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垃圾處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10-22 09:59:32
導語:農村垃圾處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打開我鎮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局面,在村探索先行試點,有效地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質量,打造“和諧秀美里”,根據村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運行模式和設施布局
(1)運行模式。①戶集中:農戶負責自家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保潔,并將垃圾集中倒置在垃圾箱或垃圾桶內。②村收集:村保潔員每日沿清運線路,將垃圾桶內垃圾轉移至垃圾箱內,并清掃散落的垃圾,圩場保潔員逢圩清掃1次,負責將圩場范圍內垃圾集中并清運到附近垃圾箱內。③鎮轉運:村運輸員使用鉤臂式垃圾車及時將裝滿的垃圾箱轉運到鉛廠村垃圾中轉站傾倒。④縣處理:由縣環衛所將鉛廠村垃圾中轉站垃圾轉運至縣垃圾處理廠處理。
(2)設施布局。按照村現有戶數390戶,每8戶放置1個垃圾桶,密集居住超過120人放置1個垃圾箱,圩場內三個方向各放置1個垃圾箱,總計放置52個垃圾桶,10個垃圾箱。具體位置分布初定為17個片區,并將根據農戶反映及時調整。采取每戶補助300元自建垃圾焚燒池的形式運作。
二、成本測算
(1)購置保潔工具,合計約18.86萬元:①鉤臂式垃圾車1輛,8.5萬元;②鉤臂式垃圾箱10個,每個7600元計7.6萬元;③大號240L帶兩輪戶外塑料垃圾桶(綠色)52個,每個300元計1.56萬元;④重貨運電動三輪車1輛,改裝后費用1.2萬元。
(2)保潔人員工資,合計2700元/月:①保潔員、運輸員各1名,每人每月800元基本工資+200元工具維護費用+200元績效工資,計2400元/月;②圩鎮保潔員1名,按曾令忠模式向商戶、攤販收取保潔費,范圍擴大至坳下橋頭入口-橙香園餐館-感恩苑集中點入口-老街橋邊,每月由村補助300元。
(3)場地建設和日常費用:①放置垃圾箱位置征地、硬化,約3.2萬元;②20戶農戶,每戶補助300元自建垃圾池,計6000元;③鉤臂式垃圾車燃油、保養費用,約4萬元/年;④電動車充電、維修費用,約700元/年。
三、資金籌集
(1)根據村民代表大會,確定每人按6-10元/年繳納家庭保潔費(五保戶、低保戶可免收),圩場內商戶另按每店面20元/年繳納商戶保潔費。
(2)“三送”掛點單位及爭取上級項目解決,已落實1.2萬元。
(3)鎮政府每年撥出專項資金,包干使用;村委會每年解決5000元日常運行費用。
(4)積極拓寬籌資渠道,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個人捐資、出資。
四、機構職責
(1)村委會、村環境保潔理事會共同負責:①村內環境衛生的監督和管理;②監督保潔隊的日常工作,確保村內垃圾箱、垃圾桶不出現積存的現象;③向農戶、商戶、商販收取保潔費,并按時支付保潔隊員工資;④監督環衛設施建設,督促資金、賬目公開、公示。
(2)管理小區衛生責任人:初步劃分為19個管理小區,每個小區確定本組組長為責任人、一名黨員為義務監督員,負責監督本責任區衛生環境。
(3)村民代表大會:①討論衛生責任管理小區的劃分和變動;②確定家庭及商戶垃圾處理費的具體金額,并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③通過“講文明、愛衛生、好家庭”評比標準和具體獎勵措施;
五、獎懲制度
(1)村委會每月在村內組織一次“講文明、愛衛生、好家庭”評比,并將評比結果在公示欄上公布。對連續3個月評選為優秀的,按家庭人口,每人給予100元獎勵。
(2)通過《村規民約》,由村委會聯合理事會對以下行為進行處罰:①對垃圾亂扔、亂倒、亂堆的農戶,連續告知收效不明顯的,罰50元/戶;②對竊取或破壞公共衛生設施的,以一罰十,嚴重者將移交公安機關;③對其他違反《村規民約》行為,責令其限期改正,并視情況給予警示教育,嚴重情況者追究相關責任。
六、實施步驟
2014年5月底前——向村村民開展環保意識宣傳;啟動各項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2014年6月底前——在村正式運行環衛系統。
2014年9月起——根據試點效果,統籌建立村、村環衛系統。
2014年內——在里基本建立長效機制,環衛系統正常運行。
- 上一篇:寬帶運營公司總經理發言稿
- 下一篇:農村生態示范建設培訓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