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政績觀互動交流
時間:2022-11-26 04:38:00
導語:科學發展觀政績觀互動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的發展觀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充分肯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的基礎上,按照黨的十六大精神,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提出來的。就發展觀和政績觀的辯證關系而言,在實踐中,我們應切實做到以科學發展觀引導正確政績觀,以正確政績觀踐行科學發展觀,實現發展觀與政績觀的良性互動。
一、凝聚共識,通過觀念創新促互動。要推進發展觀與政績觀的良性互動,讓各級領導干部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首要的一條就是強化思想教育,凝聚共識,從根本上解決思想觀念問題。一是強化科學發展觀的教育。通過教育,校正廣大領導干部的發展觀,創新發展的理念,豐富發展的內涵,拓展發展的思路,提升發展的水平,從而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全面發展。二是強化正確政績觀的教育。追求政績本無可非議,但在現實生活中,那些摻了水分的“假數據”、勞民傷財的“大項目”、脫離實際的“空口號”等,是與人民群眾的期望和利益格格不入的,是與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背道而馳的。樹立正確政績觀,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大興求真務實之風,追求實實在在的政績,追求經得起群眾檢驗、實踐檢驗和歷史檢驗的政績。
二、深化改革,通過轉變職能促互動。應以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為契機,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各級政府職能的轉變,從體制機制上為發展觀與政績觀的良性互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為科學發展松綁。自今年7月1日實施《行政許可法》以后,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應該把貫徹實施這部法律作為改進作風,促進發展的一件大事,把政府、部門職能定位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對于行政許可事項,要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要求,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防礙市場開放和公平競爭的堅決取消,可以用市場機制取代的一律通過市場運作,確需保留的進一步簡化程序、精簡內容、提高效率。二是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為科學發展添力。在社會管理上,通過制定政策法規,依法管理社會事務,化解社會矛盾,調節收入分配,維護社會公正、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在公共服務上,大力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努力擴大就業,提供社會保障服務,發展科教文衛等公共事業,為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提供保障,創造條件。三是加快建立科學的民主決策機制,為科學發展奠基。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依照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理順部門職責,合理設置機構,推行政務公開,健全集體決策制度、專家咨詢制度、社會公示制度、決策責任制度等,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建立高效運轉的政務服務體系,通過完善“政務大廳”、“一站式服務”,為社會和公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服務。
三、優化導向,通過完善機制促互動。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必須抓緊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政績標準、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以形成正確的政績導向。一是用全面的眼光看政績。科學發展觀首先是全面的發展觀,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因此,評判政績不僅要看經濟指標,還要看社會指標、人文指標和環境指標;不僅要看城市面貌,還要看鄉村變化;不僅要看發展的現狀,還要看發展的后勁;不僅要看經濟發展的成果,還要看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二是用實踐的眼光看政績。真正的政績是符合法律和政策的政績、廣大群眾需要的政績、沒有水分和后遺癥的政績。評判政績,應以求實的態度深入剖析政績的發展軌跡,從而準確甄別政績的真與假,合理評定政績的大與小。三是用群眾的眼光看政績。真正的政績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樹立政績的最終目的在于更好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眾對政績最有發言權。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自覺地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政績的根本標準。
- 上一篇:公道正派監督思考
- 下一篇:市查找黨員銜接會議講話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