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協主席關于科普工作的匯報(經驗交流)

時間:2022-12-19 09:48:00

導語:科協主席關于科普工作的匯報(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協主席關于科普工作的匯報(經驗交流)

加快科普工作的發展,促進戰略目標的實現

今年初,縣委、縣政府與時俱進地提出,要用3到5年的時間,我縣縣域經濟基本本競爭力要實現“領跑中西部,進軍五十強”。科學普及工作如何圍繞這一發展戰略目標在做好傳統科普工作的基礎上,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找準位置,發揮優勢,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科學技術普及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等方面,發揮好職能和作用,在服務戰略目標中實現科普工作的新發展。

(一)實現新發展,必須貫徹落實《科普法》,開創科普事業新局面。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科學技術普及法》頒布施行是我國科技發展和法制建設的一件大事,是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方略的重要內容。國家通過立法將科普納入法制軌道,對于推動科普工作發展,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科普法》賦予科協是科普工作“主要社會力量”,把科協的科普職責規范為“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體現了科協科普工作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是對科協多年來開展科普工作的充分肯定,對科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科普法》,正確領會《科普法》,把握好科普的含義、主要任務和科協的社會職責,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為己任,面向基層和社區,大力開展科普工作,促進我縣人民群眾科學素質的提高,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強大的動力。動員社會各界,如部門、團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科普工作,支持科普事業的發展,共同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勢下科普工作運行機制和管理體系,形成全社會關注和全員參與的科普工作新局面。

(二)要加快發展,必須立足新起點,突出新重點。

現代科學普及的三個明顯特征,科普的社會化、科普的市場化和科普的現代化。如何面對現代科普的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努力發揮科普工作的職能作用,把握新時期現代科普的脈搏,實現科普工作的創新,做到現代科普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我們認為,必須科學思維,加強以人為本的素質建設,貼近時代,努力探索現代科普教育的新方法。

一要努力提高科普工作者自身的科技素質和創新能力。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科普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新形勢,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我們自身也有一個知識更新和充實的問題。新時期科普工作者應該是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質人才。

所謂想干事,就是要掌握最新的科學知識,掌握從事科普工作的技能,能從宏觀上刻苦鉆研科普工作理論,從微觀上積極探索科普實踐。為了適應新形勢,能始終站在科普工作的前沿,就必須努力學習新知識、運用新知識,不斷創新科普工作的內容和形式。

所謂會干事,就是要善于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探索科普工作的規律,并運用規律來指導實際工作。會干事,既要講作風,又要講方法,要有奉獻精神和責任感、使命感。要善于調查研究,講求實效,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思考,針對科普工作中的問題,提出對策,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所謂干成事,就是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科普發展的本質是創新,科普工作自身也應不斷的創新,這是保證科普工作的時代性、社會性和超前性的關鍵所在。作為一個科普工作者,要善于傾聽時代的足音,把握時代的脈搏,敏銳地觀察和正確把握世界科技發展大趨勢,自覺地順應時代潮流,解決科普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推陳創新,走在時代的前列,緊隨世界科技發展變化而變化,才能保持科普工作的時代性。

二要提高全民的科技素質,重點要抓好三個層面的科普工作。一是進一步抓好青少年的科技素質教育,培養新一代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抓好青少年的科技素質教育,是百年大計,要不斷豐富青少年科技活動內容,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水平。二是深入開展城鄉科普工作,強化服務功能,要面向社區、農村廣泛開展技術、信息服務,將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發展城區、農村經濟培養大批素質高、技能強的新型勞動者。三是重視提高領導干部的科學素質和決策水平。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科普工作,提高領導干部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決策水平,事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大局。針對干部的特點,重點開展面向領導干部的現代科技知識系列報告會,召開領導干部與科技人員共同參與的多領域、多層次的決策咨詢會、懇談會等,直接聽取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建議,促使他們用科學的思想和方法指導領導工作,引起他們對科普工作的重視。

