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隊伍建設思考

時間:2022-09-24 09:18:00

導語:干部隊伍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隊伍建設思考

村干部是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的主要貫徹者和直接執行者,村干部的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農村的發展和穩定,直接影響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重大決策在農村的貫徹落實。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是農村黨建工作的主要內容,是黨群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為此,有必要就如何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進行一些研討和思考

一、我鎮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的做法

在近幾年的工作中,我鎮在搞好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的基礎上,注重從四個方面,來抓好村干部隊伍建設的工作。

1、注重經常性的教育、培訓、管理。近年來,鎮黨委高度重視加強對村干部隊伍的建設,構建起以縣、鎮黨校為主體的村干部培訓體系,建立健全村干部定期培訓制度,從制度上保證村干部培訓落到實處,除每年縣、鎮兩級安排的學習培訓等外,還從我鎮實際出發,建立了村支部書記講壇、青年干部講座等載體,注重學用結合,分崗位、分層次組織培訓,不斷提高村干部的理論和專業知識水平。積極鼓勵村干部參加學歷教育,目前我鎮在職村干部中已有40名同志在參加黨校和電大的大專學歷教育,占村兩委班子總數的71%。加強對村干部動態管理,鎮黨委根據各村工作情況,及時了解掌握村干部的思想、工作狀況、廉政情況、群眾反應等,對一些已不適宜在村里工作的干部及時進行調整和充實,從而使村級班子能夠維護正常的運轉,并能夠保持旺盛的戰斗力,保證了我鎮農村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

2、注重激勵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村干部激勵機制,是增強村干部責任感,調動村干部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手段。鎮黨委根據我鎮的實際情況,注重對村干部進行三方面的激勵。一是注重政治激勵。主要是對工作成績顯著、表現突出的村干部及時地給予表彰、表揚和宣傳,對表現較好的一些年輕村干部,加強培養,及時推上村主要領導崗位,使村干部感到鎮黨委是一直在關注和關心他們的,對他們的工作才能和工作成就是給予肯定的,從而調動了優秀村干部更高的工作積極性。如在上級評優中,積極推薦,樹立先進典型。二是注重經濟激勵。堅持重實績、重實干、重實效的原則,對村干部工資進行績效考核,在考慮村區域大小、人口數量、村集體經濟規模等因素之外,設立經濟發展獎、農業發展獎、村可支配資金收入增量獎等,進一步激發了村干部因村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工作熱情。去年我鎮村干部考核收入最高的達到了4.5萬元。三是注重關心村干部的生活。鎮黨委把關心村干部的生活作為鎮聯村干部的一項工作任務,要求每個聯村干部關注村干部的生活動態,凡是村干部生活有重大困難的,鎮里盡量給予幫助,使他們感到上級的關心和溫暖,安心工作。

3、注重深化村干部的述職評議工作。為了強化對村干部的監督和考核,充分發揮群眾在對村干部監督和考核中的作用。近年來我們開始建立村干部述職評議制度,要求村兩委班子的成員每年向黨員和村民代表進行述職,并由上述代表對村干部進行議和評,對村班子和村干部有比較大的觸動,收效比較明顯。一是使村干部有一種壓力感。如果村干部沒有把工作做起來或工作做得不好,就難以向群眾述職,也難以在群眾評議中通過。二是有利于村班子和村干部找到差距。通過述職評議,可以使村干部看到自己在工作中還存在著不足和問題,有待于今后去改進。三是拉近了黨群干群之間的距離。通過干部面對面的述職評議,增加了村務公開的透明度,使村干部的一舉一動都在群眾的監督之下,群眾對干部的工作有一種放心感,從而拉近了黨群、干群之間的距離。

4、注重培養村級后備干部。村級后備干部是村級班子的源頭活水,是保證村級班子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關鍵。近三年來,我們把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作為村級班子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年我鎮開展了村級后備干部的公開選拔,全鎮11村共選拔產生后備干部23名,在**年的換屆選舉中,共有13名后備干部進入的村兩委班子,其中2名同志擔任了村兩委班子的主要領導,從而使我鎮的村干部隊伍保持了較好的梯式性,有效地避免了村干部隊伍的斷層缺節問題。

二、村干部隊伍建設的薄弱點。

1、當前村干部隊伍還存在著不適應新形勢發展的地方。盡管我們在這幾年加強了對村級干部隊伍的培訓教育,村干部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但面對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新任務,還有很多明顯不適應的現象。一是有些村干部發展意識不夠濃。主要是對發展經濟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在如何把握發展機遇,組織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帶頭致富方面思考不多、探索精神不足,村級集體經濟連續幾年都一直停留在原有水平,沒有大的發展;二是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較弱,特別是在當一些村發生影響面較大的群體性突發事件的時候,少數干部缺少應對之策。這在我鎮近兩年中征地拆遷、安置補償和土地二輪承包等工作都有所體現。

2、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使村干部心難穩。村干部待遇問題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從我鎮情況看,除了一些村的村干部年收入相對合理外,還有部分村干部的工資報酬都比較低,有4個村的年收入僅在2萬元左右,這與他們的辛勤付出形成強烈反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隨著農村綜合改革的深入,農民民主意識增強,推動村級各項事業的發展,涉及到農民方方面面的利益,當前,農村個別群眾法制觀念淡薄,甚至把自己應盡的義務也當作額外負擔,又無有效的措施予以制約,村干部開展工作的難度較大。因此面對任務重、工作難、報酬低的現實,導致了這部分村干部存在心難穩現象,這在一些經濟較為薄弱村的干部當中尤為突出。

