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事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12-03 03:33:00
導語:街道辦事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AA區XX街地處市區東郊,是外來人口聚居謀生的重點區域,轄2個社區1個村,常住人口3656戶、10634人,流動人口800人,有市區機關企事業單位16家、集貿市場1處、個體工商戶500戶。近幾年來,街道把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工作作為計劃生育工作的一個主要方面,抓載體、抓推動、抓實效,實現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的優質服務與有序管理,連續兩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先進單位”。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抓好依托,建新平臺
榮寧路是外來人員從業居住的集中地段,也是街道管理與服務流動人口的重點區域,其中以回民居多。我們根據實際,經反復協商,在今年初組建成立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協會,在流動人口中推選產生1名回民擔任副會長,2名回民擔任理事。近一年來,協會積極履行職責義務,團結協調流動人口支持配合計生工作。特別是副會長王中華,不計名利、不講條件、不怕麻煩,熱心聯系群眾、耐心宣傳政策、仔細掌握情況、及時傳遞信息,既帶動協會的工作很快上手、順利運行,又帶動和促進了全街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工作的健康有序開展,使流動人口的發證驗證率由去年的96%提高到今年的100%。
為了更好地溝通聯系流動人口,更廣泛地吸引凝聚流動人口參與支持計生工作,在回族流入人口居住集中的新關村創辦了“流動人口之家”,公示了政策法律、服務內容,開設了圖書閱覽、棋牌娛樂、電化教育等服務項目,并結合少數民族習俗適時開展“花兒”演唱活動,使他們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氛圍,也讓他們受到了婚育新風教育和文明和諧的熏陶。同時,我們協調計生、公安、工商、民政、司法和勞動保障等部門,派人員進駐“流動人口之家”設立“一站式”服務點,使服務更具體、形式更靈活、內容更充實、管理更具人性化,形成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工作的良性互動機制,即:區流動人口計生辦(協會)←→街道流動人口計生辦(協會)←→公安派出所←→工商管理所←→村(社區)←→流動人口計生協管員(自管小組長)←→房屋出租戶←→流入(出)人口之間的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和工作互助,達到了“雙增強、雙提高”目標,即:服務者的服務意識增強、服務對象的參與意識增強,服務者的服務質量提高、服務對象配合的積極性提高。
二、優質服務,突出親情
我們以政策推動、依法辦理、行政落實、技術服務為主導,充分發揮協會和“流動人口之家”廣泛聯系群眾和更能凝聚人心的特殊作用,突出實施了五個方面的服務:一是優質技術服務。為育齡婦女提供生殖保健服務200多人(次)、環孕檢服務200多人(次),婦女病普查普治45人(次),并為二女結扎戶和獨生子女戶的生育對象常年提供技術服務,受益的流動人口達200多人。二是優待扶助服務。對環孕情和查治病的服務對象全部免費,為二女結扎戶和獨生子女戶辦理了養老保險、發放了一次性獎勵金。三是濟困解難服務。對有困難的流動人口積極給予幫助,先后為5戶回族家庭協調解決了子女就近上學問題,由學校減免擇校費1000余元,為3名流入人口聯系安排了新的就業崗位,為1戶流動人口解決60平米商業鋪面一間,減免各項費用300元。四是親情暖心服務。對“兩戶”家庭和術后有婦女病的人員除定期回訪外,或發手機短信交流、或致信函問候、或留服務卡聯系。給回族流入人口中育齡夫婦提供了免費澡票,同時在“流動人口之家”提供圖書閱覽和娛樂服務,實實在在拉近了與流動人群之間的距離。五是素質提高服務。通過不間斷、有秩序、更深入的專題宣傳、印發材料、懸掛橫幅、展出專欄、張貼通知、技術服務、親情服務、入戶訪視、普查治病、培訓講座、電化教育、濟困解難、優待扶助等多種手段和活動,流動人口對政策的知曉率、法規的遵守率和工作的配合率都有新的提高,婚育新風、和諧新風和文明新風正在蔚然形成。
三、有序管理,提升水平
我們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六個嚴格”(即:嚴格貫徹基本國策、嚴格遵循統戰政策、嚴格執行法規條例、嚴格落實區委政府安排部署、嚴格操作業務部門指導要求、嚴格實施責任目標考評機制),逐步達到了“四個規范”。一是陣地建設規范。共投入經費20萬元用于街道流動人口辦、村(社區)流動人口工作室、流動人口計生協會和“流動人口之家”的建設,提升了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的硬件水平;二是信息流通規范。建立完善了辦、室、協會和“流動人口之家”的卡冊臺帳,做到了信息流通可靠、運轉及時規范,提升了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的軟件水平;三是服務機制規范。公開服務程序,進一步擴張延伸和完善深化已經建立起的流動人口計生辦和公安派出所、工商管理所專門開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的聯席會議及聯動互助機制;四是執法活動規范。嚴格按照規定登記、辦理、查驗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嚴格按法定程序查證、處理違法行為。
雖然我們在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但整體工作水平還有待于不斷提升,尤其是在發揮“會”和“家”的作用方面,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為新的動力,再創新方法、再出新成績。
- 上一篇:新貿易壁壘探究論文
- 下一篇:建筑工程勞保基金管理經驗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