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局科技防腐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02-05 11:37:00

導語:監察局科技防腐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監察局科技防腐經驗交流材料

科技防腐。以電子監察綜合系統為主要載體,就是以信息、通信和網絡技術為主要手段。將現代信息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反腐倡廉的各個環節,促進重要領域權力運行網絡化管理和電子化監督,提高反腐倡廉科技含量。當前,科學技術業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推動力”背景下,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預防腐敗,反腐倡廉工作與時俱進的必然趨勢,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內容,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代表著反腐倡廉建設的發展方向,也是紀檢監察機關實施工作創新、實現監督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

一、信息技術在預防腐敗體系中的應用

科技防腐是將信息技術成果的先進性、科學性、智能性和規范性充分運用到預防腐敗的工作中。反腐敗懲防體系建設的拓展和延伸。反腐敗的思路、方法和手段上的創新。

反觀腐敗問題的產生。管理主體的自由裁量權過大,暴露出來的往往是管理與監督上出現了漏洞。管理流程的不規范、不嚴密。管理責任的不落實、不細化、不量化,滋生腐敗的溫床。監督手段的滯后,對被監督工作流程的關鍵點把握不及時,必將產生在監督上的薄弱環節,使監督產生盲點。因此運用信息技術預防腐敗,應著重把握下以幾方面的內容:

提高工作管理水平一科學地設置工作流程和環節。

用信息技術手段對重點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管理和監控。詳細劃分辦事流程。并將其完全地固化在軟件操作流程上----即“流程再造”通過編制系統管理軟件來替代傳統手工操作。所有事項辦理都必須按照流程進行,明確每個環節的職責、權限、操作步驟和核準要件。必須按照規定辦理完畢上一個環節,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從源頭上杜絕違規違紀事件的發生。

規范工作人員行為二利用科技手段。

通過對計算機程序的設置。使權力的運行在橫向上受到其他部門的監督和制約,對關鍵崗位的權力進行科學分解和制衡。縱向上必經若干程序和步驟,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格局和機制,形成嚴格依法依規行使權力的程序體系,使所有工作環節做到全程留痕”從而有效地控制行為人的行為。特別是對管人、管錢、管物、管審批等熱點部位和關鍵環節,運用信息技術實現對權力運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實時監控,可以大大增強監督的威懾力量,及時把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和廉政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1實際操作中。根據每個辦事環節的不同,要科學劃分權限。賦予操作人不同的權限,具體操作人員依權限完成操作,工作人員之間無法越權行事,即使是單位負責人也必須按照程序規定的流程辦理各種事項,無法越權行事,這樣,就能有效地遏制違法違紀案件的發生。

2建立區域性計算機監控網絡。主管領導可以隨時查看工作人員工作狀態、查詢流程運行情況、查看事項辦理情況,通過設置網絡攝像機、網絡管理軟件。使各個環節的權力得到有力的監督、制約和規范。

增強工作透明度三實施科技防腐。

通過計算機網絡。將群眾普遍關心和涉及公眾利益的有關事項、公眾反映強烈的事項、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有一定影響的事項,進一步全面推行政務公開。以及其他需要特別予以監督的事項,都向社會進行公開;對涉及行政許可的事項、實施機關、權限、依據、數量、條件、收費標準以及辦理行政許可應提交的材料目錄、申請書示范文本等全部進行公示;對應履行的管理權限、辦事依據、辦事流程、辦事時限、辦事紀律、服務承諾以及監督投訴渠道等全部公開;對行政許可和服務項目的辦理結果向社會全部公開;加大推進電子政務的建設,提高網上辦公的能力。使公眾能夠及時掌握自己申請辦理事項的辦理進程,使各個環節清晰地展現在群眾面前,達到以信息技手段預防腐敗的效果。

增強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工作的輻射力和吸引力四利用信息技術。

互聯網上建立專門的集黨風廉政宣傳、政風行風評議、百姓訴求等綜合的交互式網站。及時準確地黨風廉政宣傳教育的資料。瀏覽者不僅從中可以獲取相關的信息,此網站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可以通過網絡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對損害群眾利益問題投訴舉報、對政府部門和服務行業的政風行風建設進行實時評議。從面有利于廣泛收集反腐倡廉輿情動態,營造尊廉崇廉的社會環境。

二、構建科技防腐體系的設想

科技防腐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實際建設中必須堅持三統一的工作思路,涉及體制改革、制度建設和組織、人員、技術、資金等多層面的問題。即“統一規劃、統一網絡環境、統一軟件設計”以避免項目的重復建設、各子網間的勾連不暢、各系統的不能有機銜接等問題。體系的建設上,本人認為山東省提出的一拖六”建設設想值得我借鑒。

一”即以市紀檢監察信息網為中心。縱向上,建設一個縱向貫通市、區(縣街(鎮橫向涵蓋六大電子平臺的預防腐敗網絡。這個網絡。從市延伸到各區(縣和街道(鎮形成覆蓋市、區(縣街道(鎮三級的系統,使其具有實時監控、預警糾錯、績效評估、統計分析、投訴受理、信息服務六項基本功能。橫向上,整合資源、搞好對接,實現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將六大電子平臺子系統全部納入“金紀工程”1建設中,形成信息共享、安全可靠、運轉順暢、監督有效的電子監察體系。

