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型機關思考

時間:2022-09-29 11:03:00

導語:節約型機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節約型機關思考

建設節約型機關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機關在整個社會中是一個龐大的組織系統,而且在各自的分系統中又都是處于首腦地位。機關的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其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處于首先應被考慮的地位,即欲建設節約型社會,首先必須建設節約型機關,以為整個社會作出表率,同時促進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具體說來,建設節約型機關應著重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進行工作:

一是編盡其宜。宜者,合適也。編盡其宜,即要求一個機關的機構設置與其職能相匹配,人員編制與其職責相適應,恰到好處。因為機構編制是機關得以存在的先決條件,而機構編制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工資、經費、辦公建筑、車輛、能源、設備以及其他各種物資等的需要程度,花的是“大錢”。從節約的角度講,機構編制是“源”,其他問題都是“流”,是由機構編制衍生出來的,源頭卡住了,“流”的問題就好解決多了。目前我國財政供養人員與普通百姓之比達1∶28,比世界發達國家高出5至6倍,吃財政飯的約有4500多萬人,其中所謂機關人員占相當大的比重。我國大多數市級地方財政只能成為“吃飯財政”,有的縣級財政和經濟欠發達地區財政甚至成為“要飯財政”。所以建設節約型機關要在機構如何設置,編制如何配備上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多下功夫,切實從實際出發,本著少而精的原則,因事設人,編盡其宜。要做到機構編制法制化,徹底走出“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和“合并—分開—再合并—再分開”的怪圈,真正走向“精簡、統一、效能”的目標。

二是官盡其責。“官者,管也。”行政機關的突出特點就是具有行使管理職能。官員的職責是否明確,每個官員是否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決策是否能夠做到科學化、民主化,符合客觀實際,直接關系到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還是流失浪費,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利益能否得到實現和維護。如去年下半年**年奧運會比賽場館建設停工,北京市對其設計方案進行了調整優化,結果比原預算造價減少4億元。由此可見,官盡其責,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帶來的節約成效和潛力是相當可觀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于某些官員決策失誤所造成的浪費也是十分驚人的,給黨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巨大損失,這都是沒有做到“官盡其責”的惡果。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浪費是最大的損失浪費,建設節約型機關必須首先看到這一點,否則建設節約型機關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了。所以領導干部忠于職守,敢于負責,為黨和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盡心竭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建立并嚴格遵守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體制和機制,是建設節約型機關的題中應有之義。

三是功盡其效。功盡其效,即最大限度地提高機關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機關雖然不直接創造財富,但是由于其擔負著繁重的經濟社會等管理職能,其工作效率高低,質量如何,對社會財富的創造起著重要作用。建設節約型機關,不能不涉及到機關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問題。多年來機關廣大干部職工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辛勤工作,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敬業精神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也不能不看到,由于某些改革不到位,機構設置不科學、人員配備不合理等原因,機關浪費人力、智力現象時有所見,難以做到人盡其才。“文山會海”,迎來送往,照抄照轉,重復發文,很多都是無效勞動,做了“無用功”,不知浪費了多少人的精力和智力,消耗多少物力和財力,既降低了行政效率,又增加了行政成本。如此種種,與節約型機關是背道而馳的。不講功效的機關,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節約型機關。所以建設節約型機關,必須在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克服形式主義,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提高機關工作人員素質上狠下功夫。要科學地界定每個機構的職能,核定每個人員的工作量,真正實現按崗設職,因事設人。“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這一寓言通俗形象地闡釋了科學設置機構,合理配備人員對于提高功效的重要性。

四是物盡其用。物盡其用,是節約的本意之所在,也是涉及建設節約型機關時談論最多的問題。機關是一個巨大的消費群體,能否做到物盡其用,直接關系到建設節約型機關的成敗。由于種種原因,機關在改革上雖有進展,但與社會其他系統、部門相比,步履緩慢。由于管理不科學,缺少核算機制,基本不計成本,經費實報實銷,不夠就申請追加,鋪張浪費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有的機關在物的消耗上甚至形成“黑洞”。“文山會海”浪費驚人,各種會議宴請吃一半扔一半的現象也是屢見不鮮。“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不僅應成為治家格言,也應成為建設節約型機關的理念。機關要采用節能新技術、新產品,節約能源;要實行電子政務,網絡辦公,減少紙質公文的印發;要建立能源、物品消耗統計核算制度,實行政府采購制度,注意物品的再利用等等,要遏制奢華之風,真正做到勤儉辦一切事業,節約搞各種活動。

五是財盡其力。財盡其力,即最大限度地發揮機關財力的作用,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急需的地方,用在刀刃上。一個機關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資金又有限,所以在經費的使用上不能“撒芝麻鹽”,應有一個階段性的規劃,集中有限的財力,每年解決一兩個、兩三個機關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這樣幾年下來,機關面貌就會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有明顯的改觀。要優先解決“雪中送炭”的問題,少搞或不搞“錦上添花”的項目。至于“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之類,那是勞民傷財,與財盡其力是根本不沾邊的事情。

綜上所述,建設節約型機關是個大概念,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一定的時間,需要統籌規劃,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在建設節約型機關問題上,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脫離實際的,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短視的。建設節約型機關需要數管齊下,多措并舉,各方協作,共同努力,既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樹立艱苦奮斗的作風,又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以制度制約浪費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并進而帶動節約型社會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