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24 11:32:00
導語: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市緊密結合農村實際,通過開展多種有效的載體活動,促進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有力發展。領導班子建設、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及村級組織建設得到了較大增強,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的格局基本形成,農村各項事業得到了有效發展。尤其是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的模范作用進一步發揮,逐步探索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長效機制,面臨實施稅費改革后的新形勢、新任務,今后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要緊緊圍繞市委二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上下聯動,在加強組織領導和具體指導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市、鄉、村聯動作用,明確各方責任,逐步形成一把手親自抓、上下聯動的責任體系。一是市級實行黨建工作承包聯系責任制,把市委的“第一責任”落到實處。市委書記帶領導其他市級領導每人包一個鄉鎮(場)并聯系一個后進村(隊),每年到所包鄉鎮(場)和聯系村(隊)幫助鄉鎮(場)搞好黨建工作總體規劃和部署,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并具體抓好一個后進村的轉化工作。同時每年從市直部門選派近百名干部組成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組,協助鄉鎮(場)黨委完善工作機制、理清發展思路,提高村級班子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穩定。二是鄉鎮(場)實行領導干部包村制度,把鄉鎮(場)黨委的“直接責任”落到實處。鄉鎮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每人包1個村。主要職責是:當好指導員,幫助村黨組織抓好班子自身建設,理清發展思路,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維護農村穩定;當好協調員,幫助協調本村與鄉鎮部門之間、鄰村之間的關系以及村兩委之間的關系;當好信息員,保證上情下達與下情上達,并及時向村黨組織和村民宣傳黨的政策、傳送致富信息;當好督查員,督促村黨組織如期完成黨建工作各項任務。三是村級實行黨員目標管理制度,把村黨組織的“具體責任”落到實處。一是分類確立目標。年初對每個黨員簽訂《年度目標責任書》,明確每個黨員的具體職責目標,將考核情況與“三老”人員待遇掛鉤。二是定期考核評比。采用黨員述評、黨員和群眾代表測評、黨支部評議的“一述二評”法,對黨員落實《年度目標責任書》情況實行半年檢查、年終綜合評定得分,并根據得分確定等次。三是嚴格兌現獎懲。對表現突出的黨員及時給予表彰獎勵;對長期不發揮黨員作用或連續三年被評為不合格黨員者,勸其退黨或予以除名。
二、明確思路,在促進發展和壯大集體經濟上下功夫。把班子的執政能力放在能否找準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結合點,促進經濟及各項事業共同發展中來檢驗,把是否解決了群眾熱點難點問題,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是否取得實效的重要標準。按照市委二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提出的經濟發展思路,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全面提升農村經濟綜合實力。(一)抓住重點,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著重解決農民增收問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調整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盡快的富起來。因此,在抓產業結構調整時要著重抓好如下三項工作:一是因地制宜,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在結構調整時,要積極穩妥,克服盲目性。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我們的地理優勢、技術優勢、市場行情和傳統習慣來規劃調整,充分考慮鄉鎮特點,從種、養、加、工幾個方面權衡增長率,以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益。二是圍繞特色農業抓好產業結構調整。擴大玉米、番茄、水稻、中草藥等特色作物的種植面積,著力解決生產經營分散、銷售渠道不暢、科技含量低等問題,使特色農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和優質水果,以高檔次、標準化生產開拓區內外市場,實現農牧民收入多元化,鄉、村兩級應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三是利用大戶帶動產業結構調整。積極鼓勵老板、經濟大戶投資興辦農業項目,如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種植,規模養殖等,促進經濟發展,一者可以增加農民就業崗位,二者可以解決農產品難賣的問題,三者可以帶動農田結構調整。(二)壯大集體經濟,為公共事業發展提供物質保證。農村農田基本設施老化,村道路況差,村級債務大,村干部工資難兌現,五保戶、殘疾人等困難戶無法得到根本救濟,對此,群眾意見大,上級不滿意,要想解決這些根本問題,就必須發展集體經濟,壯大集體經濟,為群眾解決具體問題。特別是年稅費改革以來,村級收入稅減,大部分村全年只有幾千元收入,遠遠滿足不了工作的需要,為此,應重點做好下列工作:一是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利用各種渠道,尋找各種社會關系,采取多種形式,興辦企業,這項工作要納入年終考核,落實任務,明確責任,還要建立激勵機制。二是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對村里原有的荒地等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把集體經濟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四是嚴把財務開支關。進一步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村里所有的收入要進帳,繼續推行“一事一議”及“民主日”制度,定期公布財務,保證開支合理。
