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促進企業的交流材料
時間:2022-05-23 04:22:00
導語:科學發展觀促進企業的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此次來*啤酒廠,能與大家一起學習科學發展觀是一次很難得的機會。今天,我想就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三個問題與大家共同學習和探討。
一、為什么要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
回顧歷史,每當面臨重大轉折,黨都要用新的理論來統一思想,使大家明白面臨的任務和前進的目標。創新的理論可以使干部突破原有的思想局限,將創新的理論成果轉化成自覺行動,這是我們黨的事業取得成功的寶貴經驗。正因為如此,中央強調,黨的理論創新每推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并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通過培訓,使廣大干部對黨的理論創新成果認識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全面、運用更加自覺。
二、什么是科學發展觀
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做到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這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我們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這對企業來說,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我們要聯系企業實際,用科學的眼光來看企業發展,用科學發展觀來引領企業發展。
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諧發展的科學理念。
“天地萬物,唯人為貴”。企業要想又好又快的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注意力多放在員工的身上。被稱為亞洲最佳雇主的聯合包裹(UPS)快遞公司的亞洲區總裁講過:“公司照顧好員工,員工就會照顧好客戶,進而照顧好公司的利潤。”換名話說,一家企業如果想獲得高額利潤,首先必須要有很好的客戶;要有很好的客戶,就要有優秀的員工去面對這些客戶,服務于這些客戶。如果照顧不好員工,員工就不會照顧好公司的客戶,就會影響到公司的利潤。管理大師卡耐基講過一句話:“帶走我的員工,把我的工廠留下,不久后工廠就會長滿雜草;拿走我的工廠,把我的員工留下,不久后我們還會有個更好的工廠。”這句話說明,與機器、設備、廠房等相比而言,最重要的是公司的員工。機器、設備、廠房都可以花錢買到,但是人力資源卻需要慢慢地培養和開發。但凡有一兩百年發展歷史的公司,都是人才資源的累積。所以,以人為本對企業的發展就至關重要了。
企業要做到堅持以人為本,首先是要認真落實《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這是基本權利。二是要關心職工生活和生產安全,改善民生問題,使他們切身感受到黨的溫暖和企業的關懷。三是尊重知識、尊重創造,要創造能夠充分發揮和實現職工自身價值的氛圍。四是要提倡誠信友愛、團結互助、寬容謙和,努力營造促進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同時,企業還應當以人為本處理企業跟自然、跟社會的各種關系,充分體現一個企業和企業家的人文關懷與環保意識,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實現企業跟自然和社會和諧、友好發展,讓更多的人享受企業的發展成果。企業做到了對職工的以人為本,職工才會做到對顧客以人為本。
其次要實施科技興企戰略,注重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
“實干興邦,空談誤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求企業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既大膽開拓、又要量力而行。在保持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大力實施節能降耗,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提升傳統產業,努力發展循環經濟,做到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推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比如,青島啤酒公司就可稱之為典范。青啤公司先后承擔了8項國家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和百多項青島市及公司項目,帶動了國內啤酒行業技術進步和創新,縮短了與國際先進公司技術水平的差距。很多項目已成為青啤的核心技術,通過轉化應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青啤還積極樹立“廢物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的理念,自主創新研發啤酒行業領先節能新技術、新工藝,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如廢硅藻土、麥根、啤酒糟、酵母泥、CO2等副產品和固體廢棄物全部回收利用,開拓出一條低消耗、無污染、高產出、高科技、高信息的新型工業化可持續發展之路,成為發展循環經濟的楷模。