建設“六大電子平臺”六”這個中心網絡系統之下。

1建設電子政務服務平臺。一是打造“陽光政務”按照“公開是原則。實現與經濟發展、社會管理、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相關的政務信息在線公開,不公開是例外”要求。避免暗箱操作。進一步規范行政許可事項、程序、規則、標準和結果在網上公開的同時,重點做好行政許可事項辦理過程的網上公開、公示工作。二是規范行政行為。積極開發內部業務管理和監督系統,優化工作流程,提高辦事效率,促進相互監督制約,把預防腐敗的要求貫穿于各職能部門的業務流程之中。三是推行“一站式”服務。建立面向公眾服務的業務協同處理系統,形成“前臺一門受理、后臺協同處理”服務模式。健全面對企業、群眾的服務系統,逐步推行企業登記注冊、項目申報審批、個人公共事務辦理等各項政府業務網上受理和辦理,推進跨部門、多環節的網上并聯審批系統建設。

2.建設行政權力電子監察平臺。依托電子政務服務平臺。實現對行政審批、行政征收、行政處罰等行政權力和政府信息公開、政府投資項目的實時監察、預警糾錯、統計分析、信息服務、效能投訴和效能評價等功能,建設行政權力電子監察平臺。并逐步實現三級聯網,確保行政行為依法、透明、廉潔、高效運行。著力抓好三項工作:一是規范審批事項。依照國務院決定,及時清理和規范行政許可事項,凡是法律依據變更或者上級明令取消的堅決予以取消。二是推行網上審批。對保留的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政執法事項進行流程優化,編制系統軟件,實行網上辦理,做到固定流程、責任到人、明確時限、全程留痕。三是實施電子監察。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服務窗口安裝音頻、視頻電子監控系統,設立群眾滿意度測評器,對行政審批事項的受理、承辦、批準和辦結等環節進行全程監控。網上設置相應監察點,對出現的違規情況,由系統自動給相關人員發出預警信號,充分發揮預警糾錯功能的作用。

3.建設公共資源交易電子監察平臺。一方面。完善建設工程招投標、經營性土地招拍掛、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制度,大力推進公共資源市場化改革。將有關部門的招投標和交易活動從原主管部門中剝離出來,進行整合,建立統一的招投標中心平臺,實現監、管、辦“三分離”和交易場所、信息服務、交易規則、運作程序、專家評委庫“五統一”另一方面,建立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實時監督系統,實行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的全過程監督。

4.建設公共資金監管電子監察平臺。為確保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扶貧救災資金和財政部門安排的專項資金以及中央擴大內需項目資金的高效安全運行。把專項資金全部納入網絡平臺運行,研發和應用專項資金公開運行平臺系統軟件。實現對資金分配、撥付、使用、驗收、審計等環節的動態性、全過程、全方位監控,讓社會各界能夠隨時查詢、參與監管。

5.建設廉政輿論監督電子平臺。一是開發網絡反腐輿情監控系統。加強對網評、跟帖、博客等網上反腐輿情的跟蹤,自動實現與主流網站搜索系統的對接。注意從中發現和排查案件線索,及時做出回應。二是完善網上舉報投訴平臺。依托“紀檢監察網”以遼寧省“民心網”為藍本,健全和完善“信訪舉報”效能投訴”反腐諫言”結果反饋”政風行風評議”等欄目,紀檢監察機關應在規定工作日內作出受理反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應安排專人受理和處理網絡信訪件,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和格局。三是探索建立廉政信息系統。建立包括廉政檔案、個人財產申報、個人道德誠信在內的領導干部廉政誠信信息系統,建立商業賄賂犯罪檔案查詢系統,促進社會信息體系建設。

6.建設黨風廉政教育電子平臺。通過建立專門的廉政網站或在主流網站上設立網頁。借助網絡及時收集反腐倡廉輿情動態,及時反腐倡廉動態信息。進行有針對性的網絡宣傳工作,形成正確的網上輿論導向。網上推出廉政公益廣告、廉政書畫作品專欄,開設“廉政文化教育館”警示教育之窗”等,展示各類廉政文化實物、圖片及警示教育片,營造濃厚的網絡廉政教育氛圍。

可以形成一套有效的立體防腐網絡。以上“一拖六”系統的構建。

三、本機關的網絡現狀與拓展建議

一網絡現狀

機關內局域網采用單網線布線方式。且網絡終端點的數量與終端設備數量不能全覆蓋到每個工作點。終端設備通過單網卡接入網絡。

一是互聯網接入(光纖引入二是政府內網接入(政府專線三是市紀委監察局內網接入(政府專線其中互聯網接入可以通過網絡交換設備與各部門的互聯網接入計算機連通;政府內網接入可以通過網絡交換設備與部分的接入計算機連通;市紀委監察局內網接入(因設備問題目前不能連通網絡應用。

如要實現網絡化辦公(OA辦公系統以上的網絡環境無法滿足網絡協同系統的運行。

二拓展建議

1.硬環境拓展。為適應現代化辦公與科技防腐發展的要求。對現有的網絡硬件環境進行提升改造勢在必行。局域網進行四網線布線改造,不斷提高辦公效率。即每工作點設置四個網絡終端口,設定明確的內網”與“外網”端口。內”外”網的核心交換設備提升為1000M可管理的交換機。以實現“內”外”網的完全物理隔離,以提高各點的訪問速度。各工作點的PC機上安裝雙硬盤與網絡隔離卡。保證系統安全。

2.軟軟環境拓展。內網”中引入“金紀工程”管理系統。打造成集宣傳、評議、訴求、自動統計與分析等功能的交互式網站。實現機關的網上辦公自動化;依托區信息辦的技術力量;完善機關的網站建設。

3.加強人員培訓。以提高運用信息技術處理工作任務的能力。對工作人員進行全面的計算機知識培訓、應用系統的操作培訓、病毒防護培訓。

定會為科技防腐成果在本機關的應用奠定基礎。通過以上的拓展改造。

第十七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強調。把科技手段融入制度設計之中,要高度重視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應用。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