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與夜市改建工作方案

時間:2022-03-09 04:52:00

導語:農貿市場與夜市改建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貿市場與夜市改建工作方案

為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形象,改變全市農貿市場夜市購物、就餐環境臟亂差狀況,把市委、市政府向廣大人民群眾承諾的實事辦實辦好,促進農貿市場和夜市發展與城市建設發展相協調,學習借鑒省內外農貿市場和夜市升級改造的成功做法和管理經驗,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弘揚古城飲食文化、保障人民群眾菜藍子安全、豐富市民和中外游客夜間生活為目標,全面升級我市農貿市場及夜市硬件設施,改善居民購物環境,解決農貿市場及夜市占道經營和臟亂差問題,建立衛生安全的食品流通新體系,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提高城市品位,樹立城市新形象。

二、組織領導

農貿市場和夜市升級改造工作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進行,成立市農貿市場和夜市升級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吉炳偉任組長,副市長、任副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各區政府及有關單位主管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市場發展局,兼任辦公室主任。

三、首批改造范圍及時間2010年列入升級改造的農貿市場4個,即包公湖農貿大市場、勝利街農貿市場、梁苑農貿市場、宋都農貿市場,共有固定房屋770余間,占地面積17220平方米,經營戶約1620余戶,分布在鼓樓區、金明區和順河回族區(其余列入明后兩年改造計劃,見附件2)。

2010年列入升級改造的夜市2個,即夜市、夜市。共有經營戶127戶,其中夜市91戶,夜市36戶(其余列入明后兩年改造計劃,見附件2)。根據2010年全市節會活動時間安排和工作重點,列入今年升級改造的農貿市場和夜市,需按既定標準于2010年9月底前改造完畢。

四、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目標、原則、標準、所需資金及補貼辦法

(一)目標

通過升級改造,基本解決城區內農貿市場“散、亂、小”、“臟、亂、差”和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特別是基礎設施差等突出問題,建立起以農貿市場為主體,連鎖超市為補充,多業態并存,設施完善、布局合理、環境優美、便民放心的“菜籃子”商品流通新體系,并積極創建條件,逐步實現室內全封閉經營,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

(二)原則

一是先易后難,選擇中心城區受益面廣、基礎條件好的農貿市場先行起步;二是對市容市貌影響較大;三是具有代表性。經營種類齊全,覆蓋人民群眾菜籃子的方方面面,受益面廣;四是產權單一或相對較少,便于協調,保證順利推進;五是保證有相對較長的培育發展期,改造后能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三)標準

1.市場內布局按商品種類分區:鮮、活、生、熟、干、濕商品嚴格分區,水產品與其它食品加工、經營區間距不小于5米,熟食、鹵、豆醬制品與鮮活禽畜、水產品及衛生間、垃圾箱間距不小于10米;活禽類區要按照存放、宰殺、銷售分離原則,熟食及半成品應配防塵、防蠅、防蛀、防蟑螂設施及洗手、消毒設備;糧油、干貨、調味品應設置獨立門面和貨架,商品堆放應高于地面10公分。

2.市場內攤檔柜臺擺放整齊劃一,臺面用不銹鋼或磁磚制作,柜臺高度為80公分左右,柜臺結合部應留出設置電子稱及懸掛證件、號牌位置。

3.市場內招牌使用統一材質、色彩、尺寸和字體。

4.農貿市場應根據面積大小和周邊環境設置出入口,出入口最低不得少于2個,且寬度不小于4米,市場內地面應堅固、平整、防滑、耐腐蝕、易清潔。

5.市場內應配備合理上、下水設施及符合消防要求的照明用電,管線采用暗敷或橋架,所有線路必須穿管敷設,水產攤位應安裝防水電源開關插座,市場內應配備必要的消防設施。

6.市場須設置不小于10平方米的農產品檢測站,按國家統一要求,配備必需的檢測設備,并有明顯標志,懸掛檢測程序并定時公布檢測結果。

7.市場內設有管理辦公室,配備專職管理人員、監控、電子顯示屏、公平秤,建立健全治安、消防衛生等制度。

8.市場內應設衛生間、宣傳欄、垃圾箱或垃圾臨時存放點,做到日產日清。

(四)所需資金及補貼辦法

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所需資金市場公共基礎設施部分由市政府全額投資;市場內自身升級改造部分,按照市政府與市場開辦單位6:4的比例進行投入,市政府具體補貼辦法及標準由市財政局、市市場發展局結合我市實際另行制定。

1.包公湖大市場

包公湖大市場位于鼓樓區迎賓路11號,產權單位為市交通運輸局下屬二運總公司。市場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現有房屋376間,大棚4座,面積3300平方米,商戶1120戶。年銷售額1億元左右,服務人口約20萬人。改造前共分6個區,即百貨區、蛋禽區、糧油副食區、水產區、餐飲區、蔬菜農產品區。改造后,除前五個區基本不變外,原4座大棚西邊兩座仍作為農產品交易區,東側兩座大棚全部封閉為綜合區,內設9道柜臺。

升級改造共需資金809.884萬元,其中公共基礎設施部分92.82萬元,市場改造部分317.064萬元,按照6:4比例,市政府應投入190.2384萬元,加上公共基礎設施部分的92.82萬元,共計283.0584萬元;開辦單位需投入126.8256萬元,加上大門改造拆建樓房的400萬元,開辦單位共需投入526.8256萬元。主要包括:地面、排水、路燈、監控、消防、公廁、停車場、農藥檢測、垃圾箱、大門、大棚、電子秤、柜臺、魚池、招牌、電路改造等20項內容。

