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堅持以人為本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26 09:30:00

導語:黨建堅持以人為本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建堅持以人為本經驗交流

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近年來,*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富民和諧”為主題,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以省委書記趙樂際視察*工作時的講話精神為動力,狠抓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五大建設,實施旗幟、素質、頭雁、載體、陣地和民生六大工程,推進“富民能人黨建”,較好地實現了抓改革促創新、抓黨建促發展的互動雙贏目標。

實施旗幟工程引領富民方向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和抓手。20*年以來,*縣開展了以“黨委樹旗幟、支部樹標桿、黨員樹形象”為主要內容的旗幟工程活動,進一步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核心、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縣委常委會帶頭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修訂完善了《縣委常委會學習議事規則》,理論中心學習組定期組織常委會成員學習十七大報告、《黨章》和科學發展觀有關論述,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與堅定性,提高領導科學發展觀、推進突破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縣上制定了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展黨建創新、推進“富民能人黨建”等一系列指導黨建發展的重要文件,逐級簽訂了黨建工作目標責任書,實行黨員領導干部基層黨建工作聯系點、黨委書記黨建工作述職述廉和縣鄉村三級黨組織黨建工作例會、督查、報告、考核等制度,進一步提高了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的責任意識。縣上主要領導堅持每月到聯系點開展一次黨建工作調查,指導群眾發展建筑勞務,調整種植結構,推進新農村建設。十里、色河、戶塬、板巖等鄉鎮帶領群眾發展建筑勞務、種植養殖、加工和二三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姚灣村黨員村主任王啟林置身患癌癥于不顧,終日帶領群眾修水毀渠道和通村公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實施旗幟工程四年來,各級組織和黨員干部為群眾送致富信息7000余條,提供致富啟動資金1200余萬元,開展各類技術服務3000余場次,培養旗幟黨委16個,標桿支部76個,紅星黨員100名。

實施素質工程提升富民水平

人是生產力發展中最根本、最活躍且是最重要的推動因素。*縣委始終把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群眾的能力素質作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加農民收入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成立培訓工作機構,制定培訓規劃,整合培訓場地、經費和師資力量,優化培訓內容,強化培訓措施,增強培訓效果。2001年以來,先后組織開展了“三講”、“四教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學習實踐活動,統一了黨員干部思想,提高了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去年以來,貫徹十七大和中央大規模培訓黨員干部以及省市《關于培訓農民轉移農民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的意見精神,通過舉辦理論培訓班、組建巡回宣講團、聘請專家教授作報告、書記講黨課、集地觀摩示范和觀看致富電教片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舉辦“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為主題的各類理論和實用技術培訓班45場次,培訓黨員干部1.5萬人,培訓農民4.5萬人,農村60%以上的黨員干部和群眾至少掌握了一項實用致富新技術。全縣有組織的輸出勞務7.6萬人,發展西洋百合、丹參等藥業15.6萬畝,經濟林木35萬畝,發展建筑、養殖、勞務、礦產加工、販運等二、三產業和服務業3萬余戶,“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設150個,這些特色經濟發展思路和模式,擴大了縣域經濟發展框架和空間,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實施頭雁工程激發富民活力

群雁紛飛靠頭雁。農村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是帶領農村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心骨和領頭雁。長期以來,*縣堅持以“窮村選富人,富村選能人,能人進班子”的富民和諧黨建工作理念,采取基層組織整建、組織選派、“兩推直選”和公開選拔等方式,把思想政策水平高、“雙帶”致富能力強、熱愛和熟悉農村工作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縣鄉黨員干部選拔進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全面激活農村致富帶頭人隊伍。20*年,全縣培養能人型積極分子2030名,能人型后備干部1200名,800余名能人型黨員干部進入“兩委會”班子,成為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骨干力量。縣上建立基層黨組織負責人信息庫,堅持選拔和培養、教育與管理并重的原則,采取走出去參觀學習、“引進來”培訓輔導等方式提高黨支部書記的政策水平和帶富能力。打破地域、身份界限,面向全縣公開選拔村黨支部書記,鼓勵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兼職兼薪,鼓勵基層特別優秀的干部參加學歷教育和報考公務員,對取得文憑的村干部每人補助1000元學費。近三年來,通過組織整建、公選和“兩委會”換屆,選拔村級黨組織負責人185名,趙新彥、徐英杰等優秀黨支部書記成為鄉鎮黨委領導班子成員,這些優秀的基層黨支部書記的履新任職大大提升了農村工作水平,激發了富民活力。

