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選村干部情況思考
時間:2022-10-16 10:28:00
導語:公選村干部情況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9月初開始,我縣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和要求,公開選拔了一批村級主要干部,11月底正式赴村任職。一年來,縣委從規范公選村干部任期管理入手,以完善各項制度為保障,以落實待遇報酬為激勵措施,以強化檢查指導為抓手,督促履行職責,公選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近期,我們結合上半年對公選工作檢查情況以及完成縣委下達的調研課題,對一年來的公選工作進行了全面的調研。
基本情況
在去年公開選拔村級主要干部工作中,我縣經過層層選拔,共選拔村級主要干部45名,其中村支書44名,村主任1名。這45名公選村干部中,縣級機關1名,縣級企事業單位2名,鄉鎮機關15名(鄉鎮黨委委員4名),農村黨員26名,城鎮居民黨員1名;異地任職的3名;女性2名;35歲以下的4名,36至45歲的26名,46歲以上的15名;大專文化程度9名,中專及高中19名,初中17名。
主要做法
在公選村干部管理中,我縣主要采取了以下幾條措施:
1、抓領導,規范日常管理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縣委與各鄉鎮黨委書記簽訂了目標任務書,明確了公選工作責任。各鄉鎮也成立了組織領導機構,與每名公選村干部簽訂了任期目標和年度目標任務書。縣、鄉鎮分別結合實際制定了《公選村干部管理考核辦法》,逐級落實了領導和工作責任,形成了“縣委組織部牽頭抓,公選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頭抓,幫扶部門配合抓,鄉鎮黨委書記全面抓,分管領導重點抓,其他領導協助抓,組織干事專門抓”的工作機制。一年來,縣委常委會、公選工作領導小組專題研究公選工作13次,召開匯報會、座談會、培訓會5場次。縣委還先后從縣管黨費中拿出近4萬元,用于支持公選村陣地建設,共建成規范化黨員活動室36個,為45個公選村全部配齊了VCD影碟機,為部分村配備了電視機等黨員電教設備。這次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中,縣委有意識向公選村傾斜,列入第一批承建的16個村中公選村達8個。
二是強化包抓,突出幫扶。縣“公選”辦印發了《縣、鄉鎮、部門三級聯系公選村工作制度》,實行了縣級領導干部、縣級部門企事業單位、鄉鎮黨委聯系公選村制度,落實33名縣級領導、45個縣級部門企事業單位、12個鄉鎮36名黨委成員分別聯系45個公選村。33名縣級領導堅持每季度至少到所聯系的公選村蹲點檢查1次,開展調查研究,幫助制定發展規劃,從項目、資金、技術上給予協調支持。45個縣級部門企事業單位認真履行包抓職責,協助聯系領導和鄉鎮黨委政府解決公選村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年來,45個縣級幫扶部門累計為公選村投入資金150余萬元,落實辦實事項目63個,新修水窖17口,解決了120戶491人的飲水困難,整修村級道路30.875公里,新修排水渠9公里,堆砌河堤300米,引進發展項目3個,組織開展技術培訓16場次1200余人,幫助制定完善各項規章制度42項。各鄉鎮黨委履行主要職責,確定一名副書記專抓此項工作,加強對公選干部的管理,積極爭取縣級領導干部、包抓單位對公選村工作的支持,做好具體落實和服務工作。通過“三級聯系”,對公選干部從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使他們真正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形成了全縣上下關心、關注公選村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是健全制度,加強管理。我縣注重公選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建立了公選村干部例會制度、工作實績報告制度、考勤制度、獎懲制度、請銷假制度、督查制度。各鄉鎮也不斷進行工作和制度創新,制定了月匯報工作交流制度、談心制度和填報日志、月報、季報制度等,保證了公選村各項工作深入開展。
2、抓檢查,督促履行職責
一是精心組織,搞好半年檢查。今年7月中下旬,縣委組成6個檢查組,主要采取聽匯報、查資料、訪群眾、看現場、搞測評的方式,分兩個層面對鄉鎮黨委日常管理和公選村干部履職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隨后,縣委召開匯報會,全面匯總檢查情況,分析存在問題和困難。縣委組織部、基層辦聯合下發了檢查通報,逐鄉鎮下發整改通知單,整改內容涉及7個方面18條。同時,結合鳳辦發(**)36號文件《關于印發**年度全縣重點調研課題的通知》要求,重點對公選村干部工作運行情況進行了調研,形成了調研成果。