辦公用品也盡量節儉。如,采用E-mail傳輸文件,減少用紙,辦公用紙一般文件盡量采用雙面打印或廢紙打印;正式文件才使用新紙;定期回收各部門訂閱的報紙雜志等等;廢棄燈管、打印機廢舊墨盒、廢舊機器等有害廢棄交到生產廠家,既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又避免產生污染。
2007年,青啤公司各項消耗指標均呈不同形式的下降趨勢,千升酒耗水、電、煤消耗分別同比下降5.4%、7.4%和6.8%,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13.33%,年節能量實現4.5萬噸標準煤,公司節約挖潛內部降耗同比節約價值1.39億元。
第三要重視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所謂企業文化就是一種價值觀,就是一種想法和行為。如果把這個價值觀變成一種想法,再把這個想法融入到行為里,那么它就是企業文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形成,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體現在產品和品牌上,更體現在企業文化和企業個性層面。比如,海爾之所以能夠成為第一個跨出國門的大型國有企業,一定程度上跟張瑞敏砸冰箱所昭示的企業文化——強調質量、強調執行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比如,茅臺——睿智而穩健,尊貴而文雅。比如,華為公司——狼的文化:低調、務實、果斷。比如,沃爾瑪的文化——“節約成本”。沃爾瑪公司非常地節儉,主管出差都是兩三個人睡一間房,貨倉用的都是非常簡單的貨架,他們在任何地方都小心地節約成本,因此,他們上市的貨物都比其他超市便宜,就是因為他們有這種企業文化,沃爾瑪最終戰勝了它的最大競爭對手凱馬特超市。其實沃爾瑪沒有什么秘方,只是真正做到了把企業文化融入到全體員工的思想和行為中。這樣優秀的例子舉不勝舉,總之每一個“百年老店”的基因其實都蘊藏著深厚的企業文化個性。
也許企業文化不解決企業贏利不贏利的問題,但企業文化可以解決企業持續發展的問題。對于*啤酒廠,可以直接借鑒的就是青島啤酒公司。青島啤酒在弘揚其企業文化方面,主要有三大舉措:
首先,舉辦啤酒節。每年八月,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擁而至,青島也成了全球最熱鬧的地方之一。作為啤酒節的發起者,作為這個城市的啤酒文化源頭,青啤不僅締造了早期的青島工業和文化,重要的是對推動日后青島經濟,特別是展會經濟發展,以及拓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等,具有不可估量的積極意義。
僅從經濟和會展帶動的角度,有這樣一組數字:
1991年6月舉辦的首屆青島國際啤酒節,薈萃了國內外40多個廠家釀制的100多種啤酒精品,有30多萬人參展,而17年后,第17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啤酒城接待海內外游客數量達到360萬人次,消費啤酒量達1006噸。在入城游客中,本地市民223萬人次,占游客總數的62%;國內其他地區的游客126萬人次,占入城游客總數的35%;海外游客10.8萬人次,占入城游客總數的3%。特別是在入城游客和團隊中,來自國外的游客占總入城游客數量的比重不斷攀升,增幅達100%。另有該市統計局的第16屆青島國際啤酒節調查數據顯示,啤酒節三大會場總收入達到6.23億元,比上屆啤酒節增長40.3%,參節人員在青總花費達到33.06億元,增長44.5%。應該說這是由青島啤酒而衍生出的青島國際啤酒節給這座城市帶來的價值。啤酒節已成為這個城市最閃亮的名片,目前,青島啤酒節已經從全國6000多個節慶活動中脫穎而出,榮登“中國十大節慶”之首,這個節日對于青島這座城市而言有著更現實的意義,其延伸出的旅游、餐飲、購物、招商等已經成為青島最重要的城市產業鏈之一。可以說,青島啤酒之于青島市已然成為“品牌強國”城市版最成功的案例。
其二,鋪設啤酒特色街。2005年,青島啤酒斥資幾千萬元,在青島啤酒百年老廠坐落的登州路上鋪設了一條綠色瀝青步行街——“啤酒特色街”。因為這里有青島啤酒獨家供應的最新鮮、最正宗的青島啤酒和最傳統經典的啤酒文化,來這里品酒的人越來越多,來這里會客的人越來越多,酒店和餐飲場所多起來了,路邊閑置的小屋旺起來了,沿街的老居民笑起來了。短短幾百米的啤酒街,帶動了3000多人的就業,年納客十幾萬,被人稱作“永不落幕的啤酒節”。