(三)加快發展,必須搶抓新機遇,打造新品牌。

機遇是一種極為寶貴的資源。實踐證明,善于抓住重大機遇,乘勢而上,強勢推進,科普工作才能不斷擴大影響,提升水平。縣委、縣政府提出的“領跑中西部,進軍五十強”的戰略目標,既有一定的發展高度,又切合縣情實際,面對瓣的發展形勢,科協要抓住機遇,從高要求,加快發展科普事業。去年的sars、今年的禽流感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單純gdp的經濟發展指標是不夠的。中央領導人在一些重要會議上反復強調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所以我們要宣傳科學的發展觀,包括人的全面發展。黨的十六大提出人的全面發展的三個方面,一個是思想道德建設,一個是科學文化素養,一個是健康素質。道德和健康這兩方面都已通過相應的實施綱要和標準,而公民科學素質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它將是長期、分階段、分人群的指導性計劃。為此,我們要走長沙縣特色的科普工作社會化、產業化之路,創新思路,精心策劃,全省率先打造一批人民群眾喜愛的科普品牌。一是鞏固提高傳統的科普品牌:科普宣傳周和“6.29”科普行動日。同時繼續開展好“五下鄉”、“四進社區”以送科技為主題,讓科學知識直接貼近公眾的活動。二是積極探索科普活動新形式,策劃、組建、發展新的三大科普品牌:舉辦科普講座,組建科普講師團,做到每季度有一次大型科普報告會,每月有一次科普報告會。建立科普廣場,與有關部門協調在社區、廣場開辟每月一場主題鮮明的科普活動,以專家科普咨詢、群眾科普知識競答和文藝演出互動的方式進行,內容貼近社會,形式喜聞樂見。組織科普一日游,命名縣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組織“雙看”,即“看星城的歷史、看星城的現在”、青少年科技夏令營等活動,將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與春游、夏令營、旅游觀光結合起來,與長沙縣的科學教育基地結合起來,與中小學校素質教育結合起來。要加強科普教育陣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四)加快發展,必須確立新目標,實現新跨越。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十六大的精髓,是我們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長沙縣科普工作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我認為目前要努力適應四個轉變:觀念上從務虛向務實轉變;方式上從零打碎敲向集成化轉變;效果上從只求轟轟烈烈不計成本效益向追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結合的方向轉變;推動力從安于現狀、自我感覺良好向自我加壓增強發展能力轉變。要適應這四個轉變,實現科普工作的新發展,是對我們意志、智慧和力量的考驗。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圍繞“四個轉變”上進位爭先,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要從調高參照系入手。確立明確的發展目標,是我們的事業發展進步的前提,是凝聚人心、激勵斗志的動力。以發展論英雄,不僅要與過去比,而且要敢于放在百強縣群中去比,“向最好的學,向最近的趕”。市場競爭不同情落后,區域競爭不相信眼淚,財大才能氣粗,“有為”才能“有位”,這就是硬道理。第二,要從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入手。改革是發展的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力,創新是發展的源泉。我們要在新的擂臺上與高手“對弈”,要在區域、省內進位爭先,何以取勝,關鍵在改革,本質在創新。我們面臨的任務還很重,發展科普事業、科普產業,首先要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一靠政府財政投入,二靠市場化運作。第三,要從培育創新型人才隊伍入手。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各類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沒有人才就找不到發展的路子,就邁不開政策的步子,就出不了創新的成果。求全責備,無人可用;用人所長,遍地英才。要有愛才之心、容才之量、用才之法、留才之策。加強同科技工作者的緊密聯系,傳達黨和國家關于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等政策、法律法規,關心科技工作者,多為科技工作者辦實事,及時向黨委政府反映科技工作者的要求、意見和建議,維護科技工作者合法權益;加強科技人才庫的建設,開展評選優秀科技工作者活動,大力表彰、獎勵和宣傳在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科學普及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弘揚科技工作者的求實、奉獻、創新、協作精神。第四,要從大興學習和調查之風入手。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育才之方、興學之門,經驗在實踐中、辦法在基層中、點子在群眾中。要帶著問題、帶著責任、帶著感情下去,帶著思路、帶著經驗、帶著對策回來,要增強調研成果的針對性、對策性和有效性,在適當時間,召開全縣科普工作尤其是農村科普工作專題調研成果匯報會,努力把調研形成的新見解、新思路、新措施轉化為工作決策。

科學普及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面對新形勢,廣大科普工作者和科協組織肩負著光榮而又艱巨的歷史使命,要把促進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維護和實現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今后工作的指針。要整合社會資源,采用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使科普工作呈現出社會化、群眾化、經常化、多元化的良好局面。要加強科普組織體系、科普示范體系、科普設施、科普隊伍、科普手段建設,促進科普工作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