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心連心共筑和諧思考
時間:2022-10-22 12:07:00
導語:干群心連心共筑和諧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通泰街街道地處老城棚戶區,隨著大拆遷、大開發、大招商的展開和推進,街道進入各類矛盾凸顯期。面對矛盾,街道工委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構筑以黨員為骨干的大信訪網絡,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街上下呈現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全面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喜人局面。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擴大信訪范圍,壯大接訪隊伍
在深入基層反復調研的基礎上,街道工委分析歸納了目前信訪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不足:一是信訪渠道單一,難以及時準確地反映情況;二是基層信訪力量薄弱,街道僅配備一名信訪專干;三是接訪后處理不及時,拖沓延誤現象還有發生;四是基層對信訪件處理協調難度較大,追蹤督辦難以到位;五是缺乏相應的防范和后續措施,存在解決不徹底甚至反彈的現象。針對上述狀況,街道工委牢固樹立“信訪無小事”的工作理念,制定下發了《關于推進“大信訪”工作,構筑“心連心”工程的通知》,明確凡屬街道、社區職能范圍內的工作,只要是群眾有需要、有困難的事情都納入信訪內容。并發放培訓資料1000余份,組織全體干部和兼職信訪員進行群眾工作方法的培訓,給每位干部配發了《民情記錄本》,健全了街道、社區、居民小組三級信訪網絡,并將信訪工作作為目標考核和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街道還聘請30多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干部擔任信訪員,及時反映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大信訪”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采取多種形式,暢通信訪渠道
一是“打開門”迎接上訪。街道班子成員每周公開接訪1天,其中每周二上午定為黨政一把手信訪接待日。街道各辦公室負責人輪流值日,負責信訪事項的交辦轉辦、協調處理。目前,街道機關6個部門在信訪值日中,共處理重要信訪件12件,其中自辦7件,協辦3件,轉有關職能部門解決2件。針對群眾涉法信訪增多的趨勢,安排了法律工作經驗豐富的同志負責法律咨詢,引導來訪群眾依法信訪。
二是“走進門”主動“下訪”。每年集中開展兩次大型的干部進社區下訪活動,排查信訪隱患和不穩定因素。僅在今年7月份的集中入戶活動中,就發現和處理穩定隱患20余個,收集意見建議30多條。如潮宗街39-48號街邊渠道10年不通,臭氣逼人,周圍居民怨聲載道,街道辦事處迅速派出工作組協調處理,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及時防止了當地居民上訪。
三是“請上門”專程“聽訪”。在特定的節日邀請相關人士,借節日慰問的機會專門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如教師節邀請教師,建軍節邀請復員退休軍人和軍屬,青年節邀請社區青年,助殘日邀請殘疾人代表等,收集了一大批切實可行的好建議。針對孤老病殘弱勢群眾需要,社區給他們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安裝了一個門鈴,當需要幫助時,一按門鈴就會引起鄰居的注意,然后通知附近的黨員和居委會干部。目前全街共安裝這種“愛心門玲”35個,使越來越多的孤老病殘者感受到了社區的溫暖。
三、完善系列機制,加大處訪力度
一是實行分類負責制。街道分四類建立信訪臺賬。對帶普遍性的問題,安排主要領導集中解決;對需要多個單位聯合解決的問題,由街道信訪辦協調解決;對需要上級幫助解決的問題,明確專人負責匯報銜接。所有的信訪件都責成相關責任人簽字確認,做到目標、措施、時限、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五落實”。
二是實行定期調度制。街道每年召開一次信訪工作大會,每季度召開一次信訪情況分析會,每月召開一次街道工委擴大會,研究重要信訪件的處理,并對各部門信訪件辦理情況進行通報。對進展迅速、效果明顯的部門和個人,特別是熱心為居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好典型,及時表揚,推廣經驗。對處置不力的部門和個人,督促查找原因,限期整改。今年已召開調度會10次,集中處理重大信訪件9起,督辦信訪件36件。
三是實行限時辦結銷號制。對分解落實的信訪問題,按照“一事一表”、“一事一報”、“一事一銷”、“一改一銷,不改不銷”的原則限時辦結。如商業樓盤歐陸經典開發行為欠規范,一些承諾未兌現,業主入住后一度與開發商發生尖銳沖突。信訪工作人員主動介入,通過調查研究弄清了事件的來龍去脈,會同各方制定了穩妥可行的解決方案。目前,小區已安裝復線電源,各方定期對話已多次進行,業主產權證也正在積極辦理。
四是實行群眾評議機制。每一個信訪件辦理完成后,街道都安排人員上門回訪。對涉及街道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及與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街道還將辦理過程和結果公示出來,由群眾進行評議,以評促改,只到群眾滿意為止。下崗失業人員余曉明,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生活陷入困境,去年,還曾到北京上訪。銜道和社區了解他的情況后,多方奔走,為他爭取資金7000元,推薦他從事倉庫保管工作,幫他小孩聯系職業技能培訓,解除了余家的后顧之憂。
通泰街街道實施大信訪以來和諧街道的構建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是群眾的智慧聚起來了。以前部分群眾對街道和社區的工作缺乏參與意識。大信訪的實施極大地激發了廣大群眾對公共事務和社區管理的參與意識,今年以來,街道共收到群眾的意見和建議100多件,接訪50多人次,涉及到改革發展穩定的方方面面,有的見解深刻新穎,擴大了街道、社區的決策視角。二是和諧的氛圍濃起來了。居民上訪對話的氛圍空前活躍。交流、理解、合作成為主流。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群眾的信任多了,懷疑少了;配合多了,抵觸少了。三是黨員的素質強起來了。黨員牢固樹立了“信訪無小事”的思想,更加努力學習理論,鉆研業務,主動服務群眾。全街發放黨員名片300余張,為群眾解決問題184個,救助弱勢群體344人次。黨員“愛心基金”、“愛心互動”等扶貧幫困組織紛紛涌現。一個人人為社區,社區為人人,居民安居樂業、處處朝氣蓬勃的老城新貌呈現在人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