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資金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

時間:2022-10-18 03:41:47

導語:財政資金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資金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

今年是“三農”工作重心發生歷史性轉移之年,為發揮整合資金效應,全面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按照繼續支持脫貧攻堅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與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任務相匹配的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2021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按照“突出重點、兼顧一般、注重績效、保證用途”的原則,以夯實農業農村基礎為重點,以提高資金使用績效為目標,以健全完善資金分配機制為保障,以直接補貼和以獎代補為主要方式,科學合理分配使用2021年銜接推進鄉村振興整合資金,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加快構建先進農業生產力、資源環境承載力與農民美好生活需求相匹配的鄉村發展新格局,為在更高起點更高質量上推動綠色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二、目標任務

1、探索形成科學合理、高效公正、充滿活力的整合資金競爭性分配機制。

2、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工作。通過該資金投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促進農業基礎產業有序發展,增強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和種養專業合作社(含大戶)持續帶動農民增收能力;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建設。

3、確保資金安全、高效、精準使用,每一分資金都能“用在刀刃上”,筑起資金挪用、濫用風險的第一道防線,顯著提升全縣各鄉村和有關部門對財政整合資金分配的滿意度和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三、基本原則

堅持實事求是。各扶持主體要講誠信,客觀實際地申報項目資金,嚴禁以弄虛作假手段騙取扶持項目資金。各相關部門要認真摸底評估,確保各項基礎數據詳實準確。

強化聯審聯查。鄉村兩級要對轄區內享受補貼和獎勵的主體進行推薦,農業農村部門要深入實地對其生產經營狀況調查摸底,鄉村振興部門要對其帶動效應進行調查審核。在此基礎上,要組建督查組對享受獎補資金的主體進行核實,切實做到準入門檻嚴,審核把關緊,應補盡補。

突出普惠實效。補貼獎勵資金要突出普惠性,讓更多主體受益發展,杜絕重復補貼獎勵。特別是種養專業合作社(含大戶)只能在種養專項補助或者合作社(大戶)獎勵中享受一項。

嚴格資金撥付。獎補資金要從申報審核通過之日起,經督查組綜合分析研判后,牽頭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分階段撥付,保證項目能夠如期啟動實施、建設運營、投產達效,最大化地發揮帶動效應。

做好統籌使用。安排用于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支持銜接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其他相關支出三個方面的資金,在確保產業占比和對非貧困村資金占比符合要求的基礎上統籌使用。

四、資金安排計劃

2021年,我縣計劃統籌整合資金25036萬元,其中,中央扶貧專項資金5110萬元,中央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專項資金2653萬元,中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6600萬元;省成品油費改稅轉移支付收入3787萬元,省扶貧專項資金980萬元,省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3102萬元;市銜接鄉村振興專項資金863萬元,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198萬元,縣本級資金1743萬元。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需要出發,安排用于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支持銜接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其他相關支出三個方面:

(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方面安排資金991萬元。

一是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安排資金797萬元。對“兩類戶”中普通勞動力462人(含邊緣戶29人)、弱勞動力128人(含邊緣戶57人)給予產業扶持,按照2000元/人的標準給予資金或實物補貼,共計590人安排資金118萬元;對開發公益崗位和開展老年人公益事業試點鄉村進行補貼,安排資金32萬元;繼續保持“532”小額信貸和“雨露計劃”政策不變,分別安排資金400萬元、60萬元;穩步推進致富帶頭人培訓,安排資金50萬元;開設護林員公崗,安排資金137萬元。

二是外出務工脫貧勞動力(含監測幫扶對象)穩定就業安排資金79萬元。對跨省和省內跨縣域就業的脫貧勞動力給予一次性交通補助,省外就業人員每人800元,縣外省內就業人員每人600元。

三是“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安排資金115萬元。在盤活用好易地移民搬遷安置區后續產業項目且吸納搬遷群眾就業方面,安排資金20萬元;對調整規范后的地方政府債券貼息補助95萬元。

(二)支持銜接推進鄉村振興方面安排資金17018萬元。

一是培育和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安排資金1515萬元。殺虎口風景名勝區馬營河村大棚建設項目573萬元;紅寺洼村新建蔬菜大棚項目50萬元;大馬營村新建蔬菜大棚項目50萬元;李達窯鄉養雞項目30萬元;高家堡鄉麻黃頭村肉牛養殖項目60萬元;牛心鄉盤石嶺村養殖項目41萬元;范家窯村農田改造項目28萬元;脫毒馬鈴薯新品種繁育項目90萬元;楊千河鄉食用菌種植項目55萬元;東興村大棚建設項目189萬元;光伏扶貧項目269萬元;南街村蘑菇種植項目40萬元;康平村蘑菇種植項目40萬元。

