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明城市建設水平的必要性

時間:2022-07-22 04:55:00

導語:提升文明城市建設水平的必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升文明城市建設水平的必要性

根據會議安排,現我作題為《*縣提升文明城市建設水平的必要性》的發言,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各位委員提出批評指正。

大家知道,也是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只注重經濟建設不注重文明建設的城市,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城市;只注重城市經濟不注重城市形象的城市,是一個走不遠的城市;只注重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注重城市精神構建的城市,是一個基礎不牢的城市。相反,只有重視城市文明建設,注重提升城市形象,注重城市精神構建,注重文明創新的城市才能立得牢,走得遠,叫得響。只要我們像抓政治一樣用心,象抓經濟一樣用力,我們*的文明建設藍圖就一定會變成現實,一個文明強縣、文明大縣就一定會崛起在云貴高原的黔南邊陲。當前*全縣上下正在齊心協力、團結一致規劃創建“國際化專業旅游城市”,正在沿著“十一五”藍圖把*建設成為山更青、水更秀、地更綠、天更藍的“國際人居城市”、“休閑度假之都”,我們應該更加注重文明城市的建設水平,用長遠的眼光看待*提升文明城市建設水平的必要性、緊迫性。

一、世界遺產地、正在著力打造國際旅游之都的*,更需要提升城市的文明建設水平

不久以前,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在同國家領導人一次談話中說:“我們國家要重視科學技術的研究,也要重視人文科學的研究,如果不重視人文科學的研究,我們的國家將來怎么辦啊?”無獨有偶,一位澳籍華人也曾經很真誠地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國家不僅經濟同世界發達國家有著較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的人民目前的整體素質還需大幅度的提高。曾經有一個西方國家在一處公園門口立牌告示:‘中國人免進’,因為中國一些游客有隨地丟垃圾、刻字畫的習慣,著實令公園管理人員忍無可忍。”

他們的話很中肯地說明了一個道理,加快現代化進程,建設現代城市不能只重視經濟建設,還必須注重文明建設,注重城市精神的構建。城市精神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是城市發展的原動力。沒有城市精神的城市猶如沒有靈魂的軀體。境內具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我們*縣,是貴州省三個優先發展旅游區之一、是黔南自治州的旅游龍頭、是世界自然遺產地,近年以來接待的游客總量連年翻番,不同膚色的外國人不停光顧,接踵而至,僅2007年6月份以來就先后有590多名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幾十個國家的外國游客來到*,我們如果不重視文明建設水平,旅游事業就不能長足發展,經濟建設也不能健康下去,各種繁榮景象將會曇花一現。

實踐一再證明,提升文明城市建設水平,增加城市文明元素,可以振奮市民精神,可以為一個地方的社會進步提供取之不盡的思想保障,可以為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提供用之不竭的精神動力,還可以提升一個地方的綜合競爭力。城市作為人類社會空間結構中的一種基本形式,可以看成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平臺,還可以看成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窗口。所以,重視提升文明城市建設水平,不僅可以塑造城市的品位,提高城市的形象,鍛造城市的精神,還可以以文明氛圍凝聚人心,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引領*邁向嶄新的未來。

但是,一個城市的文明水平不是憑空而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既與當地黨委、政府的要求和各項措施的實行密切聯系,息息相關,依靠所有市民持之以恒地一代接一代地培育澆灌,也與當地歷史民族習俗一脈相承,相得益彰。可以說一個城市的文明水平是當地歷史文明的延展與集聚。現在全國不少城市都有了自己象征文明水平的精神定位,如上海城市精神的定位是“海納百川,服務全國”;杭州城市的精神定位是“精致和諧,大氣開放”等。世界上各大城市也都有自己的文明程度的形象定位,如,巴黎叫“時尚之都”、香港叫“動感之都”、廣州叫“南國花城”。從外地和實際情況來看,要鍛造出自己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必須立足于當地歷史文明根基,宏揚當地優秀的文明傳統。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也稱為“世界綠色之都”。

