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四制構建兩型村級干部隊伍
時間:2022-07-09 06:02:00
導語:如何建立四制構建兩型村級干部隊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為破解干部隊伍當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不高、‘雙帶’能力不強、服務意識不突出”的難題,該市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重點,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推行了村干部“輪流值班制、量化考核制、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的管理新模式,著力培養了一支“致富先導型”和“服務主導型”村級干部隊伍,為推動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進步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和智力支持。該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嚴把“三關”,從源頭上建強村級干部隊伍。“軟班子帶不出硬隊伍,散班子形不成戰斗力,差班子創不出好業績”。該市從農村事業發展的實際出發,高度重視村級班子特別是村支部班子的配備。在村黨組織中嚴格開展“兩推一選”工作,把好“三關”配優配強村支部班子,為村干部工作和管理新模式的試行打牢基礎。一是年齡關,要求年富力強。規定參與競選村黨支部委員的人員年齡必須是在40歲以下,支部書記45歲以下,特殊情況不超過50歲;二是素質關,要求“雙帶”能力強。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要具備熱心集體事業、樂于奉獻服務、經濟條件好、“雙帶”能力強、文化水平高等基本素質。對參選支部書記的黨員,還要求必須掌握1門以上農村實用技術或創辦一個以上的經濟實體,對突出“雙帶”作用明顯的優先選拔使用。選舉前對候選人進行集中考試,考試內容涵蓋思想政治、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實用技能知識等多個方面,對考試不合格者,取消其候選人的資格;三是政治關,要求群眾公認。在支委初步人選的確定前,進行張榜公示,設立舉報電話和舉報箱,發放《支部委員、支部書記候選人初步人選測評表》,接受群眾監督和評議。同時組織人員對初步人選進行考察。對黨性觀念不強、工作能力欠缺、有違法亂紀行為、作風飄浮、群眾基礎差、反映不良的人員一律取消參選資格。通過嚴格實施“兩推一選”,一批有經濟頭腦、年紀輕、素質高、作風實、“雙帶”能力強的黨員走上了村級領導崗位,當上了村官,為村級干部隊伍增添了活力。
二、建立四制,從管理上增強村干部工作效能。為提高村干部的發展意識和服務效能,該市從四項制度入手,實行新模式加強對村干部的管理工作。一是輪流值班制。針對村干部天天坐班難以騰出時間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實體的情況,我們實行了輪流值班制,實現干工作和辦實體兩不誤、兩促進。規定除每周一、周五及中心工作為集中上班時間外,其它時間實行輪班,輪班人員為1—2人(新當選的村干部安排2人),每位輪班人員負責好當日村兩委的上傳下達、信訪接待,日常事務處理和協調等工作,并將值班人員的姓名、不在班人員的去向和聯系方式、日常工作、信訪問題處理意見和答復等情況在公示欄上公示,方便群眾監督;把每周一作為村干部的例會時間,及時總結上一周工作,布置本周工作,研究、協調在值班期間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指定專人負責做好登記、抓好落實;二是量化考核制。針對新時期農村產業調整的新變化,村干部的工作重心由保持農村穩定向富民興業轉化。為此,我們及時調整思路,改進考核方法,實行每月一督查,半年一考核,年終一考評。對村干部的考核指標進行細化量化,要求每個村干部在2年內創辦一個以上經濟實體,帶動5戶農戶創業致富,并把村干部創辦、領辦經濟實體的情況作為重要考核內容,以占總分數20%的比例納入村干部的考核體系,嚴格考核獎懲,把目標管理考核與村干部的工資獎金、評先相掛鉤;對村干部輪流值班情況進行專項督查。把村黨支部書記作為實行新模式的第一責任人。村黨支部每月要把值班和工作情況書面報告鄉鎮黨委和政府。