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電線損分戶管理思考
時間:2022-09-25 05:49:00
導語:農電線損分戶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農村電網得到持續建設與改造,電網安全供電水平已得到大幅提高,如何更有效地加強農網線損管理,實現節能增效是如今農電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同時,農網線損偏高也一直是基層供電所感到頭痛的問題。而線損分戶管理通過精準分析、規范管理為廣大基層農電工作者帶來更大的降損空間,有效保證農網線損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安徽省廬江供電公司在開展線損管理的同時,結合供電所實際情況,推出線損管理新方式——分戶管理。通過實踐證明,它可以準確掌握低壓配電臺區線損不正常的癥結所在,使低壓線損管理工作始終處于“可控、在控、能控”的狀態中,為廣大基層供電所開展線損管理開辟一條新道路。
一、開展線損分戶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
傳統的線損管理方法在農村低壓線損管理中操作性、實用性不強,難以判定線路損耗大的準確部位。而線損分戶管理比較容易找到臺區線損管理中存在的缺陷。開展線損分戶管理的首要條件是保證配電臺區的計量總表必須是3只單相電能表分開計量,或安裝具備單相電量計量功能的三相四線電能表。然后,按照每條線路出線所帶的低壓用電客戶進行分類統計,定期定時進行抄表。
建立線損分戶臺帳,實現配電臺區線損分相、分線路區域劃分。此外,還可以根據線損分戶管理工作中的需要,進一步監測某一條線路內的一段區域。在該區域范圍的進線口上加裝監測單相電能表,再在該段區域的出線末端加裝另一個監測電能表。通過定期、定時監抄監測電能表所顯示的電量,再與同時期該區域內用戶電能表所統計的電量進行比較、分析,經過一段時間后就可以有效地找出線損問題的癥結所在。
在開展線損分戶管理時,作為管理者還須確保配電臺區的計量總表和用戶電能表準確、可靠。因此,要積極推廣新型合格的電能表,淘汰老型號電能表,使用高精度的互感器,堅持輪校、輪修、輪換制度;切實加強計量裝置的常規管理,提高表計的定期輪換和校驗質量,特別是加強故障表計的更換和鉛封的管理。同時,還要建立全面準確的線損分戶臺帳,使線路號、抄表卡號、微機算費號、用戶計量檔案卡號四號統一,這是實現配電臺區線損分戶精細化管理的基礎。
二、線損分戶管理的成效
1、縮小用電檢查工作范圍,提高反竊電工作效率
供電所在使用分戶線損報表后,每條線路所帶的各個用電客戶用電情況一目了然。通過線損分戶報表,我們可以經常將用戶每個時期的用電量與以往同期的用電量進行對比,并將他們各自電器的擁有量與電能表上反映的用電量進行對比,可以清楚地發現有線損問題的用戶,有針對性地進行低壓客戶的用電檢查,縮小反竊電工作范圍,對打擊竊電有明顯的成效。
若該條線路沒有存在竊電戶的話,電能表在這種計量方式下測出的三相電量平衡度不會很大。一般來說,用戶每個時期的用電量都有一個大體的數額范圍,沒有特殊情況一般不會超出這個范圍。如果一旦發現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那很可能是不正常,尤其大幅度下降,一般都是竊電所至。另外,如果用戶擁有電器多,而電能表上反映的用電量經常偏少,其中也很有可能是竊電所至。對此,供電所線損管理員通過線損分戶報表進行仔細分析、反復比較并用心查找,是不難找出竊電線索的,而且由此發現的竊電線索一般也都是準確無誤的。此外,還可以避免過去靠抄表卡累推判斷所帶來的麻煩、不便,實現配電臺區線損常態化管理。
2、有利于降低線損,提高變壓器利用率
由于農網多采用三相四線制供電方式,且用戶較為分散,線路較長。如果三相負荷不平衡,管理者就可以調整該配電臺區三相負荷,使配變三相負荷電流不平衡度小于規定范圍的10%。當采用線損分戶管理后,就可以通過直接線損分戶報表反饋的負荷信息,及時判定該配電臺區A、B、C三相線路電流平衡情況,以及結合線損分戶報表與該相低壓線路日常所帶的用電客戶負荷差距參照比情況,進行該臺區、該條線路運行是否處于“最佳狀態”分析,實行“及時跟蹤、及時反饋、及時調整”方針,使每相線路負荷均衡分配到三相上,確保變壓器三相負荷平衡,真正實現線損管理精細化,從而有力保證了臺區三相負荷平衡以及線路與用電負荷匹配。
3、有利于對電能計量裝置的運行監測
通過線損分戶報表的三相電量平衡分析還可對配電臺區電能計量裝置的自身故障進行監測。防止由于計量裝置受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影響,構成電能計量裝置的各組成部分會出現故障,及時提醒臺區以及線損管理員進行現場核實,切實解決問題。并能夠及時發現電能計量裝置的接線錯誤,特別是對一些高供高計客戶,電能表的電壓回路、電流回路均通過互感器接入計量系統。
4、有效監督職工的工作質量
當線損分戶報表建立后,管理者就可以及時統計,直觀比較、迅速反饋抄表人員是否抄表及時到位,核算細致無誤,有效杜絕錯抄、漏抄、錯算現象,避免臺區總表電量與分戶電量抄錄不同步。避免抄表人員的個人行為對用戶線損管理造成信息干擾,確保線損準確性,消除了對抄表卡查詢的不便。還可以通過線損分戶報表及時監測到配電臺區總表運行情況,防止個別臺區管理員因考慮到線損考核問題而在配電臺區計量裝置上做手腳,造成臺區計量裝置不準。
5、健全線損管理資料,為決策層提供數據支持
線損分戶報表為管理者真正健全了分戶管理檔案,它包括每月用戶用電負荷資料以及配電臺區每月的各項運行參數,它們是進行供電所低壓線損理論計算的基礎。這份檔案將詳細地計算、考核與記錄到每臺配變、每條線路、直至每個用電客戶。為科學下達配電臺區線損考核指標提供了依據,也為配電臺區管理員降損增強了信心,提高了臺區管理員開展科學降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踐證明線損分戶管理易于操作,便于推廣,可操作性極強,容易讓基層供電所接受。
線損管理是直接反映供電所經營管理水平的,是一件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管理的事,也是長期困擾基層供電所的老大難問題。現在我們通過技術管理創新,終于攻下了這個難題,徹底改變了農電線損管理長期徘徊不前的局面。■
- 上一篇:農村供電專業化管理思考
- 下一篇:新農村對農電影響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