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育管理辦法發揮黨員在致富產業中的帶頭作用
時間:2022-07-27 06:37:00
導語:創新教育管理辦法發揮黨員在致富產業中的帶頭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地處楊家橋鄉最東面,東臨戈壁灘,北靠安敦公路,南靠313國道。全村6個村民小組,有461戶,1811人,3903畝耕地,全村以溫室蔬菜種植為主導產業,*年人均純收入4706元。村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共有黨員63人。村黨總支先后被酒泉市、敦煌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多次被鄉黨委、政府評為雙文明建設先進村。
一、創新教育管理手段,把黨員隊伍建成帶領群眾致富的排頭兵。近年來,村黨總支堅持“抓工作先抓干部,抓落實關鍵抓隊伍”的做法,以班子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和村級組織配套建設為重點,注重提高班子整體功能,通過走好“三步棋”逐步形成了一個以黨總支為核心,帶領群眾齊心協力致富的新格局。一是重新設置黨組織,實行黨員分類管理。根據全村的產業特點和黨員隊伍實際,村支部經黨委批準設置為黨總支,采取黨員自愿申請和黨總支科學編排相結合的辦法,整合種植業、二三產業、老年3個黨支部,實現了黨員的優化組合,增強了產業黨員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二是搭建無職黨員發揮作用的平臺,深入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全村63名農村黨員中,設崗定責的黨員達41名,占全村黨員總數的65%,最大限度地調動了黨員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帶頭發展經濟、展示才能特長的積極性,進一步調動和發揮了黨員的自身優勢。三是探索信息化推動產業化發展的路子,積極實施黨員帶動致富信息化工程。在市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確定黨員信息戶7戶,通過上網查詢各種致富信息和實用技術,向周圍的黨員群眾及時進行宣傳,加快了農民的增收步伐。種菜能手陸學林是第一批確定的信息戶,他通過上網查詢了解掌握了溫室黃瓜的種植技術、病蟲防治和市場行情,成為全鄉有名的“黃瓜大王”,帶動了全村溫室蔬菜種植業快速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
二、依托蔬菜協會優勢,建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村地域獨特,土地肥沃,多年來有種植蔬菜的良好傳統。前幾年,大部分群眾常年以種植大田蔬菜為主,一年到頭收入很低。鄉蔬菜協會成立以后,村黨總支圍繞調整產業結構,對全村現狀和發展潛力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把溫室蔬菜確定為全村產業發展的方向。鄉蔬菜協會根據群眾思想不解放、觀念保守的實際,積極組織黨員和種植專業戶到其他縣市的溫室蔬菜基地多次進行參觀考察,開拓視野,并積極發揮技術優勢,在*村率先引進推廣了黑子南瓜嫁接黃瓜、無土栽培、溫室西甜瓜栽培、溫室卷簾機、遮陽網、反光幕等新技術。為打消群眾顧慮,村黨總支書記楊志榮、二組組長王學軍、三組組長陸學林等村組干部帶頭打建了二代溫室,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全村掀起了打建二代溫室的高潮。目前,全村共打建二代溫室520座、410畝,畝收入均在8000至10000元,全村蔬菜總收入每年都在500萬元左右,溫室蔬菜成為*村的主導產業,*村也成為全市有名的溫室蔬菜專業村和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
三、實施富村利民工程,樹立黨總支的良好形象。近三年,*村實施的六項富民工程深得民心,進一步樹立了黨總支在群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一是村上積極籌措資金17萬元,新建了村委會辦公大院,建成了科技圖書室、健全了圖書閱覽室、科技講座室、黨員活動室等設施,豐富了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為農民科技致富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二是千方百計籌資12萬元,在佛爺廟灣興修了2公里小水工程,累計修建的小水工程達到15公里,徹底解決了*村一組60多戶老百姓200多畝耕地幾十年來澆水難的問題。三是在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村黨總支自籌24萬元,市水務局配套23萬元,接通了全村6個村民小組的城市自來水15公里,使全村群眾吃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四是爭取到市、鄉兩級15萬元資金支持,村上自籌45萬余元,硬化了楊中公路下半段及村組道路4條3.4公里。五是實施了棉花膜下滴灌工程,全村建成4個示范片、800畝,為全市實施節水農業開好了頭。六是連續兩年實施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襯砌U型渠5條4.5公里,同時施工建設4條3公里農渠,營造農田防護林100畝。通過富村利民工程的全面實施,*村的農業基礎設施得到了整體改善,進一步提高了農產品生產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