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聯村聯戶為民富民指導方案
時間:2022-05-21 11:25:00
導語:科技局聯村聯戶為民富民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省委《關于深入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意見》精神,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幫扶工作,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全面推進建設小康社會進程,根據市委《關于深入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實施意見》精神,局黨組決定,從2012年3月份開始在永昌縣驪靬村開展以“領導聯系幫扶村、干部聯系特困戶”為主要內容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現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聯村聯戶促發展、為民富民奔小康”為主題,立足市情實際,著眼長遠發展,以創先爭優為動力,以聯村聯戶為載體,以為民富民為目的,切實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轉作風、煉干部,抓基層、強基礎,辦實事、解難題,使廣大干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實惠、“三農”發展上臺階、基層基礎更牢固。
二、范圍與對象
(一)參與范圍。在職干部職工均參與雙聯行動,其中縣處級3名,科級及以下18名。
(二)聯系方式。單位聯村,聯系1個貧困村(聯系焦家莊鄉驪靬村);干部職工聯戶,縣處級干部每人至少聯系2個特困戶,科級及以下干部每人至少聯系1個特困戶。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按照聯系對象一次確定、分期分批進村入戶的辦法進行,保持全年工作連續不斷。
三、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主要任務
實施“四大工程”,推動任務落實:
(一)實施“民意暢通”工程,宣傳政策,反映民意。
通過實施“民意暢通”工程,宣傳政策,反映民意。采取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深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反映社情民意,解決實際問題,增強群眾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實現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社會環境更加和諧的目標。
1、宣傳黨的政策。干部職工要深入聯系戶,大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市委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特別是要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給農民群眾,讓群眾真正了解政策、掌握政策、運用政策,使黨和國家的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反映民情民意。干部職工要沉下身子,少說官話、空話,多講真話、實話,爭取群眾的信任,與人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推心置腹交朋友,拉近距離,增強感情。要帶著熱情去聯系,把群眾的難題當成自己的問題想,把群眾的難事當成自己的事情辦,真正傾聽群眾所想,了解群眾所思,掌握群眾所盼,增強發展信心,提高發展能力,提升發展水平。
3、解決實際問題。充分發揮干部職工在知識、技術和信息等方面的優勢,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切實實為人民群眾解決一些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重點解決在設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城鄉融合、勞務輸出、農業產業化、農產品銷售以及就業、上學、就醫、住房、行路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4、建立民情臺賬。黨支部要逐一建立民情臺賬,干部職工要記民情日記,詳細記錄單位和聯系干部了解掌握的民意訴求和對黨和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每月整理分類匯總和梳理,逐一答復或落實。對干部不能解決的,要匯報領導,下級不能解決的匯報上級,部門解決不了的匯報領導小組協調解決,盡力把群眾的訴求處理好,切實改善黨群干群關系,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
(二)實施“提質增效”工程,服務到戶,加快發展。通過實施“提質增效”工程,服務到戶,加快發展,進一步提高特色農業的發展水平,增加效益。
1、加強技術服務。圍繞特色農業發展,深入聯系村和農戶,對日光溫室重點在新品種推廣、茬口安排、科學施肥、合理灌溉、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對暖棚養殖重點在圈舍改造、品種改良、飼料配方、疾病預防、飼養管理等方面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對特色林果業重點在品種選擇、苗木定植、田間管理、科學施肥、合理灌溉、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切實解決農民群眾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增強科技增效意識。
2、強化培訓服務。圍繞提高農業綜合效益,通過理論宣講、現場示范等形式,對農民群眾進行日光溫室種植、暖棚養殖等發展現代農業等方面知識培訓,使聯系對象至少熟練掌握一項致富技能。采取深入田間地頭、現身說教、算帳對比等方式,轉變思想觀念,交流種養技術,提高種養技能,增加種養效益,堅定發展信心。
3、拓寬銷售渠道。充分發揮機關干部在農產品價格、銷售渠道、產品包裝、商標注冊等方面的信息資源優勢,引導農民群眾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多角度、多層次對產品進行包裝,注重綠色有機食品商標注冊,增強品牌效應。進一步拓寬銷售范圍,拓展國內外市場,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扶持發展營銷協會,擴大銷售規模,確保種、養(殖)產品及時銷售,提高效益。
(三)實施“基層組織建設”工程,強基固本,提升水平。
通過實施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工程,強基固本,提升水平。幫助村“兩委”班子提高工作創新能力、領導發展能力、凝聚群眾能力、致富帶富能力和維護穩定能力。實現村村有陣地,組織機構健全,領導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明顯增強的目標。
1、加強村級組織建設。要以加強聯系村班子建設為重點,通過召開“兩委”班子會、黨員代表會、群眾戶長代表座談會等形式,認真傾聽群眾對村級組織建設的意見建議,幫助聯系村級組織理清發展思路,制定工作措施,不斷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加強對村干部的培訓,進一步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注重村干部的培養和后備工作,做好村干部的梯隊建設。幫助聯系村黨支部進一步健全共青團、婦委會等群團組織,定期開展活動。
2、加強村級陣地建設。結合“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的開展,充分利用機關工作優勢,加大向上爭取村級陣地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項目資金力度。