鄉鎮黨委、政府每月進行一次定期督查,各村掛點鄉鎮領導每周進行一次不定期督查,發現輪流值班工作管理不到位的,予以通報批評,并計入年終目標管理考評,確保成效。三是首問負責制。針對一些村干部當中還存在“遇事踢皮球”的現象,在村班子中推行了“首問負責制”,實行“誰當班誰負責、誰接訪誰負責”。要求值班干部必須接待好當日來訪群眾,并對所接待群眾反映的問題負責到底。對能解決的問題當場給予解決;對不是自己分管內的工作、一時不能解決的,先登記作好解釋后轉交分管干部解決。對因服務不到位,引起群眾不滿或不為群眾辦事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首問人和主要責任人的責任。為確保該項制度的落實到位,市委組織部結合“三項創建”活動,為全市村干部全部發放的“民情日記本”,用以登記群眾來訪問題;在每個行政村都建立了政務公開欄、黨務公開欄和民情告示欄,每月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分類疏理匯總,對研究處理情況上欄公示,接受廣大黨員群眾的監督。四是服務承諾制。針對一些村干部當中還存在作風不扎實、服務意識不濃的問題,通過開展“服務承諾”活動予以解決,提高村干部的服務意識和水平。一是由村干部結合村“兩委”工作和崗位實際,界定村支部和村委會的工作職責,明確每位班子成員的分工和目標任務,要求每人結合各自工作提出一個可操作性、可監督性、可考核性強的承諾,在村民代表大會上作公開承諾;另一方面制作“便民聯系卡”,正面標明各村干部的服務承諾、分管的工作和值班時間,背面寫清他們的家庭住址、辦公電話、住宅電話、移動電話等內容,制成卡片印發到農戶手中,方便群眾辦事。
三、多措并舉,從培訓中提升村干部的綜合素質。為加強村干部盡快向“兩型”干部轉變,該市實行村干部培訓新模式,創造條件提高其綜合素質。一是集中培訓洗腦子。*年以來,先后聘請了市內外20多位專家對村干部開展集中培訓,培訓內容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農村經濟建設等。同時,重點對村“兩委”的關系、當前農村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今后農村的發展方向等進行深刻的講解與剖析。并結合村干部參加農函大學習的專業,舉辦了多期實用技術培訓班。二是跟班學習換腦子。*年以來,前后分三批組織試點鎮的村干部、黨員種養大戶87人赴浙江建德、江蘇無錫等地企業、村委會短訓學習,讓他們接受市場經濟的洗禮,感受發達地區的發展氛圍,學習外地先進的領導方式、工作方法和民營企業的運作經驗。三是電化教育活腦子。利用有線閉路電視每周定期播放和利用黨員電教活動室每周定期組織集中收看電教片。同時還不定期組織當地的種養、流通、加工等行業的創業典型,與村干部交流探討,用身邊的典型事例引導和教育廣大村干部,對比先進找差距、明思路,攪活村干部的思想。四是實踐鍛煉動腦子。采取村干部與當地種養大戶掛鉤聯系的形式,促使村干部邊學習、邊實踐,試辦經濟實體。使他們增長見識,學到真本領。
在管理新模式的運行中,我市主要采取了點線結合,逐步推進的方式力求成效。*年初首先在泗洲鎮試點,*年底又相繼推開到銀城、花橋、張村等三個鄉鎮,到*年為止,管理新模式已推廣到全市12個鄉鎮中的63個村級組織。通過實行村干部工作和管理新模式,村干部的創業致富能力和整體服務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一是村干部的服務意識和效率明顯提高。通過輪流值班、首問負責、承諾公示等制度的推開,村班子主動為群眾想事謀事,通過興修水利、路面硬化、垃圾處理、村級規劃等,解決了一大批群眾生產生活難題,群眾滿意度明顯上升。村干部與群眾做到約時約事,上門理事,大量縮減了群眾辦事的程序和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得到了村民的充分肯定;二是村干部的發展意識和“雙帶”能力明顯增強。輪流值班制給了村干部發展時間,量化考核制給了村干部創業功力,把村干部自主創業與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較好地結合在一起,村干部帶頭思發展議發展抓發展的氛圍迅速濃厚起來,在先期試點泗洲鎮的8個村42名村干部,近年來通過創辦、領辦、入股等形式建立了37個5—50萬收入規模不等的經濟實體,村干部比例占到該鎮總數的88%,聯系帶動農戶600余戶,年創產值近千萬元,帶領村民人均增收近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