二是認真分析,落實整改措施。針對半年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縣委組織部逐條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措施,進一步完善了《公選村干部管理考核辦法》。檢查通報和整改通知單下發后,各鄉鎮黨委高度重視,認真對照檢查,深入分析,找準存在問題的原因,落實人員和責任,議定整改措施,立即進行整改,并按要求上報了整改結果。縣上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了復查,對整改結果比較滿意。
三是積極協調,落實待遇報酬。按照縣委有關文件和常委會研究的意見,我縣公選村干部的待遇報酬分三種情況。對于財政供養人員,除從任職起浮動一檔職務工資、任期結束經考核稱職轉為固定工資外,任期每年給予3000元左右的補貼獎勵。全縣17名財政供養干部生活通訊補助、年終獎勵、浮動工資等共51680元。對于非財政供養人員,屬于異地任職的,按大、中、小村,分別發給年薪10000、9000、8000元;3名異地任職的公選村干部每年26000元。屬于本村人在本村公選任職的,除執行現行年薪1200元外,再按大、中、小村分別給予1200、1000、800元的獎勵;25名本村公選任職的,每年工資報酬合計25000元。對支持配合公選干部工作得力的村干部,按大、中、小村分別獎勵600、500、400元,全縣共14名,每年需設支持配合獎7000元。對實行“一肩挑”的再上浮30%的工資。全縣53個“一肩挑”干部,每年工資上浮金額19080元。以上各項工資報酬合計128760元。今年半年工作檢查后,我們及時匯總了公選村干部出勤、民主測評等情況,協調縣財政局撥付了公選村干部上半年待遇報酬。其中,17名財政供養干部工資報酬共6435元。3名異地任職的公選村干部工資報酬共7280元。近期,我們正準備開展下半年工作檢查及全年工作考核,檢查考核結束后,及時撥付公選村干部工資報酬。
3、抓培訓,提高工作能力
以縣委黨校為主陣地,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對45名公選村干部進行了輪訓。以優秀公選村干部現身說法為主要培訓方式,由縣委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辦公室牽頭,各鄉鎮黨委配合,組成先進事跡報告團到各鄉鎮巡回作報告12場次,2000多人次聆聽了報告。今年“七一”前夕,組織10名公選村干部代表全縣150名村支書發出倡議,號召全縣農村黨支部書記和黨員努力做到“十個帶頭”。各鄉鎮以鄉鎮、村黨員電教站為主陣地,由鄉鎮黨委負責,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組織公選村干部開展以花椒、蘋果、名優蔬菜高產栽培技術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提高了公選村干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提高了帶領群眾調整產業結構和脫貧致富的能力。一年來,全縣45個公選村共舉辦各類培訓班90多場次。縣上也準備適時組織公選村干部外出參觀,學習經驗,開闊視野,提高工作能力。
4、抓宣傳,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我縣注重公選工作的宣傳報道,注意挖掘身邊的先進人物和事跡,用典型指導促進工作,帶動和推進面上的工作。公選工作運行以來,全縣先后上報相關信息12篇,《當代陜西.黨建版》、市部《組工信息》、《寶雞組工》等刊物采用5篇,領導干部論壇網、當代陜西網、寶雞新聞網、**黨建網等采用9篇。縣電視臺播放相關新聞、人物專訪等節目16條,《**信息》、《**信息.組工專版》編發公選信息8條。8月份,組織部與縣電視臺聯合制作了黨建電視片《鳳椒之鄉黨旗紅》,集中反映了近年包括公選工作在內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成果。從而擴大了公選工作宣傳面,增強了影響力、感召力。
主要成效
一是村級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公選村干部到村任職后,把村“兩委”班子建設作為首要任務來抓,結合村“兩委會”換屆和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將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紀輕、文化程度高的優秀同志吸收為班子成員,建立健全了共青團、婦聯、調委會等村級各種組織,使村級組織成為堅強有力的戰斗集體。
