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黨員情況調查思考
時間:2022-10-14 07:25:00
導語:貧困黨員情況調查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縣貧困黨員的基本情況,研究和解決制約黨員脫貧致富的障礙性問題,進一步加快黨員致富步伐,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從5月初開始,我們組織了專門課題組,采取發放調查表、個別座談、走訪等形式,調查了全縣18個鄉鎮的156個行政村(社區、居委會)、1個國有林場、90多個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重點走訪調查了45個行政村、15個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通過專題調研,對全縣貧困黨員的基本狀況、致貧原因、存在的問題、幫助黨員解決實際困難的主要做法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并對貧困黨員脫貧致富應采取的措施進行了一些探討。
一、貧困黨員的基本狀況與特點
**縣位于湖南省東南邊陲,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后發展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是同志**年在我縣沙田頒布的。**年,**被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總面積1452平方公里,轄3鎮15鄉1個國有林場,總人口17.1萬。全縣共有22個基層黨委、10個黨總支、369個黨支部,黨員總數7318人。由于**屬典型的老、少、山、邊、窮地區,因此貧困黨員數量比較多。據統計,全縣貧困黨員有831人,占全縣黨員總數的11%。其中農村貧困黨員747人,占全縣貧困黨員的89%,城市貧困黨員84人,占全縣貧困黨員的11%。從這個統計數據來看,我縣的貧困黨員主要分布在農村,反映了我縣以農業人口為主的特點,而農村貧困黨員又主要分布在地處偏遠的村組。在年齡結構方面,年齡在50歲以上的705人,占農村貧困黨員的95%;在文化結構方面,初中以下文化的有695人,占農村黨員的93%;在職業身份方面,農村無職黨員有450人,占農村貧困黨員的大多數,表現為普通黨員多,黨員干部少。在城市84名黨員中,年齡在50歲以上的有57人,下崗失業和退休職工黨員有55人,年齡大和下崗職工黨員占多數。
從我縣貧困黨員的現狀來分析,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年齡老化。全縣年齡在60歲以上的貧困黨員達654人,占貧困黨員的86%,他們黨齡長,年紀大,而且多數已喪失勞動能力或基本喪失勞動能力。二是文化程度偏低。全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貧困黨員727人,占貧困黨員的比重為87%,他們文化知識少,缺乏致富的本領、技能。三是體弱多病。全縣體弱多病的貧困黨員達714人,占貧困黨員的85%。這些黨員把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花在治病上,又怎么能脫貧致富呢?四是貧困程度大。從統計結果看,我縣全年沒有收入的黨員56人,年收入100元以下的黨員20人,大大低于當地的人均生活水平,起碼的溫飽問題沒有解決,生活相當困苦。五是缺少致富門路。有的貧困黨員由于受客觀條件限制,身處致富無門的境地,以致對自己和家庭的貧困生活已經習慣了,變得麻木不仁了。當詢問他們想不想脫貧致富時,他們回答:“想又怎么樣呢?”話語中表現出相當的無耐。
二、解決貧困黨員困難的主要做法
黨的十六大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應該成為貫徹“三個代表”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按照這一要求,近年來,針對我縣貧困黨員的狀況,我們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采取多種方式幫助貧困黨員排憂解難,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取得了一些成效。
1、在生產生活上給予扶持和幫助。一是在稅收改革之前,對農村貧困黨員減免統籌提留等上交任務,切實減輕貧困黨員的負擔。二是采取政府貼息等方式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用于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等發展農業生產所急需的資金。三是引導他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幫助選好產業項目,并從技術、資金、信息、勞力、銷路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從而增加家庭經濟收入,逐步實現脫貧目標。四是對貧困黨員平時遇到的困難,及時給予幫助。由鄉、村干部組織成立農村服務隊,幫助貧困黨員解決春耕、秋收農忙時節的勞力緊缺問題。對因天災人禍等其它原因而有困難的黨員及時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
