領導具體抓,安排專人具體負責這項工作;要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要求,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成立機構和細化工作方案情況要在2月底前報網上審批電子監察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綜合協調組。

(二)精心組織,穩步推進。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涉及部門多、事項多,系統建設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難度大,各地各部門要精心組織,分解任務,落實責任。要嚴格按本方案提出的時間節點突出重點,穩步推進,加大協調工作力度,認真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三)強化監督,嚴肅紀律。各地、各部門要以對黨對人民對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做好各項工作,不得敷衍塞責、消極應付。監察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諉扯皮的行為,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七、時間安排

(一)系統工作方案的編寫、組織機構組建和各部門行政審批項目的清理工作——2月底前完成。

(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并公布有關清理工作數據——3月20日前完成。

(三)編寫網上審批電子監察數據交換技術標準、行政績效測評量化標準和系統可行性研究報告——3月底前完成。

(四)開發全統一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系統軟件——4月至6月。

(五)級平臺和全統一軟件進入試運行,各試點單位開始逐步將業務轉移到系統——7月至10月。

(六)級平臺和全統一軟件驗收,正式運行——10月至12月。

(七)開發、實施、驗收全統一網上審批軟件——1月至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