2.勝利街市場

該市場位于鼓樓區勝利街,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服務人口約5萬人。

升級改造共需資金67.48萬元,其中公共基礎設施部分59.55萬元,市場改造部分7.93萬元,按照6:4比例,市政府應投入4.758萬元,加上公共基礎設施部分59.55萬元,共計64.308萬元,開辦單位需投入3.172萬元。主要包括:路面、上下水、柜臺、魚池等4項內容。

3.梁苑市場

該市場位于大梁門外路北,市場占地面積5400平方米,經營戶310戶,市場房屋268間,服務半徑約5公里,服務人口約15萬人。

升級改造共需資金320.448萬元,其中公共基礎設施部分97.632萬元,市場改造部分222.816萬元,按照6:4比例,市政府應投入138.6896萬元,加上公共基礎設施部分97.632萬元,共計231.3216萬元,開辦單位需投入89.1264萬元。主要包括:路面、上下水、路燈、公廁、垃圾箱、消防、電路、監控、大門、大棚、柜臺、魚池、農藥檢測等16項內容。

4.宋都市場

該市場位于順河回族區宋門外,北側緊臨汴京大道。市場占地面積5428平方米,房屋203間,經營戶260戶,服務人口約10萬人。

升級改造共需資金231.056萬元,其中公共基礎設施部分53.925萬元,市場改造部分177.131萬元,按照6:4比例,市政府應投入106.2786萬元,加上公共基礎設施部分53.925萬元,共計160.2036萬元,開辦單位需投入70.8524萬元。主要包括:路面、上下水、公廁、垃圾箱、路燈、電子秤、消防、監控、大門、招牌、魚池、柜臺、農藥檢測等18項內容。

今年列入升級改造的四個農貿市場共需資金1428.868萬元,除市政府全額投資的公共基礎設施部分303.927萬元,市場開辦單位全額投資的400萬元,下余724.941萬元,按照市政府與開辦單位6:4比例投資,市政府應投入434.9646萬元,加上公共基礎設施部分303.927萬元,市政府共計投入資金738.8916萬元。市場內升級改造部分開辦單位需投入289.9764萬元,加上由開辦單位全額投資的400萬元,市場開辦單位共計投入689.9764萬元。最終以決算審計數字為準。

五、夜市升級改造的目標、原則、標準、所需資金及補貼辦法

(一)目標

通過升級改造,正確處理弘揚古城飲食文化、繁榮夜市經濟、方便中外游客、推動社會就業與維護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保障人民群眾飲食衛生安全及正常交通秩序等相互之間的關系,在積極培育發展夜市、豐富市民和中外游客夜生活、提升生活品質的同時,努力創造條件,逐步實現退路進場、進廳,取締非法占道經營夜市,促進我市夜市規范有序健康發展。

(二)原則

一是納入統一管理;二是統一設置改造標準;三是堅持規范提升;四是堅持“堵疏結合”,逐步實現退路進場、進廳,封閉經營;五是堅持穩妥推進,盡量減少社會矛盾。

(三)標準

1.地面平整光滑易于清洗。

2.車輛招牌統一材質、尺寸、色彩、字體,外觀整潔、美觀。

3.飲食棚屋統一材質、尺寸、色彩,外觀整潔、美觀、靚麗。

4.餐飲經營人員服裝統一整潔。

5.用餐桌凳統一規格、材質、標準。

6.餐具統一消毒,凈碗上市。

7.統一衛生保潔,地面衛生及時保潔、垃圾及時清運。

8.實行統一管理(經市政府批準夜市)。

(四)所需資金及補貼辦法

夜市共有經營戶127戶,其中夜市91戶,夜市36戶。按以上標準改造共需投入資金300萬元。其中市政府投入223.18萬元,包括一次性投入116.48萬元,正常運轉每年需投入106.7萬元(含未列入改造夜市每年的正常維修和管理費用,不含全部17個夜市的衛生保潔費和垃圾中轉費)。市場發展局每年需投入54萬元,經營戶投入20.9萬元,基本上為列入夜市改造經營戶的一次性投入。廣告贊助2萬元。

以上4個農貿市場和2個夜市升級改造共需投入資金1729萬元,其中市政府投入962萬元,開辦單位投入744萬元,經營戶投入21萬元,廣告贊助2萬元。

市政府2010年全市農貿市場及夜市升級改造工作列入財政預算資金1000萬元,在使用安排的具體方案中,預留40萬元左右的備用金,以用于實際改造過程中疏漏項目的拾遺補缺。

六、具體實施

(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組織實施。具體實施方案由各區政府和市場開辦單位依照本方案中的統一改造標準組織制訂,經市農貿市場及夜市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論證和審核后組織實施。

(二)為確保今年農貿市場和夜市升級改造任務圓滿完成,由市政府主管市長與有改造任務的區政府和有關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同時各區也要逐級與市場開辦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并逐項列出工程進度時間表。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各成員單位對升級改造的農貿市場和夜市按進度要求定期進行現場督導檢查、嚴格把關,確保質量和進度的統一;協調解決改造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防止出現二次改造和返工改造等浪費現象;升級改造完成后,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組織考核驗收。對如期完成、按標準驗收合格的市場依據補貼具體辦法及時兌現財政補助資金并予以通報表彰,對未按時完成或經驗收不合格的,取消市財政補貼并進行全市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