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選拔任用工作體系交流
時間:2022-04-02 05:28:00
導語:干部選拔任用工作體系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區以3個空缺正科級領導職位公開推薦、3個空缺副科級領導職位競爭上崗為試點,嘗試“差額推薦、差額考察、差額醞釀、差額表決”等四次差額選拔任用干部辦法,較好地拓寬了選人視野,擴大了干部工作民主,促進了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對進一步科學規范干部選拔任用工作體系產生了積極影響。
一、堅持“四次差額”,擴大干部工作民主
將差額貫穿到“推薦、考察、醞釀、決策”四個環節,在差額中比較,在比較中取舍,增強干部選拔任用的民主性和科學性。一是差額推薦,拓寬選人視野。采取先書面推薦、后會議推薦的方法,擴大干部群眾的參與權和選擇權。書面推薦,即先進行推薦預告,公布空缺崗位和任職條件,采取組織推薦、群眾推薦和個人自薦的形式進行民主推薦,要求參加推薦人員必須署名填寫書面推薦材料。規定每個空缺職位符合資格條件的被推薦人員必須達6名以上,否則該職位中止推薦和競崗。會議推薦,即召開全區中層領導干部大會,按每個職位1:2的比例,將所有被書面推薦的人員放到大會上進行“二次推薦”,并根據推薦票數多少進行排序,進一步檢驗被推薦人員的群眾認可度。二是差額考察,科學評價干部。區委組織部根據推薦、綜合成績情況,分別按1:3和1:4的比例擇優研究確定考察對象,并組織開展差額考察工作,科學考察評價干部。三是差額醞釀,做到好中選優。分為三個環節進行差額醞釀。即在確定考察對象前,部長辦公會根據推薦情況、綜合成績結果和擬任職位要求,進行差額醞釀確定考察對象;在提交區委常委會表決前,部長辦公會根據差額考察和征求有關方面意見情況,按1:2比例提出干部任用醞釀方案;由區委書記、副書記、紀委書記和組織部長參加的人事工作碰頭會,進一步醞釀確定提交常委會的干部擬任人選,在差額醞釀中對比、選擇干部。四是差額表決,擴大決策民主。在區委常委會表決環節,組織部以姓氏筆畫或綜合成績排名為序,依次向區委常委會匯報同一職位擬任人選的民主推薦、考察、測試及征求有關方面意見情況,與會常委對擬任干部人選逐一進行討論,發表意見,最后進行表決。從每個職位的2名擬任人選中確定1名擬任職人選,再按程序辦理任職手續,做到民主決策、好中選優。
二、促進“四個轉變”,創新干部任用實踐
在全程“四次差額”選任干部的同時,進一步科學規范選拔任用工作程序,提高識人、選人、用人質量。一是等額選人向差額選人轉變。根據崗位特點和要求,推薦提名人選從1人擴大到2人,考察對象從1-2人擴大到3-4人,表決任用從1人擴大到2人。二是職級推薦向職位推薦轉變。改變過去干部選拔不明確具體崗位,只進行資格推薦的做法,在推薦預告中公布空缺職位、職位要求、任職資格和差額推薦方法。由干部群眾根據空缺職位和任職資格要求,對職位人選進行權衡推薦,比較鑒別同一職位的不同人選,從客觀上評定誰更適合這個崗位,最大限度地體現“人崗相適”原則,提高干部使用效能。三是領導提名為主向群眾提名轉變。不論空缺職位所在部門或系統內外的單位、干部群眾都可進行初始提名推薦。同時,鼓勵干部進行自我推薦,廣泛集中民意、尊重民意,把干部人選的初始提名權交給干部群眾,擴大提名推薦環節的民主。20*年6個空缺職位,共有254人參加書面推薦和會議“二次推薦”。四是靜態“相馬”向動態“賽馬”轉變。堅持“賽場比馬”和“群眾議馬”,不搞關門點將。通過在3個正科級領導職位公開推薦中引入“二次推薦”,在3個副科級領導職位中進行演講、面試、筆試等競爭環節,對參選干部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比較鑒別,使干部選拔在充滿“懸念”的民主、競爭氛圍中“水落石出”,真正做到優者上、平者讓、庸者下。
三、實現“四個效應”,彰顯差額選人實效
通過四次差額這個“綠色通道”,把組織的力量、民主的力量和競爭的力量有機結合起來,達到了組織所需、干部所盼和群眾所想的效果。一是擴大群眾參與,形成了“吸納效應”。在推薦范圍和人員上,突破“編制、部門、參與對象”的限制,區機關、街道辦事處和區直屬事業單位在編干部不論編制性質,只要符合職位任職資格要求的,均可作為被推薦對象,促使更多的干部參與選拔,更多的人才進入組織視線。二是適度公開,形成了“陽光效應”。堅持規則公開、過程公開和結果公開原則,全面公開空缺職位、任職條件、推薦辦法、競爭程序;在“二次推薦”、演講、筆試、面試和考察等各個環節,通過張貼告示及時公布推薦結果和成績結果,每一個環節都是陽光流程,讓所有符合條件的人員都公平地在“陽光”下競爭,使選上的干部滿意、落選的干部服氣。三是“四次差額”,形成了“篩選效應”。通過“四次差額”,逐步將相對較差的被推薦人選予以淘汰,形成了優勝劣汰的競爭選拔機制,達到在差額中競爭、在競爭中取舍、在取舍中鑒別干部的篩選效果,有效增強了干部評價和任用決策結果的公正性。四是備用結合,形成了“儲備效應”。對發現、儲備后備干部的關口前移,把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和此次公開推薦、競爭上崗相結合,優先選拔被確定為差額人選的優秀干部,充實到后備干部隊伍中,有針對性地加以培養,既保持了領導干部隊伍的活力,也使差額落選干部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取得了在差額競爭中使用、發現和儲備干部的良好效果。此次試點,6個空缺職位均成功選出了合適的職位人選。目前,*區已建立由160人組成的中層后備干部隊伍,中層干部隊伍中35歲以下年輕干部有41名,干部隊伍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 上一篇:論我國金融風險管理策略
- 下一篇:淺析我國金融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