二是黨員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各公選村積極引導年齡輕、文化程度高、外出返鄉的優秀青年、致富能人向黨組織靠攏,為黨組織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今年全縣公選村共發展黨員53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21名。
三是公選村干部自身建設得到了加強。主要體現在:(1)責任心強,作風扎實。經過一年時間的磨練,公選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明顯提高,工作責任心進一步增強,工作作風更加扎實。尤其是異地任職干部能撲下身子為民辦實事,成績顯著,組織和群眾都很滿意。例如,平木鎮劉家莊村異地任職的村黨支部書記高復平,把床鋪和鍋灶搬到村辦公室,堅持吃住在村上,帶領群眾修路、安裝電話、辦實用技術培訓班等,受到了群眾的廣泛好評。(2)辦事公道,敢于管理。在檢查調研中,鄉鎮領導和基層群眾對公選村干部工作普遍認可,特別是群眾感到與以前干部相比,素質高了,辦事公道了,服務及時了。例如,南星村異地任職公選支書陳遠志赴村任職以來,從自身做起,從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抓起,從群眾關心的辦實事項目干起,使村上的面貌有了較大改觀,村上工作由過去的后進走向了先進,鎮上領導和村上群眾都很滿意。唐藏鎮曹家莊村公選支書李生雄妻子常年有病,多年來花費醫藥費11萬余元,在這樣的情況下,以自家的房屋作為抵押貸款7萬元,支持村上修路4.5公里。(3)工作點子多,能力比較強。紅花鋪魏家灣村公選支書楊海清采取得力措施收回了村采石廠10年來的欠款和承包費1.41萬元。黃牛鋪鎮長灘壩村公選支書陳敏在一次群眾走訪中,了解到一起鄰里地界糾紛,便6次上門調解,分頭做工作,使兩家人消除了隔閡,握手言和。總之,大多數公選村干部駕馭市場經濟、勝任工作能力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進一步增強,作風明顯改進,服務群眾的本領進一步提高,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
四是公選村干部為民辦實事力度大。公選村干部自赴村任職以來,真正沉下身子,真心為民辦實事,贏得了群眾的信任。河口鎮常樹溝村公選支書鄧志龍帶領群眾拓寬改造鎮村道路5公里,修建水窖17口,安裝固定電話65部,實施了一組11戶農電入戶工程。三岔鎮葦子坪村黨支部書記李建明想方設法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今年以來投資16萬余元,動員群眾義務投勞1200余人次,疏通河道險段3處,安裝“天地通”電話105部,拓寬砂石化鎮村道路15公里。黃牛鋪西街村公選支書趙紅莉經多方協調爭取資金30.34萬元,修建蓄水池2座,沉淀池2個,過濾池1個,鋪設管道2069米,解決了217戶1209人210頭大家畜飲水問題;修建抽水站1座,解決了300多畝農田的灌溉問題;修建鋼軌木面橋1座,硬化水泥道路860米,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南豐村公選村委會主任張雙明自己出資21.2萬元,為村上新修便民橋1座,修建了留鳳關中學教學樓,組織開展了“三八”婦女節慶祝活動。
一年來,全縣45名公選村干部累計協調爭取資金2700多萬元,實施水、電、路、話、橋、田等為民辦實事項目182件。其中,引資500余萬元,修建800千瓦/小時發電站2座,完成了農網改造任務;整修鎮村道路178.5公里,新修鋼軌橋、便民橋11座,解決了群眾行路難問題;新修水窖26座,實施人畜飲水工程23處,解決了738人324頭大家畜飲水難問題;疏通河道險段13處,清理河道1350米,新修河堤1150米,排除了防汛隱患;整修村辦公室14間,解決了8個“雙無村”陣地建設問題;安裝固定電話305部,解決了群眾通訊難問題;復墾土地220畝,新修梯田182畝,恢復擴大灌溉面積215畝。同時,這些公選村干部狠抓農村經濟發展,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共組織勞務輸出1620人,收入648萬元;采集野生藥材、割竹子收入75余萬元;動員群眾新栽花椒21.2萬余株,核桃1.47萬余株,人工栽培豬苓1.8萬余窩,養殖林麝68只,為群眾找到了致富門路,增強了發展后勁。累計調解矛盾糾紛175起,向困難群眾捐款27292元,捐物982件,維護了社會穩定,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存在問題
