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經驗交流
時間:2022-05-23 11:26:00
導語: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不論是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角度,還是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角度講,科學發展觀都是其“最新成果”,而不是其“最終成果”。科學發展觀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因此對待科學發展觀,既要堅持學習和實踐的態度,也要秉承研究與探索的精神。
黨的*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段論述是對“以人為本”科學內涵的集中概括。
但對這段論述的理解和闡釋,由于認識的角度和水平差異,自然是見仁見智。其中,有三個問題需要澄清:一是把以人為本的適用范圍狹隘地框定在黨群干群關系上。二是對以人為本中的“人”只是從政治上給予單維度的注解,沒有結合實際進行分層次的闡釋。三是講以人為本與科學發展或發展的科學性扣得不緊。
立足現實問題,從研究與探索的角度出發,筆者認為,應該從科學發展視角準確把握“以人為本”的深刻涵義。
一、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也有它的科學性
馬克思曾指出:未來的新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即是說,社會的進步,歸結到一點上,就是人的發展。圍繞“人的發展”主題,有三個基本的關系范疇:一是人(自身)的“全面”發展,二是人與人(橫向)的“協調”發展,三是當代人與其子孫后代(縱向)的“可持續”發展。這三個基本的關系范疇,也是三對基本矛盾,也需要“統籌兼顧”。這就是以人為本的科學性和規律性所在。
二、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靈魂和貫穿始終的主線
科學發展觀本質上是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即是說,發展的出發點是“為人”,落腳點是“惠人”,也包括發展的過程中要“見人”和發展的環節上要“靠人”,這正是總書記去年9月19日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講話的要旨和新意。也就是說,必須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于發展的整個過程中,落實到發展的各個環節上。
三、堅持以人為本必須扣住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個中心環節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抑或是勞動者是生產力諸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如果說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那么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講科學發展的本質就是實現人的價值最優化,就是把人的聰明才智發揮到極致。人類社會發展兩大基本矛盾,一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二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從這兩大矛盾入手,就是要適應現實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立足于具體的物質基礎和條件,通過對上層建筑(政治、法律、藝術、道德等)的優化和完善抑或是變革,進而積極影響和有效調整生產關系(注:生產關系,實際上就是表現于外的組織(結構)關系和深藏于內的各種利益關系。調整生產關系,也就是科學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和正確協調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兩個方面),使其更充分地釋放出人的創造活力,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四、落實以人為本,應該分開層次、區別對待,形成合力
落實以人為本,就是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轉化為指導和推動實踐的具體的政策和舉措。推進科學發展要求以人為本的政策和措施必須能把人的每一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釋放出來,發揮人的整體合力。為此,需要結合實際,對人進行必要的準確的層次上的劃分和對待上的區別。
從人的結構上講,主要的是三部分:頭腦、骨骼、血液。相應地講,人也分為三個層次:領導、人才、人民群眾。對于這三個層次的人必須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具體來說:
第一,關鍵在領導。落實以人為本,關鍵就是發揮好各級領導干部的“領頭羊”的帶動和示范作用。主要是兩大任務,一是要提高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二是要拒腐防變。
第二,根本在人才。21世紀的競爭,是以科技和創新為主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落實以人為本,根本在于堅持和落實“四個尊重”的方針,制定和實行一套能夠吸引人才、發現人才、選拔人才、培養人才、造就人才、發揮人才和體現人才價值的科學合理的人才戰略和人才政策。對于一個地區發展也是一樣,必須使得你的政策和環境(軟、硬件建設)能夠把四面八方的人才引得來(魅力召喚)、留得住(無后顧之憂)、派得上(英雄有用武之地)、用得好(人盡其才)、續得妙(人才鏈與發展鏈、政策鏈有機統一,不斷檔)。
第三,基礎和源泉在群眾。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科學發展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落實以人為本,就是要發揮其政策“凝心聚力”的作用,把廣大人民群眾緊密團結起來;就是要發揮其政策“釋放活力”的作用,把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就是要發揮其政策“優化整合”的作用,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盡最大努力匯集起來、形成強大合力,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 上一篇:企業黨建工作示范點交流材料
- 下一篇:農村工作的干部調研報告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