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題研究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05-14 11:19:00

導語:小學語文課題研究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課題研究經驗交流材料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習作內容;教學要求;課前準備;教學過程;設計說明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創設情景,通過競猜成功事例,引導學生追憶生活,開拓習作思路、分利用“約稿信”這一資源,激發學生習作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珍視學生自由習作心理,讓學生在自由自在的學習環境里,通過同學間的互相幫助,把習作內容說清楚、說具體、競猜激趣、約稿增趣、自由釀趣、自由表達、將指導課的任務定位在激發興趣、開拓思路上,重在引發表達欲望,解決“為什么要表達”、“表達什么”的問題,讓學生“有話要表達”、“有話可表達”、破“范文式”的指導模式,采用“自由交流式”設計教學流程,珍視學生自由習作心理,創設自由自在的習作氛圍、力求處理好學生自由習作和教師有效指導的關系,不輕易放棄教師的指導和責任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習作內容】

成功可以給人帶來喜悅、快樂,增長見識和經驗,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回憶一下,你在做哪件事情上取得了成功,當時有怎樣的感受。比如,你學會了一項本領,解出了一道難題,做成了一件小制作,取得了一次競賽的勝利。在取得成功的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挫折,是怎樣克服的。請從你以往的成功中選擇一次寫下來,要把這次成功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別忘了寫出成功后的感受。

【教學要求】

1、創設情景,通過競猜成功事例,引導學生追憶生活,開拓習作思路。

2、充分利用“約稿信”這一資源,激發學生習作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3、珍視學生自由習作心理,讓學生在自由自在的學習環境里,通過同學間的互相幫助,把習作內容說清楚、說具體。

【課前準備】

1、選取一篇寫成功事例的學生習作

2、約稿信

3、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競猜激趣

1、競猜。

教師出示作文雜志,提出競猜游戲:猜《我成功了》這篇作文所寫的是什么事,猜中有獎。教師注意提示這篇作文所寫的成功事例是我校我班很多同學也曾做過(便于學生聯想),讓學生猜猜到底是學會了一項本領?是解出了一道難題?還是做成了一件小制作?取得了一次競賽的勝利?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事呢?教師還要注意提示游戲規則:競猜限時3分鐘,別人猜過的事情不能再猜。

學生紛紛猜測。

2、揭謎(文章投影)

教師先小結剛才大家說的都是同學們平時在家庭、學校、社會中做過的成功的事,然后揭開謎底,發獎。

二、約稿增趣

1、讀約稿信,激發興趣。

教師提出,剛才沒猜中的同學不要緊,又有一個成功的機會來了。然后,出示《讀寫天地》的約稿信。讓大家一起來看看信上都寫了什么。

a、讀來信的第一部分(表揚內容),掌聲表揚、祝賀廖燕燕同學的習作上刊發表。

b、讀來信的第二部分,明確約稿內容:①“成功少年”征文。②具體要求是第十冊第4組“習作提示”。(教師在約稿信中劃線)

2、讀“習作提示”,指導審題。

教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讀一讀習作提示,用筆劃出習作要求。然后,先讓學生匯報,再用引讀形式引導概括三點要求:

①從以往的成功中選擇一次寫下來。

②把這次成功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即把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挫折,是怎樣克服的寫清楚寫具體))

③還要別忘了寫出成功后的感受。

最后,教師提出這就是我們今天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三、自由釀趣

1、回憶成功

教師先出示一組相片,幫助學生打開記憶的閘門;接著提示他們除了這些還可以從學校生活想到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然后要求學生自己琢磨琢磨準備寫哪一件成功的事,讓學生自由默思,可趴在桌上或閉上眼睛靜靜地想,可翻開日記本回憶往事,可動筆擬定題目和事情線索,可兩三人小聲討論。最后,讓一些學生說說想寫哪一件事,大家幫他參謀參謀。

2、自主互助。

教師要求學生,為了把習作寫好,找上自己的小伙伴說一說,同學間互相幫忙,互相提示。說的內容要點是:①想寫哪件事,②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挫折,是怎樣克服的,③當時有什么感受等等

學生自由組合交流自己獲得成功的過程;教師參與到小組的交流中去,主要與生交流:①你想寫哪件事?②你遇到了什么困難嗎?③你是怎樣克服的?④你有什么感受?

