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推進基層黨內民主的新做法

時間:2022-08-10 04:45:00

導語:整體推進基層黨內民主的新做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整體推進基層黨內民主的新做法

*省*市作為中組部和*省“發展黨內民主”的試點市,自*年以來,在推進基層黨內民主方面創造了一種從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入手全面推進黨內民主的思路和經驗,具有一定的獨到之處,值得研究和思考。

一、*市在推進基層黨內民主方面的基本做法

之所以說*的黨內民主實踐是“全面推進黨內民主”,是因為其探索是從保障黨員權利這個黨內民主的邏輯起點起步沿多個方位漸進有序展開的,處處體現了最大限度地保證黨員的民主權利,發揮黨員在黨內民主中的主體地位這一基本精神。

第一,在完善黨內權力結構方面進行了探索。黨內權力結構體現了黨員代表大會、全委會、常委會之間的科學關系,但實踐中權力關系倒置、常委會取代全委會、黨員代表大會形式化的現象并不鮮見。近年來,*市探索完善權力結構,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并重新界定了書記辦公會、常委會、全委會和黨代會之間的關系,尤其強化了全委會的決策職能,弱化了常委會的決策職能;明確了常委會主持市委經常性工作,向全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書記辦公會成為交換意見、溝通情況的一種形式,不再是一級決策機構。在干部任用方面堅持實行市委常委會票推、市委全委會票決制,從而打破了過去“由少數人選人、在少數人中選人”的怪圈。市及試點鎮變過去每5年召開一次黨代會為每年召開一次,與會代表除了聽取、審議有關工作報告外,還對市委、市紀委班子及市委委員進行民主評議和信任度測評,評議結果作為干部考核、獎懲、提拔的重要依據。為發揮好代表在黨代會閉會期間的作用,黨委在作出重要決策前,均廣泛征求代表意見,使黨代會的地位作用得到重視和發揮。

第二,實行了鎮級直選黨委書記、村級兩推直選村黨支部書記。在鎮一級,*市在*省首次試點了黨代表直選鎮黨委書記和班子成員。在試點中,市里對試點的三個鎮不提名候選人,只就職數配備、構成比例、任職資格等提出指導性意見,而本鎮或全市符合條件的候選人都可以報名競選這一職位,而且選擇權全部下放到各自農村選區,進行公平競選。在村級,*市大力推行兩推直選村黨支部書記,即先由黨員推薦和群眾推薦確定候選人,在正式選舉前,候選人在黨員大會上進行競職演說,然后按黨員一人一票,群眾一戶一票進行選舉。目前全市村級直選率已達到50%以上。

第三,在市直部門領導干部選拔方面全部實行了定位直推。在每次干部調整前,市里先確定擬調整的職位、任職條件和要求,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然后召開由市級領導、部門、鎮、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干部工作監督信息員等參加的公推大會,將所有符合條件的干部名單打印成冊發給與會代表,與會代表將推薦票等帶回去與本單位的干部群眾共同醞釀確定推薦意見,然后進行直推投票,這樣就將直推干部的推薦權擴大到了絕大多數干部群眾中間,使黨內意見和群眾意見結合起來,實現了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的互促互動。

第四,在加強監督方面,構建了一個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監督體系。*市委把發展黨內民主和擴大群眾的監督權利結合起來。幾年來,*市堅持把凡是能夠公開的內容全面公開,能夠公開進行的程序全部公開操作,讓群眾既知道結果、又了解過程。對群眾反映的個別環節的工作失誤或問題,*市委都按規定及時嚴格問責,或向全市通報,或取消評先進資格,或撤銷職務,涉及人員上至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下至具體辦事人員,體現了公正性和平等性,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好的反響。

二、*市推進基層黨內民主實踐的主要創新價值

第一,在發展黨內民主路徑上有所創新和突破。一是在總體思路上,所選擇的“以上帶下,以下促上,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的路徑具有創新性。他們先試行市級黨代會常任制、再試行直選鎮黨委書記、最后在村一級試行“兩推直選”黨支部成員,從而在路徑上表現出漸進擴張、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相結合的特點。二是在黨內民主的切入點上,選擇從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入手。黨員權利有很多,黨章規定了八項,如何分出輕重緩急,從最根本、最具帶動作用之處入手值得思考,也要結合各單位的實際進行選擇。*從保證黨員的選舉權切入,一方面通過規范黨代表選舉,實行黨代表常任制,加強代表對常委履行職責的監督,完善黨內權力體系,構建起了一個自下而上的正常、規范、民主的黨內權力運行體系;另一方面,通過實行領導干部選舉和村黨支部直接選舉,保證了黨員直接選舉權的實現。如此層層推進,上下協調,使黨內民主建設收到了顯著效果。

