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科技創新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23 10:56:00
導語:政府科技創新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發明創造出現了許多亮點,其中,李官奇發明的“植物蛋白質合成絲及其制造方法”專利,被譽為“世界第八大人造纖維”,獲得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頒發的“中國專利金獎”,今年初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我縣專利申請工作得到省知識產權局賀信表彰。我們主要從完善科技創新政策機制入手,注重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努力培育科技創新型人才,使科技創新隊伍不斷壯大,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創新保障。一、搭建政策激勵平臺,創造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20*年,我縣先后出臺了《中共*縣委、*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工作提升科技競爭力的決定》,《中共*縣委、*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科技創新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科技局關于〈*專利申請和實施資助辦法(試行)〉的通知》等科技創新文件,通過系列政策的出臺,進一步完善了全縣的科技進步環境。尤其是縣政府設立科學技術獎,每年專項安排80萬元,獎勵在科技進步和科技為經濟服務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項目和個人,極大地激發了全縣科技工作者科技創新的積極性。二、搭建組織管理平臺,促進科技創新人才工作組織化。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主抓科技副縣長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20*年9月又成立了*知識產權局。二是實行人才目標責任制考核。20*年縣委、縣政府開始實行鄉鎮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科技進步與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20*年進一步完善制訂了《*鄉(鎮)黨政領導科技進步和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實施方案》,現已初步形成了黨政領導親自抓科技和人才工作的良好局面。三是組建群眾組織。20*年7月,*科技局組建了*發明協會,由科技局副局長王好勤出任理事長,現已發展會員80多名(其中單位會員11個),協會辦有《*發明》現已發行20余期、6000余份。四是組建專利服務站。20*年2月,*科技局積極與安陽市知識產權局、安陽市智浩專利事務所協商,成立了安陽市智浩專利事務所*服務部,現已為發明人提供專利咨詢服務80多項次。三、搭建宣傳導向平臺,營造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我縣以開展“科技活動周”、“世界知識產權日”、“青少年科技夏令營”、送科技下鄉等活動為契機,不斷創新科技宣傳方式,充分發揮電視、電臺、報紙等新聞媒體的作用,面向全社會宣傳科技創新知識。僅20*年共組織人員180多人次進行科技下鄉宣傳28次,接受群眾咨詢2千余人次,發放“專利知識問答”等資料4萬多份,通過電臺報道30多次,通過報紙報道30多次。對在市場上有一定競爭力的專利產品,通過電視臺進行宣傳報道。形成宣傳一個專利,造成一片影響,帶動一片發明的生動局面,如宣傳*強勝球墨鑄鐵廠的“一種花生摘果機”的專利后帶動了附近企業的4項專利的申請。四、搭建智力引進平臺,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跨越。大力推進“縣-院”合作,與省農科院、河南農大等省內外高等院校建立密切合作關系,20*年4月14日,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安陽市科技局與*科技局聯合,在我縣牛屯鎮開展了“市院合作重點項目簽約暨農科院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的大型送科技下鄉活動,省農科院24名國家級、省級專家和市、縣23名農業專家現場進行科技咨詢與技術培訓。本著“引進一名專家,開發一個項目,帶活一片經濟”的原則,20*-20*年全縣共聘請專家125人次,實施項目176項,解決400多個難題。象安陽市尚品木業有限公司、*活性炭廠、*兄弟高溫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都受益于專家的指導,使企業步入了科技投入的良性循環。縣政府對其中的23個專家聘請單位進行補助,補助金額21.5萬元,對其中27個項目進行資助,資助金額46萬元。五、搭建資金扶持平臺,促進專利申請。20*年,*列為河南省第一批知識產權13個縣(市、區)試點縣之一,縣委縣政府在財政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出臺了《*專利申請和實施費用資助辦法(試行)》。首批對20多人發放了資助資金。科技局專利服務站急發明人所急,一方面,對家庭確有困難的發明人給予一定的減免,或先申請后付費;另一方面,積極向省知識產權局申請省專利資助資金,“一種制冷機”等29項專利申請獲得了省資助1萬多元的資助,解決發明人的燃眉之急。20*年縣政府共拿出2.09萬元,對“一種具有抑菌和保健功能的纖維”等36項專利進行資助。六、搭建信息網絡平臺,傳遞發明創新信息。我縣積極籌備縣、鄉、村三級“平臺”建設工作,縣科技局籌資2萬多元,建立*科技成果網于20*年10月開通,設有*新聞、明星企業、技術供需、科技成果、科技招商、知識產權等近20個欄目。目前通過縣科技局,已先后了“氟基樹脂涂層及彩畫技術”、“劉彥三牌炒豆”等20多項發明創新成果。20*年12月29日,河南省安陽市大豆纖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暨安陽市大豆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市科技局正式揭牌成立。市政府投入資金建立了“安陽市大豆蛋白纖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視頻中心”。同時,*縣政府出資在縣科技局建立了“*多功能視頻中心”,實現了我縣與市、其它縣及國內各單位的交互視頻數據通訊。七、搭建科技服務平臺,促進發明創新成果的轉化。我縣科技局積極協助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和個人,申請科技計劃,爭取科技經費的支持,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如協助道口鎮發明人李勝利申報了“太陽能熱水器自動上水控制儀”項目,并積極與外商聯系,投資開發。20*年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華康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大豆功能性纖維”、*大潮林物產有限責任公司的“石油焦生產超級電容器用活性炭”,*兄弟高溫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燒結合成高含量氧化鉻及其復合材料”三項共爭取了78萬元的科技經費,有效地促進了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三家企業都形成了2000萬元以上的生產能力。據不完全統計,20*年全縣專利產品的銷售收入將達到1.6億元,高新技術增加值將達到2.12億元。積極組織全縣企業參加北京科技博覽會等科技盛會,增強企業科技創新意識。篩選組織了“大豆蛋白質纖維及其紡織品”、“秸稈還田耕犁”等項目參加第五屆特交會;先后組織篩選了40多個項目參加全國第十三至十六屆發明展覽會和第五屆國際發明展覽會,共取得了4金、3銀、11銅,1個專項獎、5個榮譽獎的好成績。八、搭建法律保障平臺,為發明創新保駕護航。我縣把專利行政執法納入全縣行政執法體系之中,依法行政,嚴格執法,組織實施保護專利行動。如對于*年我縣發生的以秸稈還田機、花生脫粒機為主的十幾起專利糾紛,經過專利執法,宣傳了專利法規和專利知識,整頓和規范了市場經濟秩序,維護了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專利執法還促進了專利的申請,僅秸稈還田機項目全縣就申請專利10余項。
- 上一篇:企業文化建設的經驗交流
- 下一篇: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