2、幫助下崗黨員再就業。一是開展就業培訓,傳授商品生產、市場營銷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讓他們學會一技之長,從而實現再就業;二是實施再就業工程,由縣就業服務中心根據他們的特長,給他們介紹工作,使他們重新上崗就業。三是鼓勵他們自謀生路,在辦證、工商管理、稅費征收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使他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3、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對農村貧困黨員,由一名黨員干部與一名貧困黨員結成幫扶對子,針對他們的困難和居住條件,幫助他們尋找切實可行的脫貧致富路子,為他們提供資金、物質、信息和技術,并與他們保持經常性的聯系,為他們排憂解難。對城市貧困黨員,我們開展了“雙聯”活動,由聯系單位的黨員干部與對口幫扶的困難企業黨員結成對子,開展幫扶活動。
4、給予貧困黨員困難補助。在調查了解的基礎上,一是從市、縣下拔黨費中每年給貧困黨員50-600元的補助,補助標準一般為100元左右,有特殊困難的視情況分別補助200-600元;二是從民政專項資金中每年給貧困黨員予以照顧,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50-200元;三是實行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對城鎮貧困黨員和部分農村貧困黨員每人每月補貼50—100元。
三、貧困黨員的致貧原因分析
導致黨員貧困的因素很多,情況比較復雜,從總體上看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因年老體弱多病而致貧。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年齡在60歲以上的貧困黨員高達654人,占全縣貧困黨員的比重為78%。這些黨員因為年齡大,身體素質差,喪失了勞動能力或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在發展經濟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市場經濟競爭中處于絕對劣勢,難以形成穩定的經濟來源甚至沒有了經濟來源。同時他們因年老體弱多病,花去了大量的醫藥費,富的變窮,窮的變苦,多數貧困黨員只能依靠子女贍養或者社會救助來維持生活。
2、自然條件大差。在我們走訪調查的45個村的150名貧困黨員中,有70%以上的居住在偏遠的山區,自然條件惡劣,土地貧瘠,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糧食難以自給。同時交通不便,遠離圩鎮,不利于商品的交流。即使把生產的產品拿到市場上去銷售,一趟就要走三四十里的路程,花上三、四個小時,除去成本也就所剩無幾了。加上基礎設施落后,不通電、不通電話、不通電視,與外界的聯系少甚至隔絕,當然就更談不上與外界的經濟聯系了。他們祖祖輩輩居住在這貧困的山旮旯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單調、艱澀、貧困的生活。自然條件的限制使他們無法擺脫貧困的境地。
3、實現再就業難。從城鎮貧困黨員的調查情況來看,84名黨員中,因下崗致貧的黨員有23人,占城鎮貧困黨員的28%。有的是黨員下崗了,有的是黨員配偶下崗了,他們由于年齡偏大,又沒有一技之長,很難再就業,只好打零工掙點錢來維持生活過日子。有時遇到生病住院或者小孩上學交學費,就不得不舉借外債。一旦遇到天災人禍,就更是雪上加霜。不能實現再就業,沒有穩定的維持家庭生活的經濟收入,長期下去,怎不陷入貧困境地?
4、思想保守,觀念落后。一些黨員,經過黨組織長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較強的黨性觀念和較高的政治素質。但在鼓勵黨員帶頭致富的新形式和新要求面前,思想仍停留在“先貧后富、先苦后甜、根紅苗正”的行為標準上,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領會不夠,對黨員的先進性理解不透,經濟意識不強,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缺乏認識,僵化保守,安于現狀,不敢創新、不敢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勢,無所作為,導致在市場經濟發展中落后于普通群眾,很多群眾脫貧致富了,但他們卻仍然處在貧困之中。
5、對貧困黨員的教育引導和關心幫助不夠。有的基層黨組織對發展經濟認識不足,抓經濟工作不到位,習慣于抓班子、抓干部、抓大戶,對大戶采取傾斜政策,認為這樣能產生更大的政治影響力。對一些年老體弱、素質較差的無職黨員疏于教育和引導,沒有激發黨員脫貧致富的積極性,降低了他們脫離致富的能力,延緩了他們脫貧致富的進程。有的基層黨組織對貧困黨員關心和幫助不夠。雖然每年年終都開展救濟慰問活動,但救濟慰問的只有少數特困黨員,對多數貧困黨員還是了解不多,關心不夠,尤其是沒有幫助他們在發展經濟上尋找出路,沒有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提供必要援助。村黨支部雖然對貧困黨員比較了解,但是由于村級經濟薄弱,不能對貧困黨員進行經濟上的救助,加上村干也是本村的農民,時間、精力有限,很難為這些黨員的脫貧致富提出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措施以及提供有效的幫助。
四、建議與對策
當前,貧困黨員致富能力低、作用發揮差的問題比較突出,如不及時加以解決,將會降低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削弱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影響黨的先進性,為此,各級黨組織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全力解決黨員貧困問題。
