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三農建設高水平農林院校
時間:2022-07-16 05:03:00
導語:服務三農建設高水平農林院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林高校本身就面向“三農”,在解決“三農”問題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如何更好地面向“三農”,在服務“三農”、促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自身優勢,是建設高水平農林高校的題中應有之意。
人才是辦學治校的第一資源,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為此,要培養一大批在國內外學術界有重大影響和重要地位的優秀學科帶頭人,能開創工作新局面、廉潔奉公的各類優秀管理人才,能勤奮工作、有良好技能的優秀工勤人員。要做到育才有方、用才有道、愛才如命。要以高層次的人才帶動高水平的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高能力創新型學生。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要以超常規的努力、超常規的舉措,愛惜、培養、留住和引進優秀人才,匯聚和造就優秀教學和科研團隊。要加強教學改革,適應新形勢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學科建設狀況關系到學校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也是學校建設的關鍵和龍頭,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重要基礎。要進一步鞏固優勢學科,改造傳統學科,培育特色學科,加強薄弱學科,發展新興學科,建設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學科群,提高學科整體水平。要進一步加強博士點和碩士點建設,通過學科建設來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平臺和基地建設對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科研、學生更好地學習鍛煉具有重要意義,對學校多出項目、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國家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高等教育面臨激烈競爭的形勢下,平臺和基地建設的作用日益凸顯。要大力加強平臺和基地建設,為教師提供英雄用武之地,為學生提供成才實踐場所,為學校提供發展的基本科研設施保障。
農林高校在長期的辦學中,形成了艱苦奮斗、情系“三農”、服務社會、敬業奉獻、精心育人的優良傳統。在新的形勢下,農林高校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只有繼續大力弘揚優良的辦學傳統,又銳意改革、開拓創新,農林高校才能不斷取得新突破,實現新發展。在新形勢下,農林高等院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大力加強校園建設。
建設創新型校園。就是把學校建設成為創新意識強、創新氛圍濃、創新機制好、創新水平高、創新能力強、創新成果多、創新效益顯著、創新潛能激發、創新人才輩出的校園。建設開放型校園。就是堅持開放辦學的理念,建立開放的教學科研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管理體系。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進一步加強校內外、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與教學科研合作。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通過開放來學習提高,通過開放來整合資源,通過開放來借力發展,通過開放更好地培育人才,通過開放更快地出好成果,通過開放更有效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建設和諧型校園。就是要堅持以師生為本,科學協調好師生之間、干群之間、專家之間、學科之間、黨政之間、上下級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正確處理和化解校內外各種矛盾。還要教育引導師生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局部與全局、眼前與長遠等關系,營造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發展氛圍。建設平安型校園。就是要切實落實安全穩定責任制,大力加強學校的安全保衛工作,努力消除各種危害安全穩定的隱患。建立健全信息暢通、防范嚴密、責任明確、措施有力、處置迅速、手段先進、師生共防的學校安全保衛體系和機制,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科研、工作、生活秩序。建設廉政型校園。就是要按照中央關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要求,做好廉政文化進校園工作,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和全體師生的黨風黨紀與法制教育,把反腐倡廉貫穿于學校一切工作之中,增強廉政意識、濃厚廉政氛圍、健全廉政制度、加強廉政監督。建設節約型校園。就是要進一步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科學合理使用好各種辦學資源,建立健全各種節約資源、杜絕浪費的規章制度,引導師生樹立節約觀念,養成節約習慣。建設數字型校園。就是要把學校建成網絡覆蓋面廣、信息化程度高、傳播速度快、使用便捷安全、監控防范嚴密的智能化的校園,要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科研水平、辦公效率和校園現代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