第二,在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結合上有新亮點。實際上,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是一種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關系,黨內民主如果脫離了人民民主,那么黨內民主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實現,因為我們黨是執政黨,黨的的政策制定、領導干部選拔等等都與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在這些問題上必須聽取群眾意見,而不能僅僅局限在黨內。在干部選拔的程序上,*市的做法體現了對人民群眾意見的尊重,體現了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的結合。比如,在直選鄉鎮黨委書記時,群眾參與推薦和投信任票成為必經程序;在村黨支部選舉中,除了黨員一人一票,群眾一戶一票也具有同等的效力。

第三,在具體做法上有新嘗試。在直選鄉鎮黨委書記的過程中,*沒有采用其他地方由全體黨員選舉的一般做法,而是采取了在鄉鎮代表大會上由全體黨代表直接選舉的方法。他們還首創了優化調整鎮“黨委班子”結構的思路,即增加了兩名“不駐會”(即不納入現有黨政干部體系)的黨委委員,一名來自企業,一名來自農村,以增強黨委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而且,這兩名委員也由競選產生。盡管這兩名委員來自“體制”之外,但在參與地區重大項目和問題討論中,具有同其他委員相同的表決權。

三、*市全面推進基層黨內民主的主要啟示

*市全面推進黨內民主的做法,具有創新性和實踐性,對促進基層黨內民主開展具有借鑒意義。

第一,領導干部對發展黨內民主要有正確認識。目前許多地方黨內民主發展不暢,其原因主要在領導干部。有些領導干部片面理解民主問題,有的錯誤地認為民主就是“為民做主”,因而把民主等同于個人說了算;也有的認為民主會造成權力的分散,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還有的認為民主缺乏效率,遠不如領導班子幾個人碰碰頭來得快。因此,黨內民主往往發展得不盡如人意。*市的黨內民主實踐之所以能夠得到實施,與他們的領導班子對黨內民主的正確認識有著必然的聯系。還有一點很關鍵,就是當地領導有沒有解放思想,解放到了什么程度,領導的胸懷和境界怎么樣,如何看待手中的權力,如何看待這份事業,如何看待群眾。擴大黨內民主,“一把手”不能把手中的權看得太重、太大。

第二,整體推進黨內民主值得思考和借鑒。目前在黨內民主的實踐方面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許多探索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是不可否認,也有一些做法因脫離實際而漸漸地銷聲匿跡了,雖然原因是多樣的,但是缺乏整體推進、配套進行應該是一個重要方面。*市的黨內民主實踐有一個整體思考、整體思路,對后續舉措有較細致的考慮,這樣就能使前者成為后者的階梯,后者的實施又在新的層面上促進前者的改進和鞏固,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使黨內民主逐步得到整體推進和提高。

第三,必須掌握好推進黨內民主的時機、條件等等。黨內民主并不是無條件的,而是需要具備一些起碼的基礎。當前發展黨內民主也是如此。從*市的黨內民主實踐看,他們對條件的認識是,首先,要有良好的社會風氣;其次,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再次,民主本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當然條件不是絕對的,因為社會風氣、經濟基礎并不是一個可以嚴格劃線的東西,也并不是說只有這兩個方面達到什么條件才能搞黨內民主,但是考慮這樣幾個條件問題,努力創造好的基礎,終究會使我們的黨內民主收到更好的效果。當然,推進黨內民主也要注意把握一個原則,即是不是推進了民主,廣大黨員是否同意,人民群眾是否歡迎,對經濟社會發展有沒有促進作用,是否符合時展潮流。只要能實現以上目的,我們就可以去探索和嘗試,否則,單純的為民主而民主,搞徒具形式的民主,那就有違發展黨內民主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