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節約型礦井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2-08-29 05:15:00

導語:建設節約型礦井的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節約型礦井的幾點思考

建設節約型礦井幾點思考

節約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大興節儉之風,建設節約型社會是每個公民和組織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煤礦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組織,由于其生產方式的獨特,因而創建節約型礦井的內容和方法也具有獨特性。聯系實際,筆者認為應著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設節約型礦井首要的任務必須搞好安全生產。安全是煤礦工作的生命線,沒有了安全,煤礦的一切工作都無從談起,搞好安全工作,減少事故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和支出,本身就是最大的節約,據統計我國煤礦每年因各類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就達數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每年因礦工患塵肺病、矽肺病的直接治療費用就達20多億元,這些損失數目之大,發人深思。然而由于認識的原因,目前,一些煤礦經營管理者還認識不到安全與節約的這種關系,僅僅把節約理解為降低和壓縮有形的設施設備及各種材料的投入,忽視了安全管理的無形效益。事實一再證明:安全是煤礦最大的效益,搞好安全工作就是最大的節約。

二、建設節約型礦井必須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最大限度提高資源回收率。煤炭資源屬不可再生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回收率,就是增加原煤產量,提高企業效益,也就是保護資源節約資源,讓資源造福人類造福社會的最好措施,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目前,我國國有大中型煤礦的礦井回采率只有45%,而鄉鎮小礦的礦井平均回采率最高不超過20%,這些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相差甚遠,甚至不足他們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說在投入及環境相同的條件下,發達國家比我們產量多出一倍以上。分析我們回采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開采方式落后,目前,我國還有2萬多家的小煤礦,這些小煤礦年生產能力平均只有5萬噸左右,其開采方式簡單,吃肥的丟瘦的,條件好的多采點條件差的就丟下。二是大礦井田受小煤窯私采濫挖影響,地質條件受到破壞后無法正常開采,以至有些資源成為呆滯資源,有資料顯示由此造成的資源浪費每年都在數千萬噸。三是由于技術手段和生產條件限制及自然災害的影響,使得一些煤礦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丟棄了一些資源。四是企業生產管理的漏洞以及職工對資源保護意識不強,也造成了生產過程中資源的浪費,降低了資源回收率。五是受經濟利益的驅動,一些煤礦對采掘過程中出現的煤質差、發熱量低的煤炭隨意丟棄。這些現象的存在與建設節約型礦井都是不相適應的。

三、建設節約型礦井必須加強對采礦過程中附品的綜合利用。煤矸石、礦井水、煤層氣是煤礦在開采過程中出現的三大類附屬品,目前這些附品絕大多數都是當作廢廢物而排放的。據統計我國煤礦每年排出的煤矸石有數千萬噸,累計已達到70多億噸,排出的礦井水有數百億立方米、排出的煤層氣(瓦斯)達190億立方米。物有所值,這些附品資源也具有自身的潛在的價值,煤矸石是矸石電廠以及矸石磚廠的主要原料,瓦斯可以集中抽放儲存,是居民清潔的生活能源,也可用來發電,礦井水可以進行凈化處理,用以生活用水以及農田灌溉和工業使用,然而這些附品的用途開發還處在初始階段,它們的價值還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在我國用煤矸石發電的矸石電廠為數不多,用煤矸石造磚還沒有得到大面積推廣,對礦井水的凈化利用更是少的可憐,對瓦斯進行集中抽放,開發利用還處在實驗階段,資料顯示我國是世界第三大富含煤層氣的國家,地下2000米以內煤層氣達314600億立方米,相當于450億噸標準煤的熱量,按照能源消費標準相當于中國20年的能源,而目前每年我們能直接進行抽放并利用的只占總排量的2%。因此建設節約型煤礦必須重視附品資源的開發利用。

四、建設節約型礦井必須加強采礦設計與技術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投入和浪費。煤礦是一個高投入的行業,必須高度重視設計與技術環節的管理,加強地質資料的搜集整理與研究,全面準確地掌握地質資料的各種信息,堅持對采區采面及各個巷道的安排布置方案,進行優中選優,防止報廢工程出現,避免不計成本的投入。

五、建設節約型礦井必須全面加強企業管理。要改變煤礦傳統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實行集約化管理,精細化管理、提高煤礦職工的節約意識,堅持從節約一度電、一根椽子、一塊芭子、一滴油、一張紙做起,形成文明作業、節儉作業的良好風氣,使節儉成為廣大職工的行為習慣。不僅如此,企業還要建立相應的監督控制機制,嚴格對各項經濟指標的考核與獎懲,最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