一是一些公選村干部思想認識存在偏差。一些公選村存在用辦實事替代農村經濟發展的傾向,而沒有真正理解推行公選村干部工作的目的,辦實事項目僅僅是任期目標任務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沒有把經濟社會發展和基層組織建設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去抓。
二是部分公選村干部能力素質還不適應工作要求。部分公選村干部缺乏農村工作經驗,對一些工作不知道如何去抓,習慣于按部就班,尤其是在村集體經濟積累方面存在畏難情緒,辦法不多。有些公選村干部工作熱情高,想為村辦一些實事好事,但建設資金缺口大,甚至部分公選村干部有以個人名義借債辦實事的現象。還有個別本村公選任職的干部任職前后的思想、作風、工作方式方法及工作熱情變化不大,成效不明顯。
三是個別公選村包扶單位幫扶措施落得不實。大部分縣級包扶單位能深入公選村了解情況,幫助制定發展規劃,夯實幫扶責任,落實幫扶措施,為公選村發展獻計出力。但個別公選村幫扶單位沒有制定幫扶計劃,幫扶措施不力,有走形式的問題。
對策建議
一、突出“育”,解決“有能力干事”的問題。一是抓培訓,著力提高公選村干部綜合素質。充分利用縣、鄉、村“三級培訓網絡”,以縣委黨校為龍頭,以鄉鎮、村黨員電教站為主陣地,以村黨員活動室為網點,以“請進來、送出去”為培訓方針,以專家授課、觀看電教片、座談交流、外出參觀、優秀公選村干部現身說法等為主要培訓方式,以提高政治覺悟、解放思想、交流工作經驗方法、掌握農業實用技術等為主要培訓內容,由縣上每年舉辦1-2期村干部培訓班,每期時間不少于5天,對全縣公選村干部進行輪訓。鄉鎮每年培訓公選村干部不少于2期,每期時間不少于3天。二是抓鍛煉提高,讓公選村干部在實踐中增長才干。鼓勵公選村干部帶頭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并通過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來贏得群眾的認同。三是抓培養,建立村干部后備庫。全面實行“兩推一選”或“兩推直選”以及“海推海選”,將那些素質高、能力強、群眾擁護的人選列入公選村干部后備庫,采取“一對一”結對子、掛職鍛煉等培養方式,加強培養管理,為調整不合格的公選村干部和推行第二批公選村干部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想干事的干部有機會,能干事的干部有舞臺,會干事的干部能施展。
二、突出“管”,解決“有章理事”的問題。一是抓制度,完善縣、鄉鎮、村“三位一體”管理機制。從完善相關工作制度入手,進一步完善《公選村干部管理考核辦法》,認真落實公選村干部例會制度、工作實績報告等制度,積極推行公選村干部誡勉制度和任期承諾制度,對事業心、責任感不強的村干部進行誡勉談話,讓公選村干部對任期和年度目標分別作出承諾,并實施有效監督,把村干部的責、權、利與績、獎、懲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農村干部的自律意識、奉獻意識和責任意識,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公選村干部隊伍。二是抓考核,強化公選村干部責任意識。進一步落實公選村干部任期目標考核機制,實行工作與報酬掛鉤的考核制度,實行一月一匯報、一季度一督查,半年一檢查、年終一總評,督促公選村干部切實履行工作職責。
三、突出“幫”,解決“作用難發揮”的問題。一是進一步落實縣、鄉(鎮)領導包抓聯系制度。充分發揮縣級領導和公選村包扶單位的支持幫扶作用,從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幫助協調解決公選村實際困難和問題。特別要落實好公選村包扶單位責任,制定幫扶計劃,確定幫扶目標,明確幫扶任務,合理確定幫扶項目,多方籌措資金,確定專人負責,真正使幫扶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幫扶目標如期完成。要采取定期召開現場辦公會解決問題,內引外聯爭取項目和資金,或直接提供資金、物資等方式,扎扎實實地為公選村辦實事、辦好事,使公選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和集體經濟積累有大幅度增長。二是充分發揮外援力量的幫襯作用。公選村干部要積極爭取他們的家人、親朋好友和派出單位的支持,讓他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無錢無力的出點子,形成“公選干部打頭陣,派出單位作后盾,親朋好友齊出力,各級部門都幫襯”的局面,使一些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盡快得到解決。
- 上一篇:領導干部個人基本信息通知
- 下一篇:科研思想政治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