3、集體互動。

教師組織全班交流,先讓一位同學講講自己成功的故事,然后,請同學提出對這件事還想多了解些什么,讓學生從過程和感受方面進行提問、補充,教師從說清楚、說具體、說出感受等方面適當加以穿插提示。

四、自由表達

教師請學生動起筆進行習作,并提醒學生別忘了給自己的習作加上精彩的題目。

學生自由習作,教師巡視指導,給需要幫忙的學生即時援助。

【設計說明】

本次習作訓練要求學生寫自己成功的一個事情。練習提示首先說明成功帶給人的益處,然后要求學生回憶自己成功的事件和感受,回憶成功的過程,最后提出練習要求:一是要寫清成功的過程,二是要寫具體。

我在本次教學中力求體現語文課程標準和我校實驗方案的精神,主要做法是:

1、將指導課的任務定位在激發興趣、開拓思路上,重在引發表達欲望,解決“為什么要表達”、“表達什么”的問題,讓學生“有話要表達”、“有話可表達”。

我校實驗方案提出“指導學習自由習作”的第一條策略是:習作指導課、習作評改課“任務分開,各有側重”,具體來說:作文指導課應放在表達什么即激發興趣、開拓思路上;講評課重在交流評析,解決“怎樣表達、表達的效果如何”的問題,讓學生“有話能表達”、“有話善表達”。根據實驗方案的要求,我在教學中注意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開闊思路,引發表達欲望。主要方法:

①創設“競猜”游戲。在課之伊始,我通過組織學生猜猜發表于刊物上的某一篇文章的內容,一方面通過競猜“游戲”,可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趣;另一方面,通過學生憑借生活經歷進行競猜,教師再輔之于一些生活圖片,可以喚起學生對生活經歷的回憶,在不知不覺地開闊思路,再現生活情景。

②利用“約稿”資源。我校與福建教育雜志社《讀寫天地》編輯部交往密切,實驗班學生很喜歡《讀寫天地》,不但訂閱了不少《讀寫天地》,還有一些同學在刊物上發表過習作。在設計本節課時,剛才《讀寫天地》編輯部寄來“約稿信”征集“成功少年”稿件,我們抓住了這個可以充分利用的課程資源,激發學生習作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同時把習作要求與約稿要求巧妙地掛鉤起來,讓學生對習作要求的了解和把握帶有一種主動性和情趣性。

這樣,一個游戲,勾起了學生對生活經歷的回憶,他們“有話可表達”;一封信,點燃了學生習作的熱情,他們“有話要表達”,接下來的交流和習作,水到而渠成。我想,這不就體現了課標所提出的寫作教學要“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嗎?

2、破“范文式”的指導模式,采用“自由交流式”設計教學流程,珍視學生自由習作心理,創設自由自在的習作氛圍。

傳統的作文教學是一種“范文講解式”的指導模式,教學的流程是“教師命題→講解文體結構和寫作要求→提供范文→分析寫作技巧→模仿范文進行習作”,學生積極性差,作文千篇一律,沒有個性和生氣。本節課,我摒棄這種做法,根據課標所指出的“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等精神,采用實驗方案所倡導的“以學生交流為主,自由式地談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體驗”的精神來設計教學流程。教學主要流程是激發興趣→開拓思路→放膽作文→評改指導(其中“評改指導”部分放在評講課進行),在教學中努力以學生交流為主,沒有提綱,沒有框框,解除束縛,解放心靈,讓學生自由地談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體驗,消除因講究形式、注重文體等不合時宜的指導而引起學生情感傾泄的障礙,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要說的意思,心情舒暢地自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努力做到怎么想就怎么寫,說真話,吐真情。

3、力求處理好學生自由習作和教師有效指導的關系,不輕易放棄教師的指導和責任。

我想,強調學生的自由習作并不等于自流表達,它同樣離不開老師的有效指導。因此,在學生自由習作的過程中,我力求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①激發興趣。注意創設情境,注意語言交流、情感交流,拉近學生與訓練項目之間的距離,調動學生表達傾訴的欲望。

②開拓思路。注意在情境中憑借照片等實物,喚起學生追憶生活,打開思緒之門,再現生活情景。

③組織交流。注意組織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啟發、互相補充。

④點撥方法。根據本次訓練要求,在生生、師生交流中注意滲透習作的要點、要求,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把成功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真實寫出成功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