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河道沿線環境治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07-03 09:26:37
導語:公路河道沿線環境治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總體目標
重要干線公路、河道專項行動總體目標是實現“兩個提升”,即:消除盲點死角和薄弱環節,提升公路、河道沿線容貌秩序和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塑造特色風貌,打造重要節點,提升公路、河道沿線景觀效果和城鎮品味;使公路、河道沿線環境狀況明顯改觀,風貌品味上檔升級,促進治理工作再上新的臺階,確保上級安排部署的貫徹落實,以整潔優美的城鄉環境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二、工作內容
(一)公路沿線環境治理
治理范圍:綿遂高速、望松路、綿鹽快速通道、永觀路和農村公路沿線環境。
責任區域:根據管轄范圍和管理權限劃分治理責任。綿遂高速公路、綿鹽快速通道、望松路、永觀路以及鄉道公路和農村公路沿線的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由所在村負責組織實施。
治理內容:一是清理衛生死角,整治亂擺亂賣。對公路沿線的衛生死角和農戶房前屋后亂堆亂放現象進行集中清理,并落實保潔人員進行日常維護。對在公路沿線亂擺攤設點、隨意叫賣行為進行專項整治,維護公路沿線的容貌秩序和正常通行功能。二是拆除亂搭亂建,規范標志標牌。對公路沿線的亂搭亂建和違章建筑進行清理拆除。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合理設置”的原則,對公路沿線各類標志標牌(含廣告牌)進行規范管理,并開展對城市進出口通道和高速公路沿線廣告牌的集中整治行動,拆除非法設置和與周圍環境及景觀嚴重不協調、造成視覺污染的廣告牌。三是塑造沿線風貌,提升綠化水平。大力開展公路沿線視野范圍內的風貌塑造工作,重點完成綿遂高速、綿鹽快速通道沿線和其他縣鄉農村公路重要節點城鄉風貌塑造。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公路沿線的綠化美化水平。
(二)河道沿線環境治理
治理范圍:鎮域范圍內的江河、水庫、塘堰、溝渠、溪流沿線。
責任區域:按照管轄范圍和管理權限劃分治理責任。鎮域內的河道、水庫、塘堰、溝渠、溪流的環境治理工作分別由所在村、居民委員會負責。
治理內容:一是清理垃圾,疏掏淤泥。對河道沿線衛生死角進行整治。以水電站、攔河水閘、水壩、涉河橋梁等為重點,集中打撈水面漂浮物。抓住渠道歲修、河道斷流的時機,抓緊疏浚清淤,解決河道、水庫、塘堰、溝渠堵塞、污泥堆積、雜草叢生、水質惡化等問題。二是治理“三亂”,整修堤壩。對河道管理范圍內亂搭建、亂傾倒、亂采挖等“三亂”進行清理,依法嚴肅查處嚴重阻礙行洪、破壞河勢穩定、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違法行為。嚴格河道采砂管理,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加快中小河流、水庫、塘堰、溝渠治理,對堤壩進行除險加固,修復水毀工程,提高河渠的防洪和通水能力。三是植綠增綠,打造節點。對河道區段兩側,進行植綠增綠;對渡口、碼頭和重要河段周邊進行風貌塑造,營造親水環境,改善生態景觀。
三、工作步驟
按照市、縣統一安排,公路、河道沿線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行動從2013年7月3日起至9月30日止,分前期準備、集中治理、鞏固提高三個階段組織實施。
(一)前期準備階段。(2013年7月3日至7月20日)。根據專項治理行動要求,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在抓好對專項行動宣傳發動的同時,分解落實工作任務,建立專項行動推進機制。
(二)集中治理階段。(2013年7月21日至9月15日)。按照縣上統一部署和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面上工作,聯動協作,密切配合,集中進行治理。專項行動要從公路、河道沿線的容貌秩序、環境衛生治理起步,在8月中旬前基本完成治臟、治亂工作任務,并積極穩妥地推進河道、公路沿線的風貌塑造工作。從8月上旬開始,迎接省、市、縣治理辦對專項行動推進情況進行的督導檢查。
(三)鞏固提高階段。(2013年9月16日至9月30日)。在對專項行動進行總結的同時,健全和完善相關制度,鞏固專項治理成效,并對持續推進公路、河道沿線治理作出安排,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實現常態管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村(居)、各部門推進專項行動情況,將列入黨委、政府的年度目標考核和績效考核內容,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將扣減目標考核和績效考核分值。各村、居民委員會和鎮級責任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由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責任領導具體抓、負主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對推進專項行動實行網格化管理,將各項責任落實到單位和個人。
(二)密切配合,統籌推進。各村(居)民委員會和政府各責任部門在專項行動中,要加強銜接,明晰責任,密切配合,聯動協作,統籌推進,形成既分工負責又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良好格局。政府將專項行動納入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總體部署,同安排、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各責任單位、部門也要將所負責的專項行動任務與本部門已承擔的治理任務及自身業務工作有機結合,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三)強化宣傳,廣泛發動。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專項行動的輿論宣傳。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和監督作用,在廣播、電視、報紙開辟專題專欄,跟蹤報道專項行動的動態和成果,營造強大的輿論聲勢,發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共同打好專項行動攻堅戰。
(四)督促檢查,嚴格問責。鎮人民政府加強督促檢查,推進工作落實,對工作推進不力的要限時整改并跟蹤問效;對整改不到位、未完成目標任務或在省、市、縣治理辦暗訪督查后被通報的,要嚴格問責。
(五)完善制度,保障常態。各村(居)民委員會和政府各責任部門在推進專項行動時,要研究制定加強日常管理的相關政策辦理,財力和人力上對開展專項行動給予必要的保障,努力實現專項治理、常態管理。(六)報送情況,暢通信息。各村(居)民委員會和政府各責任部門要在2013年7月18日前,將本地本部門開展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報鎮治理辦;在2013年8月16日前,將集中治理階段的進展情況報鎮治理辦;在2013年9月30日前將專項行動總結報鎮治理辦。
- 上一篇:機電一體化教學創新分析
- 下一篇:水環境治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