當今的*是貴州省的一塊寶地,既有浩如煙海的茂蘭喀斯特原始森林,又有美輪美奐的樟江自然風光,更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明,兩塊“金字招牌”加上神奇迷離的民族風情,繪就了我們*“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鮮明個性。經過20年的旅游開發,這些突出特點已經日益顯示出它的優勢,是最理想的觀賞、休閑、居住的環境之一,被全國主流媒體通過廣大讀者和觀眾評選出來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被國家建設部評為“最有發展潛力的中國十大景區”之一、被國際組織評為“中國最佳生態旅游線”……只要我們深挖自己的民族底蘊,提升我們的文明建設水平,做足做大“茂蘭”和“樟江”及“民族”這三篇文章,就會在全國甚至全世界把*塑造成為有山水之秀,有文明之魂,而且氣候溫和、生活舒適的文明“休閑之都”和文明“養老寶地”的特色城市形象。而有了文明特色城市形象,就會迅速提高*的知名度,就會立刻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就會最終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科學和諧“又好又快”地發展。

歷史的*更具有勇立潮頭引領時代潮流,敢為時代之先的精神榜樣。這是在與大山的長期搏擊中鍛煉出來的精神品格。中共一大12名正式代表之一的鄧恩銘、參加南昌起義為掩護主力部隊轉移而全家血灑戰場的紅軍團長蒙九齡、主動要求上戰場抗擊日本侵略者并為國家捐軀的國軍少將楊家騮、駕機沖撞侵華日艦以身殉國的國軍飛行隊長全正熹等許多民族英烈就是我們*人,他們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壯大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貢獻。新時期的*要延續和發揚這種精神,全方位開放,積極吸納各種先進文明,大力推行各項改革,始終站在時代前列,發揮黔南旅游龍頭的作用,勇領時代潮流,奔向美好明天。我們要總結*勇立潮頭,引領潮流,敢為人先的精神,結合現實情況和時代要求,鍛造凝聚*城市精神。2007年,世界遺產的申報成功和旅發大會的順利召開,展現了*干部職工和人民群眾敢干、能干、會干的精神,半年時間完成了近3億元的項目建設,城市建設至少提前實現了5的目標,被喻為“*速度”。這是*歷史培育的可貴精神的延續、凝聚和升華,體現了時代特色和*特點,符合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我們要通過新聞、文藝、先進典型等形式,廣泛宣傳,使*的城市精神和文明形象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成為全縣17萬各族人民的共識,讓這些準確、鮮明、深刻的文明程度濃厚的城市精神成為推動*“又快又好”發展的不竭動力。

二、貴州旅游優先發展區、黔南旅游發展龍頭的*,需要創新一個與其地位相稱的文明產品,形成相稱的文明氛圍

文明氛圍是一個城市文明建設好壞的表象特征。文明氛圍的好壞濃淡,直接影響到市民素質的好壞、城市品位的高低、城市形象的優劣。凡是文明氛圍濃厚的城市,市民素質都較高,城市形象都較好,城市品味都較濃,大連如此、廈門如此、青島也如此,世界各地無不如此。

營造濃厚高尚的文明氛圍,既要靠文明設施的建設,更要滿足文明市場的需求,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的文明需求。應該看到,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廣大游人文明需求日益表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要,我們要學會細分人群,有的放矢,根據不同人群需求提供不同文明產品。公益性文明事業要提供公共性文明產品和服務,適應并確保納稅人為主體的全社會基本文明需求,實現中華民族的主體文明價值取向。而經營性的文明產業要提供有差別的文明產品和文明服務,通過市場主導,滿足不同人群,特別是一些有一定經濟能力人群的高層次、多樣化消費傾向,如分別投資2千多萬和上億資金的“*蕩漾”露天演藝場和海南中和集團*高爾夫球場等文化設施,將給我縣的文明建設水平作了階段性的提升。

