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交流材料
時間:2022-07-16 05:21:00
導語:提高中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事生物教學十六個年頭,我常欣慰地聽到同事說:我的孩子最喜歡上你的生物課.或者語文老師告訴我:孩子們常在日記中寫很喜歡生物課.細思其中原因,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太不把教生物當一回事了!在我的課堂上,孩子們幾乎是為所欲為.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么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做為一種禮物來接受.”興趣是認識事物的前奏,是開發智力的鑰匙.如果學生對知識不感興趣,就不會產生“欲”和“求”.而他們一旦對所學的東西產生了興趣,就會心情愉快,積極主動地投入自主學習,認為學習是一種享受.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呢?我在課堂上做了以下嘗試.
第一,將學生帶出課堂.例如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一節的教學中,我在課前先把鼠婦的圖片,生活習性等資料整理好.讓學生對鼠婦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上課后,我將學生分成八個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在校內捕捉鼠婦,要求每組鼠婦數不少于10只.(實際實施中有的組數目達不到要求,我會讓別的組給予支援,有時會合并小組.)抓捕后各小組按照課前的實驗設計進行探究(探究后提醒學生將鼠婦放歸大自然),各小組記錄好實驗過程及結果.實驗完畢,學生回到教室,各小組匯報員匯報本組探究過程及結論,同學之間就實驗過程中的一些問題相互交流.除了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有的學生還設計了溫度和濕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等實驗.課堂上基本是學生忙碌的身影和唇槍舌劍的爭辯,而我只要坐山觀“虎”斗.再如《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一節的教學,我也會把學生帶出教室,讓他們去感悟植物對陽光,水分等的爭奪及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我還讓學生將濕地和旱地的同一種大小差不多的植物拔出進行根的比對,讓他們思考為什么旱地植物根系更發達的原因,從而加深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的理解.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我覺得這種“帶出去”的教學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有時甚至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比如在鼠婦探究教學中,我們班就有學生設計了一個便于觀察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玻璃盒.
第二,帶學生做游戲.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如果能認真分析教材的特點,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密切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造一種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生物課堂氣氛,將一些適當的教學內容的學習,設計成一種讓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游戲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能身心愉快地在玩中學,做中學,思考中學,合作中學,生物課也就不僅僅局限于對生物學科知識的認識,理解和積累,也能變成一個尋找美,發現美,欣賞美,體驗美,創造美的過程,讓學生去享受美的熏陶,情的陶冶.比如在學習《男女性別決定》時,我讓每組學生準備兩個信封,一個信封中裝100張寫有X的紙片,代表精子,另一個信封中裝50張寫有X的紙片和50張寫有Y的紙片,分別代表帶X染色體的卵細胞和帶Y染色體的卵細胞.將這些紙片隨機洗勻,小組同學在兩個信封中各取一張紙片組合成XY(代表生了一個男孩)或者組合成XX(代表生了一個女孩),重復實驗,讓學生在游戲中領悟性別是如何被決定的,并理性認識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再如講到樺尺蛾的體色隨周圍環境而改變時,為了讓學生理解體色變化的生物學意義,我讓學生做“捕食”游戲,學生扮演樺尺蛾的捕食者,而由一些鋪在紅紙上的不同顏色的小紙片扮演樺尺蛾.通過捕食,學生發現與背景顏色越接近的樺尺蛾越不易被捕食,而顏色反差大的總是最先被吃掉.通過游戲,學生很直觀的理解了保護色其實就是生物適應環境的結果.
第三,指導學生做好家庭實驗.作為科學教師,要特別注意讓學生親身經歷以科學為主的學習活動.通過預先布置課外實驗,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創造性地設計實驗,動手操作,仔細觀察,自主探索.同時,教師也把自己的實驗設計和實驗結果提出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這樣的教學活動才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科學的方法,理解科學的本質,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有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比如《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一節的教學.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在課堂上是完不成的,因此,我在一周前便給學生布置了作業,要求他們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并仔細觀察,做好記錄.實驗的成果帶入課堂進行評比,失利的原因讓學生在課堂上交流,并在課后繼續探究其它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比如,我曾出過一個題讓學生在課外繼續探究“音樂對種子的萌發有好處嗎?”對于這種話題,學生們很感興趣.通過實驗,他們不僅知道了種子萌發需要什么基本條件,還知道音樂等因素也能影響種子的萌發,讓他們感悟到生命的神奇和來之不易.這是傳統的課堂教學很難做到的.
第四,以提問激活課堂.一個沒有提問的課堂是沉悶的課堂,一個沒有好的提問的課堂是失敗的課堂.那么,在生物課堂中如何讓問題引著學生愜意地遨游神秘的生物世界呢?在我的生物課堂上,我把問題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課前提問,這些問題是我精心設計旨在檢查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情況或引入新課教學的;另一部分是學生之間的互問.課堂上檢查學生的提問分選擇和填空兩種題型,我規定學生連續答錯兩題扣1分而連續答對兩題加5分(學生的個人扣分或得分都累計在小組成績中).面對不同的學生我會給出不同難度的題目,如果答錯第一題,我會挑一個更簡單的問題給他不扣分的機會,而對于學習好的同學則會給一些難度稍大的題讓他們感覺很有挑戰性.因為大多數同學只要稍微用點心就可以獲得獎勵而很少有人受罰,所以大家都喜歡這種方式.畢竟,獲得成功是每個同學都渴望的.對于比較簡單的教材內容,我一般都會讓學生分組自學.在課堂中讓小組組長收集本組問題寫在黑板上,同學間相互解答,提出較有意義的問題小組得10分,解答則得10至15分,每次的得分情況都由科代表記錄在表格上,讓同學們在競爭中收獲快樂,并在快樂中激發斗志,真正做到快樂學習,學習快樂.
這是我從教16年來對生物教學的一些嘗試.我覺得,學生是需要快樂的,而快樂從哪里來?要得到快樂首先就要有尊重,有了尊重學生才會有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有成功,而成功體驗后學生會有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快樂,而不是功利的快樂.在我的課堂上,我不把教學當回事,實際上就是對學生最大的尊重.我的課堂學生做主,所以學生會很樂意地動起來,再加上一些靈活而有趣的教學方式,學生想不學好都難!當然,課堂教學是一門永遠遺憾的藝術,反思自身,我還有很多不足,我會在教學中與學生一起成長,一起收獲更多的成功與快樂!
- 上一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處理方法探討論文
- 下一篇:新準則下存貨計價方法選擇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