其三,建設青島啤酒博物館。青島啤酒博物館是青島啤酒百年慶典時建成和開放的,這座博物館以百年的老設備、老照片為依托,再現了一個百年品牌滄桑的發展歷程。館中1896年西門子公司的電機、1903年建廠用的釀造設備還被完好的保存著,另外還有中國最早的膠片廣告等重要史料。更讓有些啤酒愛好者開心的是,這里可以喝到最新鮮的青島原漿酒。在青島啤酒博物館品嘗這種鮮啤酒被品酒專家稱為“在果園里吃剛從樹上摘下的蘋果”,正是這種只能在青島啤酒博物館才能喝到“新鮮水果”,讓很多人難以忘懷。對一百年以前的老設備、老廠房,青島啤酒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不但把它們很好的保存了下來,而且很好的經營了出去。目前,博物館每年的游客接待量在20萬人以上,是迄今亞洲最大的啤酒博物館。
依托青島啤酒百年文化的積淀和釋放,依托青島啤酒醇厚濃郁的芳香,青島有了“永不落幕的啤酒節”的美譽。外地的游客到青島,一定會來到這里,因為在這里,可以品味最正宗的啤酒和最激情的啤酒文化。企業文化使青島啤酒品牌經久不衰。
第四要誠信經營、文明經商、造福社會。
企業發展的最終目標——取得社會尊重。這是企業價值的最終體現。企業作為“社會人”,不能以利潤作為自己唯一的目標,必須同時考慮利益相關者和社會的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并自覺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時期,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保護環境,正是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當今國際市場競爭中,企業的經營理念已逐漸發生變化,傳統的成本、質量、供貨期等“硬件”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而社會責任等“軟件”已經成為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越來越多的企業實踐和研究表明,企業利潤與社會責任之間并非對立關系。相反,在社會責任和企業績效之間存在正相關聯度。優秀的企業完全可以將社會責任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競爭力。有這樣一個事例:為了保證農民的收入,在世界市場咖啡降到每磅四五十美分時,美國星巴克仍用每磅1.2美元來收購咖啡。星巴克的CEO奧林•史密斯說:星巴克的最大成績之一,就是說服顧客付3美元的高價買一杯“有社會責任感的咖啡”。我國海爾總裁張瑞敏也認為,企業最重要的是為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盡到社會責任后,利潤是貢獻的副產品。國外成熟的市場經濟已經將是否承擔社會責任作為衡量優秀企業的一個重要標準。
離開社會的支持,離開土地、資本、人力、環境等社會資源的利用,企業發展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末。飲水思源,我們的企業應該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對社會心存感激,對責任心存敬畏,把自身的發展與對社會的貢獻融為一體,以企業發展的成果來回報社會。一個企業回報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將會得到社會的加倍回報。只有力爭牟利、遵紀守法、重視倫理并樂善好施的企業,才能獲得回報社會所帶來的豐厚利益,才能真正成為“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的責任企業,才能在企業發展與社會進步中形成良性互動,真正實現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為此,企業要從回報社會的高度,擔負足額繳納稅收的責任,合理避稅,這是企業的權利,偷稅漏稅,則是逃避社會責任的表現;要擔負為群眾提供充分就業的責任,為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作出貢獻;要擔負為投資者提供豐厚回報的責任,以此來吸引投資者,引進合作伙伴,壯大地方經濟;要擔負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責任,積極踐行中華民族扶危濟困、救災扶貧的傳統美德。
我們*啤酒自1986年建廠生產以來,經過20多年艱苦奮斗,先后收購了伊寧、盧云堡、吉爾吉斯、哈密、沙灣啤酒廠,牽手四川藍劍,與新疆啤酒(集團)聯合,引進世界啤酒五強之一的嘉士伯,從一年產5000噸的縣辦小企業發展成為擁有11家子公司、年銷售收入9億元、利稅3億元的現代大型企業。列全國啤酒同行15強之一,自治區大型工業企業30強企業之一。也是*眾多企業學習的榜樣。最后,希望*啤酒堅持用科學發展觀引領企業發展,快馬加鞭,如青啤一樣名揚世界、造福社會。
- 上一篇:工業創新宣傳思想工作交流材料
- 下一篇:市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交流材料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