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衛生廁所改造檢查驗收方案

時間:2022-11-27 09:37:25

導語:農村衛生廁所改造檢查驗收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衛生廁所改造檢查驗收方案

為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的工作部署,扎實有效、積極穩妥推進我市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更好的總結改廁經驗,提高改廁工作水平,按照《省農村戶用無害化衛生旱廁建設標準(試行)》、《省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檢查驗收方案》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把優化改廁模式、提高改廁質量、增強改廁適用性、耐用性、安全性放在檢查驗收的第一位,注重完備完善相關程序手續、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機制,保證改廁工作經得起農村居民使用檢驗、有關部門檢查檢驗,真正實現好事辦好、辦實的要求,推動全市改廁工作。

(二)工作原則

1.堅持省市、縣、鄉結合檢查驗收的原則。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對廁改進行全面驗收,市農業農村局進行抽查檢查驗收,省和市農業農村環保站(或相關改廁管理部門)進行聯合檢查。

2.堅持檢查驗收改廁模式、質量與改廁各項工作相結合。實際工作中,既要注重對改廁模式、改廁產品、產品適用性、耐用性、安全性的檢查驗收,還要對履行改廁的各項程序手續、黨委政府重視、資金投入保障、有關要求落實情況進行檢查驗收。

3.堅持現場檢查檢驗與聽取匯報、查閱文件資料相結合。檢查驗收要重實際、重實效,深入基層改廁戶進行現場檢查,廣泛征求基層干部群眾意見,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時,通過匯報、查閱文件資料全面了解掌握改廁進度、成效。

4.堅持發現問題與及時整改、發現典型與推廣宣傳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發現問題,查擺原因,提出整改意見。注意發現新模式、新經驗、新做法,通過總結提煉、加以推廣,提升全市改廁水平。

二、工作任務

對2020年新改造的2000戶農村戶用衛生廁所進行檢查驗收。

三、主要要求

(一)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全面檢查驗收。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牽頭,組織村民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代表對竣工廁所改造項目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驗收內容和要求如下:

1.對所有改廁戶實行100%全面驗收,現場填報《市2020年農村戶用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檢查驗收表》及《農村戶用廁所改造竣工驗收單》,驗收組人員簽字確認,檢查驗收表歸檔備查,檢查結果村進行公示7天,并將驗收表報市農業農村局備案。

2.同步檢查:①選村定戶是否科學、準確,是否履行村民主議事程序;②是否做到整村推進、建新拆舊、添菌加料、廁所糞污處理有出口、廁所維修有人管等;③廁所安裝是否有穩定性、安全性;④農民使用是否滿意、使用率是否達到要求;⑤廁所檔案材料是否齊全,是否做到一戶一檔。⑥村“兩委”重視推動廁改工作情況。

3.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檢查驗收之后,形成自查檢查驗收報告,于2020年10月20日前報市農業農村局備案。發現問題,及時組織整改。

(二)市農業農村局抽查檢查驗收。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驗收之后,市農業農村局對全市2020年新建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抽查檢查驗收。具體內容、要求如下:

1.對改廁戶實地抽查。每村抽查5-10戶。

2.同步檢查:①選村定戶是否科學、準確,是否履行村民主議事程序;②是否做到整村推進、建新拆舊、添菌加料、廁所糞污處理有出口、廁所維修有人管等;③農民試用是否滿意、使用率是否達到要求;④改廁數量核實、廁所檔案材料是否齊全,是否做到一戶一檔。⑤鄉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重視推動廁改工作情況。

(三)省和市聯合檢查。市農業農村局抽查檢查驗收之后,省和市農業農村環保站(或相關改廁管理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我市農村改廁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內容和要求如下:

1.檢查縣級黨委政府重視推動改廁情況,資金籌措和及時兌付情況,示范引導和技術培訓情況,及時組織縣級抽查檢查驗收工作情況。

2.檢查縣級實施整村推進、戶廁改造申請、招投標、施工設計、工程監理、竣工驗收、資金兌付、建新拆舊、運維服務體系、檔案管理、績效目標管理等11個方面工作要求落實情況。

3.深入實地檢查。在我市轄區內抽查2-3個鄉鎮,每個鄉鎮抽查1-2個村,每個村抽查5-10戶,重點檢查模式產品選擇是否科學,廁所的適用性、耐用性、安全性和農民滿意度、使用率等。

4.年終省市聯合檢查結果形成綜合報告,發現問題,對我市提出整改意見。

四、檢查驗收時間

1.2020年10月20前,各鄉鎮(街)完成對2020年已建成的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檢查驗收。

2.2020年10月末前,市農業農村局根據鄉鎮(街)驗收報告對已完成2020年農村戶用衛生廁所驗收的鄉鎮(街)進行抽查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切實加強領導。各鄉鎮(街)要重視廁所改造工作,加強領導,保障投入,以優異的改廁成績迎接省市(州)聯合檢查。

(二)嚴肅開展工作。檢查驗收中,做到深入實際,注重實績實效,防止走過場、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出現失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