3、加強黨員隊伍建設。要以聯村聯戶為契機,培養一批思想品德好、群眾評價好、致富能力強的入黨積極分子,予以重點培養;對符合入黨條件的要積極主動地向黨組織推薦和介紹,不斷壯大黨員隊伍,為基層黨組織增添活力。
4、加強制度建設。要幫助聯系村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項制度,大力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尤其要建立健全議事決策制度、權力運行機制和監督機制。通過制度建設,使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確保村級財務安全,村干部干凈干事。
(四)實施“社會管理創新”工程,疏導情緒,促進和諧。
通過實施以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為著力點的“社會管理創新”工程,疏導情緒,促進和諧。采取干部“下訪”等形式,理順群眾情緒,協助當地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認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做好順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實現社會和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目標。
1、落實干部下訪制度。要把“下訪”作為聯村聯戶工作的一項主要內容,帶著問題開展信訪調研,掌握信訪動態,摸清基層實情,加強與聯系村、聯系戶的溝通和交流,及時掌握群眾的思想動態,理順群眾情緒,對人民群眾反映的合理訴求和愿望,能解決的要及時解決,需要部門和單位解決的,要及時協調有關部門予以解決,需要上級部門解決的,要及時向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反映,由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上級解決。一時不能解決的,要給群眾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決不能把矛盾上交或拖延。以良好的作風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支持,為全區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干部職工要把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作為聯村聯戶的職責。抓住進村入戶的有利時機,通過談心走訪、拉家常等方式,據實掌握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經常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和摸底工作,對傾向性的問題要早知道、早反映、早處理,堅決防止矛盾擴大和激化。要把問題解決在源頭,解決在基層,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作出調查研究和合理解釋,同時要協助做好當地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促進鄰里和睦、村組和諧、大局和順、社會穩定。
3、解決疑難信訪案件。各級干部要把解決疑難信訪案件作為提升駕馭和處理復雜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認真研究疑難信訪案件產生的原因,耐心細致的做好信訪人的思想疏導工作,研究制定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經常性地進行教育疏導,通過經濟、法律等手段,有效解決疑難信訪案件,使群眾滿意,社會滿意,真正做到案結事了,切實保障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四、保障措施
成立由局長任組長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局辦公室,抽調相關人員,負責做好日常工作。建立列會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研究解決具體問題,確保全局“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有序開展。
(一)切實加強領導。全局要按照局黨組的統一部署,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堅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貫穿始終,把解決問題、完善機制貫穿始終,把依靠群眾、服務群眾貫穿始終,切實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抓出成效,真正使“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成為機關作風轉變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養干部的能力鍛造工程和造福人民群眾的德政民心工程。
(二)統籌安排部署。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列出年度工作進度,組織全局干部進村入戶。要把開展這項行動與做好日常工作、推動科學發展有效結合起來,與推進扶貧攻堅有效結合起來,與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結合起來,與加強信訪和維護社會穩定有效結合起來,與轉變機關作風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有效結合起來,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夯實基層基礎有效結合起來,與干部受教育經受鍛煉有效結合起來,做到科學部署、統籌推進、協調發展。
(三)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重要意義、基本要求、進展情況和工作成效。對涌現出來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要及時發現,認真總結,大力宣傳推廣。加強引導,精心策劃,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開展宣傳,營造社會高度關注、干部傾心投入、群眾普遍參與的濃厚氛圍。同時要積極爭取媒體單位的支持,擴大在全市的影響力,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四)嚴明紀律要求。要切實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單位原則上一年進村不少于10次,累計時間不少于1個月;聯戶干部一年入戶不少于5次,累計時間不少于1周。要建立聯村聯戶工作臺賬,對聯系村戶反映的問題實行責任到人、限時辦結。要結合農情調查和專題調研記好民情日志。要充分尊重基層組織領導,在當地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工作。嚴格遵守工作紀律,落實“八個不準’要求,即在工作中不準向基層群眾提任何不合理要求,不準接受基層的吃請和報銷開支,不準收受基層饋贈,不準參與公款娛樂消費,不準包辦代替基層組織的正常工作,不準做違背群眾意愿、侵害群眾利益、有違當地風俗習慣的事情,不準干擾村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不準搞層層陪同和迎送。要防止形式主義,要肯下去、常下去、真下去,要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真正做到聯村聯戶又聯心、為民富民真惠民。
- 上一篇:高校學生藝術創新思維培育
- 下一篇:區農業局玉米農業保險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