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化管理:社區黨建探新路

時間:2022-04-24 04:32:00

導語:網格化管理:社區黨建探新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格化管理:社區黨建探新路

管理是一門常管常新的學問。進入了信息時代以后,互聯網的出現和運用給管理帶來新的手段。在看不見的虛擬世界,有著管理的新天地。

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社區成了一個值得注意的生存空間,其中的人群多樣化了,組織也多樣化了,社區涉及的共享資源也多樣化了。如何將這些資源打通,將需求不同、身份不同的人群的利益和要求整合妥當,這里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網格管理不只是一種理念,它又是一項技術。網格計算技術,不只是可以在社區黨建上進行探索性運用,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同樣可以探索。有了網格計算技術,應該說,可以多了一種思維方法,多了一條過河的“小船”。

最近,我參加一些理論討論會和專家的評審,得知在上海的社區建設和區黨建工作中,人們在探索一種現代技術的管理——社區網格化管理。陳良宇同志在近日召開的中共上海市委八屆五次全會上就強調,社區黨建要探索網格化管理的課題。我一聽感到十分新鮮,邁入新發展階段的基層工作者正在探索現代前沿的管理方法。

管理是一門常管常新的學問。從對機器大生產中工人在流水線上的動作分析開始的科學管理之父泰勒,到行為學派的馬斯洛,到對人性分析的X、Y、Z理論,再發展到知識分子成分增多的杜拉克的“有效管理”,還有關注激勵和保障因素的雙因素管理學派,等等,貫穿了一條對管理對象研究的紅線,同時滲透運用各種現代技術的線條。進入了信息時代以后,互聯網的出現和運用給管理帶來新的手段。在看不見的虛擬世界,有著管理的新天地。國際上近來興起的網格計算技術,引起了各方人士的關注。

計算機世界是個由無數單個的計算機并聯的一個巨大的網絡系統,每個計算機具有巨大的工作潛能。表現在:一是有計算能力,二是有強大的信息內存。倘若一個課題需要一個計算機6分鐘完成的話,同時啟動6架并聯的計算機,只要1分鐘就可以做完。網格技術的核心內容是實現應用層面的互聯互動,從而實現最大化的資源共享和高效應用。如有專家比方說,冬天,當我們離開家的時候,家里的暖氣對于我們毫無意義。在一個城市中,如果有一種技術將這些無人消受的熱能匯集起來,其熱量不亞于一座小型電站。網絡計算技術就是類似于這種“將這些無人消受的熱能匯集起來”的技術,計算機網絡的深度運用,就是將閑置的、耗費的社會資源用起來。

社區建設、社區黨建的推進,會遇到許多的新課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社區成了一個值得注意的生存空間,其中的人群多樣化了,有業主、有租房者,有職工、有老板,有常駐戶、有臨時打工者,有現職人員、有退休的職工;社區的組織也多樣化了,有業主委員會,有物業管理委員會,還有居民委員會;社區涉及的共享資源也多樣化了,有學校的,有市場的,有企業公司的,有警務的,有醫院的,還有部隊的等等。如何將這些資源打通,將需求不同、身份不同的人群的利益和要求整合妥當,如何將各方面已經擁有的豐富資源整合好、發揮好,這里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上海的建設者注意了國際上剛剛出現的網格計算技術的運用,為社區建設、社區黨建提供了一個新型的方法和手段。

市場經濟發展以后,出現了經濟成分、社會組織、就業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關系的多樣化,人們的自主性、獨立性、選擇性和差異性增大。整合各種資源,協調各種關系,協同各種力量,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在處理這些關系中,有的有上下級的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更多的可能沒有領導和被領導關系,而是一種經濟關系,或者是公共品共享的關系,或者是如同世貿談判中的“雙方各讓一步,世界進一步”的共贏的關系,還有自治關系的。所以,除了“我說你聽”的垂直領導的方式以外,協調、協助、協同的工作思路要多起來了,整合、整理、整體的意識要加強起來了。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說,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系也就出現了,第一需要溝通,第二方能理解,然后有合作的愿望,就得相互讓步,關系熟了,就會相互關照,感情加深后,會出現人際關系的最高境界——奉獻。

我觀察,這種“整合”現象會在社會發展的某個項目的實施中凸顯出來。而一個項目可能是硬件,也可能是軟件,可能是實體,也可能是虛擬,可能是經濟的,也可能是文化方面的,可能是一個工程,也可能是一項社會或黨建活動。因為,一個社會的項目往往是跨系統、跨行業、跨單位、跨街道、跨利益不同的人群,就需要各方面的人們來思考,來設計,來實施。在這種情況下,每一方、每一單位、每一組織,甚至每一個人,都要思考一個問題:我為這個項目可以做什么?我有什么特長和技術可以奉獻,我有什么資源可以奉獻,也就是網格技術中要求的“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和它的內存資源”。

網格管理不只是一種理念,它又是一項技術。我們說網格計算,就要考慮操作,考慮實施。我想,譬如,網格計算技術的操作需要構造相應的機制,或是將它成為“平臺”,這種“機制”或“平臺”可能是一種聯席會議。又譬如,網格技術的實施,可能要設定一位“專職”從事黨的工作的人員,在一個多公司的商務大樓中工作,由他像一顆種子一樣啟動共產黨的豐富的組織資源,我們將之稱為“支部建在樓宇上”。再譬如,網格計算技術可能是一項評比,它的實施可以激發和評價各方面的力量。如此等等,都需要我們去思考和探索。

推而廣之,網格計算技術,不只是可以在社區黨建上進行探索性運用,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同樣可以探索。比如,我所供職的人大機構,就有思考和實踐的空間。常委會駐會人員與非駐會人員、常委會機關與專門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市人大與區人大、常委會與代表,更重要的又有人大與市委及其部門、人大與政府及其部門,人大與“兩院”等,其中有領導關系的,又有非領導關系的,這些關系,各有規范、各有特點,都需要我們逐個分析,認真研究,妥善處理。有了網格計算技術,應該說,可以多了一種思維方法,多了一條過河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