實施載體工程搭建富民平臺

為民要有思路,增收須有措施,*縣采取組織搭臺,黨員唱戲,群眾參與的“三位一體”方式增加群眾收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期間,開展了“黨員進萬家、服務在一線”主題實踐活動,全縣廣大黨員紛紛走出機關,進百家門、問百家事、解百家難、幫百家富,盡心竭力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受到群眾歡迎。20*年以來,按照全市以“富民和諧”為主題深化“商山深處黨旗紅”黨建活動的要求,著眼“五個好”目標,大力開展先進縣創建、好班子創建和“富民能人黨建”活動,依據實際,在農村開展了“設崗定責創星”和“五個好”黨組織創建活動,全面推行“黨員星級管理”和“支部+協會+黨員示范戶”工作模式;在機關開展了“雙聯雙建”、“三帶三培兩爭當”、“服務新農村建設做貢獻”主題實踐活動;在社區開展了“服務居民、構建和諧,我為社區添光彩”主題實踐活動;在企業開展了“雙百五有五好一促進”主題實踐活動;在學校開展了“能手優生雙培”和“樹高尚師德、做文明學生”主題實踐活動,使黨的建設在各個領域全面加強。今年結合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在全縣開展“黨建工作創新年”活動,堅持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更新觀念、掌握方法,健全機制、優化載體,分類指導、注重實效,上下聯動、強化考核中深入推進黨建組織工作改革創新,推進干部職工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作風大轉變。推行黨員承諾制和“記實卡”制度,擴大承諾面,增強實效性。今年,全縣768個基層黨組織、11798名有幫扶能力的黨員公開承諾為民辦實事14870件,已兌現11752件,兌現率79%,群眾評議滿意率達97.5%。黨員星級掛牌6769名,建立產業化黨組織11個、“雙聯雙建”黨建工作示范點2218個、黨組織致富示范基地287個、黨員致富示范戶2100戶,帶動戶均增收1*0元。全縣有21個鄉鎮黨委、176個村級黨組織、89個涉農部門和鄉鎮站所分別達到群眾滿意的“五個好”標準。

實施陣地工程夯實富民基礎

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是村上的學習中心、議事中心、文化中心和惠民中心。20*年以來,*縣抓住中省投資建設的機遇,統籌項目村建設、一村一品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新建一批、提升一批、規范一批、鞏固一批”的思路,采取中省補貼一點、縣財政配套一點、縣管黨費補貼一點、群眾自籌一點的“四個一點”的辦法,籌集資金1020余萬元,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102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注重通過完善功能、健全制度、建立機制等措施,進一步加強對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管理和使用,充分發揮其綜合功能,真正使之成為農村凝心聚力的綜合陣地。村級黨組織采用機關辦公模式,按時上下班,集中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學習、議事,開展便民服務活動。建立黨建經費籌措保障機制,加大財政預算,按照每個鄉鎮黨委年平均3萬元,每個縣直黨委年平均1.3萬元和每個村年平均1000元的標準下撥黨建經費。20*年,縣財政共預算撥付基層黨建經費861.72萬元,占全縣財政支出總額的2.5%。創造條件,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基層發展集體經濟強村,發展個體經濟富民,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增加黨建活動經費投入份額。全縣目前發展村辦集體企業38戶,個體私營企業2001戶。同時,縣上加大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和黨內信息庫建設力度,投資120余萬元,結合建設基層視頻會議室,建起了30個鄉鎮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播放站和以縣委組織部為數據中心、以44個基層黨委為基礎平臺的*縣黨內信息庫,進一步為全縣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為組織和領導決策黨建工作服務。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全面建成使用,各項黨建經費的高效投入,使黨員干部有了家,開展活動有保障,為民辦事有陣地,服務辦事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

實施民生工程譜寫富民樂章

按照“第一工程”抓黨建的要求,通過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為加快*突破發展、實現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上半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0.09億元,同比增長15%。財政總收入完成8488萬元,同比增長26.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7*萬元,同比增長2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36元,同比增長21.8%。農民人均純收入1*8元,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1億元,同比增長68.2%。

一是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開展十七大精神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進工作。深化干部提名制度改革,采取“三薦兩選八公開”的方式,實行全委會推薦提名主要領導干部,制定《*縣委全委會選拔任用主要領導干部初始提名辦法(試行)》,擴大提名范圍,規范提名主體,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力。

二是加強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狠抓基層組織整建、村支部書記公選和村兩委會換屆工作,一大批善謀實干、開拓創新、“雙帶”能力強的縣鄉黨員干部和農村致富能人走上村級領導崗位,他們帶領班子成員解決了一個又一個農村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使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全面發揮。近三年來,基層黨組織共解決群眾建房、宅基地審批等熱難點問題180余件。

三是加強項目建設。設立了重大項目建設發展基金,實行項目建設“六個一”工作機制,縣級領導和部門負責同志帶頭包抓項目建設,全縣以工業企業、旅游景區、城鎮建設為主的60個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四是加強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制定《*縣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決定》和《培訓農民轉移農民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的實施意見》,加快145個“一村一品雙百萬戶”示范工程和示范村建設,促進農民就業增收。

五是實施“旅游活縣”戰略和“民生八大工程”,著力解決民生十件實事,扎實開展“平安*”創建和“執法質量效益年”活動,信訪案件全面下降,全縣上下安定團結,干部群眾人心思進,和諧社會進程步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