3、對不稱職的村委會干部難約束、難調整。由于《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與當前農村現實情況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使得對村委會干部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一些困難。主要表現為對村委會干部缺少制約的措施和力度,對不稱職的村委會干部的調整比較困難,影響了村級班子的建設。

4、村干部的來源缺乏,致使選擇面狹窄,量缺少。盡管這幾年我鎮通過村級后備干部選拔、村兩委直選等方式,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范圍,但由于各村的一些年輕人多數外出從事二、三產業,且目前現有農村黨員隊伍年齡偏大,導致村干部選擇余地較少,村級干部隊伍缺少活力和戰斗力。如在去年換屆選舉中,我鎮一個采取直選方式選舉的村黨支部,符合競選條件的黨員僅有4名,使得選擇的范圍過于狹窄。

所有這些問題的存在,給建設高素質的村干部隊伍帶來困難和影響,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三、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面對新的形勢與任務,我們迫切需要建設一支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具有優良素質的村級干部隊伍。

(一)強化教育培訓機制,全面提高村干部素質

把培訓作為提高村干部隊伍素質的根本性和基礎性措施,建立健全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要制定村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建立和完善培訓工作責任制。抓好村支部書記隊伍這一重點,深化村支部書記講壇,在講壇主題、探討深度上作進一步的加強。對村干部進行分層次、分期分批培訓,堅持經常性業務培訓和學歷教育兩手抓。把學歷教育當作提高村干部科學文化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治本之策,支持、鼓勵基層干部參加各種學歷學習。著力于創新干部教育培訓的內容和方式,除加強政治理論、經濟法律知識的培訓外,側重進行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和農村工作、實用技術知識、管理知識等方面的培訓。逐步推行“學時累計制”、“自主擇訓制”,多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短期培訓班。對村干部,充分利用電化教育手段,開展遠程教育。

(二)創新選拔任用機制,逐步實現“能人治村”

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憑實績用干部。對村班子、村干部的考察考核,必須以實績作為主要評價標準。對那些發展經濟有本領、維護穩定有辦法、服務群眾有感情的干部,要大膽使用、提拔重用,對那些組織不放心、群眾不滿意的干部,要限期改正或及時調整,從而在村干部使用上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良性競爭機制,更好地激發干部的工作熱情。明年在全鎮范圍內進行一次村級后備干部的公開選拔,為08年換屆作好后備干部培養。

要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在村干部的選拔任用上,既要堅持內部培養,也要重視外部引進,通過“選、派、聘”的辦法,為村級組織輸送新鮮血液。“選”,即采用公開選拔的辦法,大膽選拔那些有志于農村事業、有知識、有理想的大中專畢業生和退伍軍人,經過理論考試及能力測試,把他們選拔到村干部崗位上來;“派”,即把那些經濟工作能力強、頭腦靈活、社會關系多、有發展潛力的機關年輕干部,下派到基層掛職,到實踐中磨練年輕干部;“聘”,即打破用人的條條框框,大膽使用那些能帶領群眾致富的能人,聘用他們擔任村干部,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三)完善村干部待遇保障機制,調動干部積極性

要落實村干部的基本生活待遇。村干部工作的地域不同,村級經濟發展的狀況各有不同,這不是個人可以任意選擇的,所以,在基本工資待遇方面要制訂統一標準;同時通過建立并不斷完善工資晉級制度,做到水漲船高,讓村干部同樣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

要建立和完善好村干部養老保障制度。目前我鎮的在職村干部全部都參加了養老保險。我們感到,要真正讓村干部安心工作,必須充分考慮村干部在這方面的后顧之憂。如我鎮去年換屆后,有幾位村干部因年齡問題離任后,鎮、村兩級便不再支付養老保險金,但由于未到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他們自己還要再繳納養老金,帶來了一定的負擔。對這些退職村干部可以通過鎮、村、個人都拿一點的辦法,給予適當補貼。

(四)完善監督管理機制,規范村干部隊伍的監督和管理。

要打造村干部監督平臺,加大對村干部的監督管理力度。一要建立健全談心談話制度,通過組織談心,了解思想狀況,有針對性的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二要建立誡免制度,對群眾反映村干部的作風問題,鎮黨委要對村干部提出誡免,督促其盡快改正。三要健全民主生活會制度,進一步提高批評與自我批評質量,增強村干部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自我監督能力。四要全面落實《村務公約》,對村干部行使事權、財權進行監督和審計,把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權交給群眾。要不斷創新對村干部監督工作思路,加強對村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監督,并加強組織和紀檢及其他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形成黨組織對村干部進行監督的工作網絡,掃除村干部監督管理上的“盲點”和空白處。要按照加強主動監督,把監督關口前移的工作思路,以教育為主、預防為主,事前監督的原則,把監督貫穿于村干部的日常管理之中,形成集教育、管理、監督、自律為一體的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體系。

我們相信,只要始終關心關注村干部隊伍建設,不斷強化各項措施的落實,就一定能夠把這支隊伍建設得更好、更強、更優,這支隊伍也一定能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