三、突出實踐,在豐富載體抓好落實上下功夫。在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要緊緊依托一系列切實有效的載體活動,把黨組織及黨員的模范作用在具體實踐中加以體現。一是積極開展“四化、五比、五轉變、五提高”活動,大力營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氛圍。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開展“四化”和“五轉變”評比活動,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民知識化;圍繞“鄉風文明、村容整潔”開展“五比”評選活動,樹立文明新風理念;圍繞“管理民主”積極開展“五提高”評比活動,提高基層干部民主管理能力,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二是認真開展“民情系列”活動,堅持查找問題在一線,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切實把農牧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是認真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在崗位設置、崗位職責、崗位認領、評價機制、獎勵機制等方明認真總結經驗,在務求在見實效上下功夫。四是認真開展黨員扶貧幫困活動。確定幫扶對象和制定具體幫扶措施,要結合貧困戶致貧原因對癥下藥,這是幫困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同時要建立相應的考核評價機制,這是取得實效的保障。五是開展黨員寬裕型示范戶的評選活動。工作重點不是評選寬裕型黨員示范戶,而是要引導寬裕型黨員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帶動廣大黨員和群眾共同致富,要與評選出的黨員寬裕型示范戶簽訂責任書,使其在示范上發揮作用。六是開展“三培養兩帶動”活動。以改善黨員隊伍結構為目的,重點從致富能手中培養黨員。以增強黨員先進性為目的,從黨員中培養致富能手。以提高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為目的,從優秀黨員致富能手中培養村干部。同時,要把“三培養”、“兩帶動”有機結合起來,以實施“三培養”,促進“兩帶動”作用的發揮,以實施“兩帶動”,來體現“三培養”的實際效果、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四、完善機制,在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上下功夫。通過先進性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度,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保持先進性的長效機制,以不斷鞏固黨的先進性基礎。要按照總書記提出的“六個堅持”(堅持理想信念、堅持勤奮學習、堅持黨的宗旨、堅持勤奮工作、堅持黨的紀律、堅持“兩個務必”)的基本要求,根據不同對象制定具體標準要求,達到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和號召力的目標,并且要通過長效機制穩定下來。當前,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要建立教育培訓長效機制。要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建立使黨員長期受教育的長效機制。要健全黨內“”制度,建立以日常定期學習教育與階段性不定期專題培訓相結合的長效教育培訓機制,使黨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做到經常化、制度化。要不斷創新學習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增強教育效果,以扎實有效的教育工作來確保廣大基層黨員的思想認識能跟上工作和發展的步伐。二是要完善考核評價機制。要通過建立客觀、科學、符合各基層黨組織實際的考核評價機制,正確引導和推動基層黨的先進性建設。要建立和完善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的內容主要依照廣大黨員在“先進性標準大討論”活動中提出的“新時期共產黨員先進性具體要求”,從政治素質、思想作風、團結協作和工作業績等多方面進行全面考核。要探索建立黨員的考核評價制度,將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開展黨員評議和征求黨外職工群眾意見等好的做法,納入對黨員定期進行考核評價的制度,結合召開黨組織生活會等形式,加強對黨員的經常性考核。三是強化激勵約束機制。對經過考核評出的好班子、好黨支部和好黨員,在進行廣泛宣傳、精神鼓勵的同時,要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同時,對一些無所作為、失職瀆職,并對工作造成損害的黨員和黨員干部,必須給予教育,做到好壞公論、獎懲分明,以達到鼓勵先進、懲戒落后的目的,真正做到以切實有效的措施來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
- 上一篇:人才隊伍建設情況調查思考
- 下一篇:規范干部選拔任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