1、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帶動功能。黨員能否脫貧致富,基層黨組織是關鍵。一要提高認識,正確看待黨員致富與群眾致富的關系,樹立“抓黨員帶群眾,抓核心帶整體”的致富觀念,把黨員扶貧工作作為解決黨員作用不突出的中心任務,納入重要日程,并切實抓好。二要深入實施“三個培養”工程,提高黨員“雙帶”功能。要把致富能手中的優秀分子培養發展為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科技致富能手,把黨員科技致富能手培養為村級干部,從而使黨員真正能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充分發揮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三要健全組織,落實責任,明確黨組織工作職責,把黨員扶貧納入目標考核責任體系,對貧困黨員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強化思想教育,轉變思想觀念。扶貧先扶志,扶志先育人。黨員貧窮,相當部分是思想上的貧窮。為此,要使黨員早日脫貧致富,必須從思想抓起,徹底轉變黨員落后的思想觀念。一是在新時期黨員標準上轉變觀念。教育黨員把經濟建設作為當前黨的中心任務來看待,樹立敢于富、善于富、早日富的信心的決心,把帶領群眾致富作用發揮的大小作為體現黨員價值的標準來衡量,積極鼓勵黨員自覺投身經濟建設,多作貢獻。二是增強脫貧致富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共產黨員應該成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應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前列,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就是要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貧困黨員要深刻反思自己是否符合黨員標準,是否落后于普通群眾,從而增強脫貧致富的緊迫感。三是在脫貧致富方式、方法上轉變觀念。讓黨員轉變等、靠、要的思想,鼓勵黨員樹立敢闖、敢試的精神,大膽地試、大膽地闖,鼓勵黨員自覺投身致富實踐,探索出路,積累經驗,不斷提高自身致富本領。
3、加強技能培訓,提高致富能力。針對貧困黨員科技素質較低,經營能力較弱的實際,強化學習,搞好科技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自身素質和經營能力。一是利用辦培訓班等形式組織黨員學習,對農村黨員要結合當地實際,傳授一兩門先進適用的種植或養殖技術,提高致富本領。對城市黨員則傳授商品生產、市場營銷與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二是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等電教設備媒體對黨員進行培訓,引導黨員學科技、闖市場。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電教手段,如電影、電視、多媒體、遠程教育、互聯網等對黨員進行技術培訓,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為我所用,提高脫貧到富的本領,指導黨員自身的實踐。三是要深入開展“機關黨員、干部下基層服務群眾”活動,組建農村科技服務團、農村黨員宣講團送科技下鄉,開展技術咨詢,推廣普及先進實用技術,提高農民黨員的科技致富技能。四是加強對黨員運用技能的現場指導。對農村黨員而言,要派出技術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解決技術困難,及時解決他們的疑難,使農民真正學懂、學會所傳授的技術。對城市黨員而言,基層黨組織要設立專門咨詢機構、公開咨詢電話,及時解答他們在生產、經營和管理方面遇到的技術困難,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4、加大扶持力度,拓寬致富渠道。要根據貧困黨員自身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因人而異,有針對性地加以扶持、引導、帶動和幫助。一是建立健全黨員救助基金。多方籌集資金建立村級貧困黨員基金會,鄉管村籌,資金可來源于財政撥款、社會贊助、黨員捐款、部分黨費下拔、村集體經濟收入等,積少成多,解決貧困黨員的急時之需。二是以無職黨員、年老黨員為重點,積極鼓勵創辦黨員致富聯合體,把那些年老體弱,文化素質低、經濟基礎差的貧困黨員吸收進來,通過集中扶持致富聯合體,發展壯大致富聯合體,帶動黨員共同脫貧致富。三是根據黨員實際,發揮黨員特長,幫助他們尋找致富門路,要根據黨員需要,在項目、資金、技術、信息、產品銷售等方面分別給予重點支持,為黨員致富創造優越條件。四要加強黨員致富示范戶載體建設,使黨員在創建科技示范戶的致富實踐中解放思想,充分鍛煉,加強體驗,提高致富能力,從而發揮致富黨員的“火車頭”作用。五是提高村級領導玫子的帶動功能。要選優配強村級黨支部班子,特別是要注重配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要把年紀輕、文化程度高、政治素質好、受群眾擁護的優秀黨員選進村黨支部班子,要注重從回鄉青年、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復員軍人、科技能手、鄉村企業骨干、經濟能人中培養選拔村級干部,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變少數為多數,帶領貧困黨員大力發展經濟。六是要從改善黨員隊伍結構和提高黨員致富能力兩方面入手大力培養和發展經濟能人入黨,增強黨員隊伍的整體帶動功能,同時要鼓勵干部帶動黨員、黨員幫助黨員,通過采取建立黨員扶貧責任區,開展“一幫一”結對幫扶等形式,積極開展互幫互助活動,使貧困黨員真正實現脫貧致富目標,并逐步成為群眾致富的主心骨和領路人。
- 上一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思考
- 下一篇:人才資源開發思考
精品范文
10貧困生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