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協會創名牌發展壯大杏產業

時間:2022-07-27 05:47:00

導語:依托協會創名牌發展壯大杏產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依托協會創名牌發展壯大杏產業

*鄉合水村,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2567畝耕地,有318戶,1202人。現有黨員43人,其中60歲以上的18人,35歲以下的6人。“年年都有新進步,關鍵在于黨支部”,這是合水村廣大村民對黨支部的一句樸實評價。近年來,合水村黨支部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圍繞市場著力培育發展林果種植主導產業,帶領群眾走上了致富小康路,*年人均純收入達到4860元。

一是建強班子樹旗幟,理清了發展思路。近年來,合水村黨支部以創建“五好”村黨支部為目標,以班子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和村級組織配套建設為重點,堅持不懈地開展多種形式的黨性實踐活動和黨員教育活動,著力增強黨員隊伍的素質,班子的整體致富能力。去年,村上積極籌措資金18萬元新建了村委會辦公大院,建成了科技圖書室、黨員活動室等設施,群眾健身廣場也正在修建之中。在抓好黨建陣地建設、黨員分類管理、設崗定責、信息化致富工程等工作的同時,把工作重點放在了理清全村的發展思路上。村黨支部根據合水村地域獨特,土地肥沃,有栽植林果的傳統特點,圍繞市場需求調整產業結構,把規模栽種李廣杏、李廣桃、葡萄、大蔥和興辦農家園作為全村產業發展的方向來抓。到目前,全村已發展李廣杏、桃1600畝,優質葡萄600畝,大蔥300畝。針對本村自然環境優美、老果園較多的實際,村支部還制定優惠政策,引資600多萬元建成農家園4個,促進了全村經濟快速發展。

二是依托協會創名牌,壯大了特色產業。合水村是*李廣杏的發源地,有做大做強李廣杏產業的先天優勢。近年來,村黨支部采取政策引導、典型帶動、干部帶頭等措施,不斷發展壯大了李廣杏產業。為了擴大李廣杏這一名牌的知名度,合水村黨支部和月牙泉村黨支部共同注冊成立了*李廣杏協會,協會采取觀摩考察、科技培訓、印發資料、現場指導等方式,及時解決群眾在栽培李廣杏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近幾年,全村共組織群眾外出參觀9次,650多人,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130多期,播放科技光盤140多場次,從而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發展李廣杏和李廣桃產業的積極性。由于黨支部的政策驅動和李廣杏協會的優質服務貫穿于李廣杏的定植、管理、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促進了合水村李廣杏產業的發展,使合水村成為李廣杏的知名產地。同時,大力推行“支部+協會、協會帶基地”的產業發展模式,使全村的李廣杏產業得以快速發展。目前,全村優質李廣杏和李廣桃為主的經濟林占全村耕地的65%,人均純收入中有2100元來自桃、杏產業。

三是黨員帶頭謀發展,增加了村民收入。“有困難,找支部;要致富,學黨員。”近年來,合水村黨支部堅持把引領群眾致富奔小康作為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主戰場,堅持開展黨員群眾聯幫帶活動,推進了全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收入的增加。三組黨員科技致富示范戶潘忠,牢記黨員職責,致富不忘鄉親,發揮自己的養殖特長,積極帶領10戶群眾靠養殖走上了致富之路。二組黨員陳文看到近幾年新建、翻建房屋的農戶多,他組織10多人成立了工程隊,專門修建民房,既承包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工程,解決了群眾建房的困難,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也解決了富裕勞動力的問題。去年他家的各項收入超過4萬元,人均純收入1萬多元。輸轉勞動力是村黨支部增加農民收入的又一有效措施。*年,村支部利用313國道改線工程一部分在本村實施的優勢,把本村30%的勞動力組織到工地上務工,使人均增收600元。目前全村在外從事二三產業的有134人,外省打工的有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