二是支持農業“特”“優”戰略,培育帶動主體,安排資金15503萬元。重點用以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三大省級戰略和五大出口(商貿)平臺建設,助推第一產業高質量高速度發展。

1、助推第一產業高質量高速度發展安排資金10906萬元,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

2、生態羊全產業鏈發展安排資金1971萬元,重點用于與脫貧戶建立長期穩定有效利益聯結機制的經營主體(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等),在新建圈舍、經產母羊、屠宰加工銷售、草庫建設予以獎補,優先使用畜牧渠道資金。牛羊圈舍草庫建設項目安排獎補資金945萬元;新建圈舍安排獎補資金200萬元;種公羊培育安排獎補資金50萬元;與本地農戶簽訂長期收購幼崽合同的養羊企業和合作社(含大戶)安排獎補資金476萬元;胡羊養殖安排獎勵資金100萬元;屠宰加工銷售企業安排獎勵資金200萬元。

3、支持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安排補助資金1000萬元。重點用于對全縣農業產業發展起帶動作用的6家省扶貧龍頭企業、2家市扶貧龍頭企業、3家縣級扶貧龍頭企業在新品研發、品牌打造、技術改進等方面進行扶持。

4、對通過流轉土地等方式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的種植經營主體(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等)安排獎補資金300萬元。

5、對我縣特色種植補貼安排資金720萬元,中藥材種植示范園區補助60萬元;谷子種植園區補助55萬元;雜糧種植項目補助200萬元;馬鈴薯種植項目補助200萬元;彩色種植項目補助205萬元。

6、為延伸產業鏈條增強輻射帶動效應安排獎補資金240萬元。對萬噸級以上標準化飼草加工企業安排獎補資金150萬元;從本地農戶收購原料的年銷售1000萬元以上的功能食品、化妝品、進出口產品加工企業安排獎補資金90萬元。

7、產業配套安排補助資金366萬元,為提升光伏電站發電效益的4個變電站改造項目安排資金30萬(元堡子鎮增子坊村、蔡家堡村、臘家屯村、梁信屯村光伏并網高壓線路及變臺改造項目);為發展中藥材種植配套建設的晾曬分揀儲存場安排資金336萬元。

三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其他相關支出方面安排資金7027萬元。

1、農村飲水提升工程安排資金350萬元。元堡子鎮和高家堡鄉19個村水毀修復安排75萬元;水利局引黃工程安排95萬元;各村水源地防護工程180萬元。

2、農村四好公路建設安排資金3787萬元。

3、農村環境整治提升安排資金1490萬元。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用于非貧困村人居環境綜合提升工程。

4、夯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安排資金1400萬元。為人口密集的農村建設污水處理項目安排資金1300萬元;農村改廁安排資金100萬元。

五、實施計劃

(一)準備階段:(2021年1月4日-2021年3月31日)。提前謀劃項目前期各項準備工作,把項目落實到單位部門,各單位、各部門提前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

(二)實施階段:(2021年4月1日-2021年6月30日)。完成《縣2021年整合財政資金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報備工作。同時,各類項目要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執行,確保如期完成建設任務。

(三)調整驗收總結階段:(2021年7月1日-2021年12月31日)。8月底完成《調整方案》的制定,加快全部項目的建設和實施。2021年要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接續推動鄉村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向共同富裕目標邁進。所有項目必須抓緊實施,在完成自驗的基礎上,迎接上級全面驗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并認真總結全年整合資金的使用。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鄉村振興、農業、財政、自然資源、審計、畜牧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認真研究部署,穩妥推進落實,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從各行業部門抽調專人組成聯合督查組,及時深入農戶、企業開展摸底調查、監督驗收,確保項目實施全過程有人管事、有人負責。

(二)嚴格責任落實。各相關行業部門要嚴格責任落實,層層把關負責。各牽頭單位主要負責人負領導責任,具體核查驗收人員負直接責任,享受獎補資金的經營主體負主體責任。

(三)加強資金監管。加強資金的管理,實行專款專用、專賬核算、專人審批,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資金,確保資金規范使用。對套取資金的單位或個人,一經發現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四)突出績效目標。以8個鄉鎮1個風景名勝區為主戰場,以守好底攀高峰為重點內容,全力做好防返貧動態監測和集中幫扶工作,切實守住守好規模性返貧底線;積極助力鄉村產業全面振興,加快農業基礎產業發展、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培植新的產業業態、完善產業配套設施、農產品品牌提升行動,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公路的建設、農村飲水安全提升行動,改善農業農村生產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