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建設的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23 10:55:00
導語:企業文化建設的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文化是什么?很多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為豐富職工文化生活,開展一些文體活動,美化一下廠容廠貌,搞一點形象標志等等,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一些虛而又虛的“花架子”。從這一認識出發,許多企業文化建設變成了趕時髦、湊熱鬧、流于形式的東西,對于其實質內容則觸及很少。企業文化不是簡單的“企業”+“文化”,更不是附庸風雅借以裝飾企業的文化,如果認為企業文化只是對外宣傳的工具,那絕對是本末倒置了。企業文化實質上是一個企業經過較長時間的積累而形成的核心價值體系,以及以此為基礎的具有延續性的企業自身共同的認知系統和習慣性的行為方式。我公司這幾年來,正是牢牢把握這一核心,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做出了一些嘗試和探索。我公司是在原*化紡廠的基礎上改制的民營股份制企業,公司在注重企業表層文化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初步形成“以人為本,誠信經營”的核心理念,以及以此為基礎的一整套管理方式和運行機制。通過企業文化建設,樹立了公司的形象,增強了員工的凝聚力,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加快公司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一、以最高準則為標準,構建企業運行機制做企業,首先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價值標準。這套標準可以用來指導企業形成自己的核心價值理念,并用它來構建企業的各種制度,形成機制,逐層開展,這是真正形成企業文化的關鍵所在。“滿足公眾,滿足自己”,這是我們做企業的一條最高準則。之所以要把它作為我們的最高準則,是因為我們身處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我們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首先必須滿足我們的公眾,它包括我們的用戶、同我們有關系的上游企業,以及影響和關心我們的社會環境。如果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會直接影響企業的形象,我們就沒有良好的運營基礎,沒有效益,更談不上發展。在制定各種制度的時候,就要用它來檢驗是否同這個標準存在沖突。所以,我們的質量制度、用戶服務制度、同公眾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協調制度在我公司都是最嚴格的制度,執行力度也是最大的。在滿足公眾的基礎上,我們也強調最大限度滿足自己,構建企業的和諧。一個企業在社會中有無競爭優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企業的內在凝聚力和和諧程度。我公司在企業條件允許的范圍內,積極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最大限度保證員工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不斷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在生產勞動、提供待遇、管理用人等環節中,強調實行“人性化”管理,防止有傷害員工積極性內容的改革和管理制度出臺,在企業樹立“員工第一”的思想,從思想、物質多方面關心幫助員工,也是關懷我們企業自己。二、以人為本,誠信經營以人為本、誠信經營是我們公司的經營價值觀,這是我們早在1995年就開始倡導,并逐步成為公司上下共識。為使其深入人心,體現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從而形成公司上下的自覺行動,我們提出了“敬業、奉獻、拼搏、創新”四種精神和“團結、節約、廉潔、干事創業”四種風氣。公司領導既是企業理念的策劃者,也是踐行企業理念的領路人。領導班子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與員工一起通過開展升旗儀式、唱《德隆之歌》、做晨操等活動,塑造企業形象。我公司在每年春節、五一、國慶等重要的節日期間,都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從而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培育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企業凝聚力。經過近幾年的經驗摸索,我公司建立了一套“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機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引進人才、發揮作用的激勵制度;要求一切管理制度必須注重人文關懷;暢通上下溝通的渠道,保證員工做到“三知道”:知道企業發展目標和當前的工作任務,知道實現這些目標和任務的主要困難和有利條件,知道自己所在崗位的職責和任務。近年來,企業先后投資100多萬元資金,改善企業生產、生活環境,投資實施了電腦網絡應用系統,改善公司硬件設施,把關心員工生活、維護員工權益、依靠員工辦好企業等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充分調動和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在公司內設立廠務公開欄,加強員工和群眾監督。誠信是我們的興企之本。當今,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企業未來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的競爭,更是信譽的競爭,是經營道德的競爭,尤其在我國加入WTO之后的今天,企業信譽已經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企業要堅持誠信為本,大力塑造企業的誠信精神,培育企業的誠信文化意識,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多年來,公司十分重視誠信教育,“誠實做人、誠懇待人、誠信經營”一直是公司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制定了以“守法重信、誠信為本”為核心的《德隆誠信公約》,把誠信納入管理考核渠道,使企業管理用工各個環節都貫徹了“誠信”的方針。公司也因此榮獲全國“重信用、守合同”先進單位。三、打造“學習型”企業,推進持續發展有人預言:21世紀最成功的企業將是學習型企業。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在面對市場時所表現出來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企業只有不斷地提升企業的內部素質、不斷地挑戰自我,才是獲得持續競爭力的關鍵。為提高員工素質,不斷提升企業文化的理念,推進企業持續發展,我們提出了創建“學習型”企業的設想,連續多年開展各個管理層次人員培訓,積極引進各種人才。公司出臺多種方案,不斷推陳出新搭建企業員工的發展平臺,實行報銷員工學費等政策,積極支持員工的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公司采取與高等院校聯合辦學的方式,先后與河南紡織技校、東華大學等聯合開辦了紡織擋車工技校班、紡織工程專升本課程,提高了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今年公司又有60多名員工通過全國成人高考,被中原工學院錄取。通過學習與實踐,企業獲得了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夯實了人才基礎,打造了技術優勢,逐步培養起企業恒久的競爭能力。四、突出特色,打造形象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注重企業形象塑造,表層文化也是企業文化的重要一環。我們結合公司的發展目標和企業定位,導入了由企業理念系統、形象識別系統和員工行為規范系統共同構成的“CIS戰略”。一是確定了由“德隆”兩字的漢語拼音聲母D和L變形組成的視覺形象系統公司徽標,使社會公眾和企業員工從整體外觀印象上認識并了解企業的識別系統,突出了公司形象;二是在此基礎上把企業文化延伸到公司的各個層次,制定員工行為規范,并把規范內容編輯成冊,廣泛推廣,從而確保了“CIS戰略”的制度化、長期化。企業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鑄就了我公司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活動的熱忱精神,為樹立良好社會形象,公司通過為見義勇為基金會、災區賑災、殘疾人事業捐錢贈物,協助電視臺等新聞媒體聯合舉辦綜合節目等多種渠道積極支持社會公益和文化事業。在為社會奉獻愛心、做出貢獻的同時,增強了員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展示了公司良好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和精神風貌。企業文化的構建,簡單的是表層文化的建設,關鍵部分在于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核心價值觀的塑造,這是難點,也是重點,需要一個長期堅持不懈的過程和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來保證。德隆企業文化中的“滿足公眾,滿足自己”是一種雙贏的境界,如何在生產實踐中以這一價值觀來指導企業發展,并最終保證這一價值觀得到切實而與時俱進地體現,將成為德隆文化長期堅持和努力的關鍵所在。
- 上一篇:農業促進經濟發展經驗交流
- 下一篇:政府科技創新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