滿足現代人群多層次文明需求的根本途徑是創新文明產品。例如,多少年來,人們看演出多是坐在觀眾席上被動接受,但是現在國際已在流行一種新的演出形式,舞臺節目雅俗共賞,觀眾可以自由出入,也可以隨意吃喝,在主持人全力調動下,場上場下互動,氣氛十分熱烈。這樣的演出,雖然門票價格不菲,但往往場場座無虛席,收入頗豐。我們*具有比較遼闊的土地,堪稱“地廣人稀”的地方,除了小七孔、大七孔的“中國南方喀斯特”濃縮游和水春河漂流以及茂蘭保護區的探險游以外,還可以大力發展水上觀光、劃船、垂釣、野炊等陶冶性情的休閑文明游。另外,*雖然沒有十分著名的高山,但喀斯特樹木茂密,四季常青,氧氣充足,環境幽雅,可以大力發展度假文明游。結合*豐富的民間藝術,可以大力發展旅游文化產品。*的城市建設也應更多地注入*的文明歷史,使其成為展示*歷史文明的載體。如洞塘梅原的賞花游、朝陽花高和駕歐聯山的水上游樂、瑤山民族文工隊的表演等。還有瑤山的拉柳、玉屏拉魚、洞塘木槽、駕歐拉圭及城郊回龍閣等鄉村飲食文化,也給外地游客提供了*的鄉土文明。只要用心用力去做,就能夠不斷創新文明的內容和形式,滿足不同群眾文明需求,豐富人民群眾文明生活,營造濃厚高尚的文明氛圍,提高*的城市文明品位,提升*的城市文明形象。

*是一座融山水于一體的歷史文明縣城,擁有獨特的地理風貌、鐘靈毓秀的自然環境和輝耀古今的文明底蘊。近年來,*加快老南門、老東門、老西門的舊城改造和整治,拆遷了老菜園、老農貿市場等,開發了沙梨園、苗圃、樟江園、綜合市場、力達市場、時來安置區,拓寬了城北出口公路、修建了寬闊的恩銘大道,進行了1公里多長的樟江大街立面改造,修建了近百家大小賓館,其中星級達20多家,占全省100多家星級賓館數量的近五分之一,城居住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居住區及周邊環境的庭院化、廣場化、綠地化等景觀的配套建設不斷完善,綠色小區、文明小區不斷涌現,功能配置日趨合理、居住空間更加舒適,從而扮靚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形象,體現出“顯山、露水、見城、濱江”的*特色,增強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但是,基礎設施水平提升了,人的素質卻有待跟上,如市民的素質、賓館服務員的素質、導游人員的素質等等,*整個縣城的文明建設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但是,從現行的政治體制、社會現狀、工作機制來看,要真正搞好文明建設,只是提出思路、目標、任務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建立全面的、科學的、完善的、量化的文明建設指標考核體系。要做到重在實效,以落實創建文明城市的相關標準來衡量我們的工作成效。要把文明建設作為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考核黨政部門工作政績的重要指標。落實好責任、項目、資金、時限、點評制度、宣傳等環節,要經常暗訪、檢查。

還有,提升城市文明建設水平的工作重在持續。思路要持續,堅持創建文明,不斷提升城市建設水平;標準要持續,固強補弱,不回避難點;責任機制要持續,堅持責任到人、到街道、到單位、到社區;合力要持續,各個部門、單位之間長期形成的合力要堅持下去,發動大家積極參與,各項工作都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抓下去。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文明發展中長期存在的說做脫節的問題,找到文明建設與社會發展,與市場經濟體制,與群眾生活的最佳結合點。

從現實看,我們*的經濟指標考核是成體系的,而文明指標還散亂不全。我們應該組織專門力量,通過調查研究,提出*城市文明建設的發展思路、任務、目標,并全部進行量化、落實到鄉鎮、部門和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文明事業發展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各級黨委、政府任期目標和重要考核內容。要把文明建設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作為評價鄉鎮和部門發展水平、衡量發展質量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在評價一個鄉鎮、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工作時,既要看經濟發展的水平,也要看文明發展的水平;在評價一個領導干部的實績時,既要看駕馭全局的能力,也要看領導文明工作的能力。

可以說,建立完善的文明指標考核體系,是在現行體制下,解決所有文明建設問題的鑰匙,它所產生的作用比單純投入資金要大得多。只要真正這樣做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會達到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目的,就會有利于建立和諧文明的社會。總之,無論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精神的鍛造、文明考核指標的建立、還是文明產品的創新等,都是大題目、大文章、大工程,需要全縣形成黨政同心、上下齊心、全民參與,若干專業人員的不斷努力才能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