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礙應對能力交流

時間:2022-11-24 04:54:00

導語:心理障礙應對能力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障礙應對能力交流

動因

十七大明確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一新觀點,它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當前,我國的社會轉型進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經濟增長速度加快,社會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急劇的社會變遷引發的心理問題層出不窮,更對新時期干部隊伍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領導干部作為社會公共事業的管理者,肩負著歷史賦予的神圣使命,行使著國家的公共權力,領導干部心理健康狀況的優劣,不僅影響其自身和家庭,更重要的是影響其行政行為,最終影響的將是公眾利益。所以領導干部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組織部門必須予以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目前,我縣領導干部總體上是好的,絕大多數干部表現出堅定執著、樂觀自信、沉穩平和、奮發有為的良好精神狀態,但也有少數干部面對日益繁重的工作和日趨復雜多變的形勢,心理上存在著巨大的壓力,特別面對各種利益和矛盾的擠壓、社會負面因素的誘惑,產生心理失衡,迷失人生目標與方向,隨之出現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嚴重影響了領導干部的工作和生活。為了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強干部心理疏導,幫助廣大干部化解心理障礙,調整心理失衡,提高應對能力,建設一支健康向上、積極進取、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今年以來,珙縣在全縣科級領導干部中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主要做法

一是開展專題講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領導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專門為領導干部增設了“人文關懷,心理疏導”課程,定期邀請省市知名心理學專家開展心理專題講座,為全縣黨員干部提供心理咨詢輔導。今年6月,邀請了我市著名心理學專家劉維鴻教授為全縣近400名科級以上領導干部作了“化解心理障礙、提高應對能力”專題講座,對心理健康知識進行全面系統講解。通過舉辦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心理健康知識在干部中得到了廣泛普及,心理健康問題得到了普遍的關心和關注。

二是創設“心理疏導”工作室,搭建交流平臺。為了讓領導干部能夠把不好說、不便說、甚至不敢說的話有一個地方可以傾訴,珙縣組織部專門設立了“心理疏導”工作室,由組織部正、副部長主持。每周星期五由一位部長和聘請的心理專家面對面對部分需要心理疏導的科級干部進行朋友式的溝通交流,收集他們存在的心理問題,并針對他們不同的情況,進行分析,探討戰勝心理障礙的方法。同時開通心理健康咨詢電話熱線,對不方便或不愿意到疏導室咨詢的干部提供電話咨詢服務。截至日前,已接待前來咨詢問訪50多人次,接受心理健康咨詢熱線100多人。

三是開設心理咨詢網站,網絡“問癥”找“藥方”。為了能及時回答領導干部關心的心理健康疑問,在珙縣黨政網上開辟了心理咨詢網站,聘請西南交大、宜賓學院等高校資深心理咨詢專家常年提供咨詢。需要心理疏導的領導干部可以通過網絡視頻直接與專家進行溝通和“理療”,并且還可以通過心理咨詢網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心理健康知識,進一步認識自我,調整好自已的狀態。截至日前,該網站已成為全縣點擊率最高的網站之一,同時,據專家反饋的情況,有10多名領導干部通過與專家的多次網絡“問診”和“理療”已成功化解了心理問題。

四是送出去體驗式訓練,激發心理潛能。為了讓領導干部更加系統地掌握心理疏導釋放壓力的心理學方法和技能,激發心理潛能,提高干部心理素質,我縣通過與西南交大等高等院校進行校地合作的方式,每年遴選一批抗干擾能力較差的科級領導干部到西南交大等高等院校進行體驗式心理訓練。力求通過高校先進專業的教學教育手段,有針對性啟發疏導,使干部系統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全面提高干部應對復雜局面的心理能力,增強干部壓力管理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目前,第一批選送的10余名干部即將赴西南交大進行集中培訓。

初步成效

領導干部良好心理素質形成。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意識地培養領導干部的情商水平,形成良好地心理品質。幫助他們正確的認識自己、評價自己、看待自己,無論遇到多么困難的情境,始終能充滿自信、保持樂觀的態度;幫助他們努力形成“感情移入”的心理特質,凡事均能為他人著想,設身處地地體會他人的感受,牢固樹立“和諧心理、和諧社會”的思想,增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恒豐鄉黨委書記、人大主席田明清說,“當前我們基層干部感覺工作壓力大,加之鄉鎮條件也比較艱苦,干部思想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問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得很及時,也很有必要”。恒豐鄉也率先在全縣設立了鄉、村級黨員干部心理咨詢室,直接為基層黨員干部服務,得到了黨員干部的一致好評。

領導干部抗措能力得到增強。通過大膽探索,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培訓,幫助領導干部提高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使領導干部面對各種復雜問題時,能夠具有敏銳的洞察力,高度的政治敏銳感,捕捉初露端倪的表面現象,準確地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預見它的未來變化趨勢,快速的進行分析決斷,并迅速的組織干部群眾團結一致、和衷共濟面對危難,妥善解決好問題,并充分展示領導干部的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號召力、影響力以及人格魅力。受汶川地震的影響,石碑鄉發生災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0余萬元,12戶農戶無家可歸。事后,石碑鄉政府負責人鄧軍同志總結說,這次鄉黨委、政府處置及時、指揮有力、措施得當,有力地控制了災情,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我鄉干部反應更靈敏、步調更一致。

組織與干部的關系更加和諧。通過“心理疏導”工作室這個交流平臺,組織部門經常與干部們進行“零距離”接觸談心,及時了解干部的工作壓力和家庭困難,動態掌握干部的心理健康狀況,并針對他們不同的情況,教以戰勝心理障礙的方法,促進自身心理的轉化,幫助他們改造個性缺陷,提高主動應付心理應激反映的能力,以達到調適心理的目的。同時,組織部門根據收集到的信息,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更加理解和關心黨員干部,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努力提供“比完美要多一點”的“361度”服務,讓每一個管理對象都能感受到組織的關懷無處不在,充分感受到“家”的溫暖。在最近組織部門開展的“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進行的滿意度調查中,滿意率為98.9%,得到了廣大干部的一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