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生委消重補漏工作方案

時間:2022-02-02 05:08:00

導語:計生委消重補漏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生委消重補漏工作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市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會精神,緊緊圍繞我市“4+2”工作重點,提高全員人口統籌管理系統(以下簡稱PIC)數據質量,為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提供“用得上、靠得住、離不開”的人口信息,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全員人口統籌管理信息系統“消重補漏”專項行動。

一、行動目標

按照“統一標準、統一行動、各負其責”的原則,逐年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基本實現標準統一、信息共享、功能強大、協調高效、保障有力的全員人口統籌管理信息平臺。半年抽樣調查全員人口個案信息覆蓋率達到99%左右,年終抽樣調查全市分類管理19項核心指標準確率、完整率達到95%以上。

二、主要措施

(一)黨政重視

人口信息是各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的重要支撐,各部門高度配合,爭取人、財、物三個方面予以充分保障,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二)成立機構

街道設立“消重補漏”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事處主任為專項行動第一責任人,辦公室設在計生辦,安排專人落實(見附表)負責全街專項行動的動員、督查、評估工作。

(三)明確對象

居住在本社區的全部人口(不含就醫、旅游、探親、訪友、出差等)的基礎信息都要錄入PIC系統。包括:

1.戶口在本社區,現住本社區的;

2.戶口在本社區,不在本社區居住的;

3.戶口不在本社區,現住本社區大于等于30天以上的;

4.戶口待定,現住本社區居住的。

(四)統一標準

1.提高數據準確率、完整率。包括人口基礎信息中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婚姻狀況、戶籍狀況、居住狀況、戶籍地址(戶籍地編碼)、居住地址(居住編碼)、戶口性質、民族、與戶主關系等12項指標,生育信息中的子女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已上戶)、性別、孩次、政策等6項指標和死亡信息中的死亡日期。

2.確定數據起報單位。按照“一數一源”原則,人口信息基礎數據采集認定源頭在原始起報單位。社會單位(包括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等),應在起報單位(社區)以下建立集體戶起報,單位中的人員及其家庭成員應落實屬地管理原則。社會單位中重復的戶籍狀況及居住狀況應修改為“其他”,退出人口統計。

3.規范人口信息中戶籍(常住)所在地行政區劃代碼填報。要求將轄區內人口信息的“現居住地地址”和“現戶籍地地址”項目填報至社區級。

4.提高人口信息覆蓋率、準確率和完整率,首先是按分級負責、自主采集為主,切實加強對源頭數據質量監管;其次,通過為廣大群眾提供服務,充實完善人口信息為輔;第三,注重同教育、衛生、公安、民政、人力社保等部門人口信息共享和交換,協同采集為重要補充。

三、實施方案及時間安排

(一)人口信息采集(2012年1月6日—2012年2月8日)

1、計生辦協調同教管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所、社事辦、社保所、工商所等部門人口信息共享和交換。

2、各社區對自己轄區的個體工商戶及私人企業進行人口信息登記。

3、轄區各企事業單位對本單位在職職工、合同工、臨時工進行人口信息登記。

4、各社區對轄區物業公司協調交換人口數據。

(二)人口信息整理核對(2012年2月9日—2012年2月10日)

各社區把收集的人口數據分單位、小組、物業小區整理清理完善,并制成電子文檔交計生辦。

計生辦把收集到的人口信息同人口信息系統PIC進行二十一項主要字段(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婚姻狀況、戶籍狀況、居住狀況、戶籍地址(戶籍地編碼)、居住地址(居住編碼)、戶口性質、民族、與戶主關系,生育信息中的子女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已上戶)、性別、孩次、政策等6項指標和死亡信息中的死亡日期以及電話號碼和子女數)進行校對。

(三)PIC人口數據錄入(2012年2月11日—2012年2月20日)

各社區在收到校對后的人口信息時,需及時錄入,錄入以計生專干為主,在人口信息錄入量大的社區,需派人協同計生專干一起錄入。在錄入時要保障人口信息的正確率,不能漏錄,錯錄。

(四)消重(2012年2月20日~2012年4月15日)

各居委在補漏工作完成后將本社區內重復人口進行消重工作。對于人戶分離未建檔人口信息,首先應考慮使用“遷(流)入(出)”功能實現人口信息的調動,無法找到的,再通過新增人口錄入該信息。

(五)總結提高(2012年4月15日~2012年5月15日)

計生辦組織調查組對各社區人口信息進行抽樣調查,分析數據質量,部署下階段工作。對組織落實好、信息質量明顯提升的單位通報表揚并給予獎勵。調查評估結果納入對鄉鎮街道2012年人口計劃生育責任目標考核。

四、其他要求

(一)各社區要高度重視本次人口“消重補漏”行動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制定本地“消重補漏”行動計劃和得力措施,確保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誰清理、誰簽字、誰負責。信息核對原始記錄保管三年備案待查。

(二)各社區要認真分析當前形勢,針對自身特點,確保規定內容不走樣,創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提高人口信息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