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服務業發展經驗交流
時間:2022-03-04 04:15:00
導語:農機服務業發展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專業協作社是新期間加速推進農機效勞市場化、專業化、財產化的主要載體,指導和標準農機效勞組織建立是促進農機效勞業繼續開展,完成農業增效、農人增收的有用路子。若何促進我縣農機專業協作組織有序開展、安康開展和加速開展,現作一初步討論。
一、全縣農機組織建立狀況和實際需求
我縣農機效勞組織雛形是始建于上世紀八十年月的抗旱效勞隊,它是一個以鄉鎮農機站為主,結合村社提灌站和旱區機手的松懈結合體,首要處理鄉村干旱、農田澆灌問題,薪酬方法是誰用工誰付酬。跟著鄉鎮農機站的變革,鄉村打工潮的鼓起,人員流掉、組織缺位,抗旱效勞隊逐步閉幕。2007年以來,我縣陸續在空山鄉、鐵佛鎮、民勝鎮、新場鄉、廣納鎮樹立了5個以村為單元的機耕效勞隊,每個機耕效勞隊有7—10臺耕整機,均為本地農人供應機耕效勞。2009年,經過民政部分注銷注冊成立的縣潤農農機協作社在新場鄉成立,我縣無農機專業協作社的前史宣告完畢。協作社董事長擔任制,共有會員60人,各類農機具180臺(套),資產總價值145.5萬元,功課面積4000余畝,首要效勞本地和進行跨區功課。
鄉村勞動力的逐步削減,農業財產化的蓬勃開展,農業勞動效率的亟需進步,地盤流轉的日益頻頻,孕育著一種組織化、集約化、規劃化、財產化出產的新形式,傳統的農業出產方法已無法順應實際的需求。
農機協作社環繞農業和鄉村經濟開展的需求,充沛發掘地盤資本的潛力,合理調劑農機具的有償運用,完成農業出產要素的有機連系,加速了農業機械化出產措施,大幅進步了農業出產的勞動出產率,推進了鄉村勞動力的合理流轉,使鄉村充裕勞動力可以投入到二、三財產中去,對添加農人收入、促進鄉村經濟開展、建立社會主義新鄉村具有主要的實際意義。據計算,依托新型農機技能,玉米均勻畝產可添加15%到20%,進步工效30倍至50倍,每畝節省出產本錢20元以上,每畝地添加收入100元以上。
二、農機專業協作社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協作組織量少,影響帶動力缺乏。到當前,全縣成立運營的正軌農機協作社僅有1家,且協作運營各項準則建立處于探究階段,難以知足農機社會化效勞的需求,影響力和帶動力分明缺乏。要完成全縣農機組織建立的蓬勃開展,義務艱難,遠程漫漫。
主體構造單一,效勞范疇不寬。農機協作社大都由農機大戶構成,主體構造單一,缺乏專門的技能人員、專業的治理人員、專職的信息人員及其他后勤保證方面的人員;局限于為糧食出產機械化功課供應效勞,且以從事單一的機收效勞居多,農閑期間車輛閑置,不克不及充沛應用有用資本。
開展起步晚,群眾參加度不高。固然上世紀八十年月我縣就有農機組織建立,因為多是隨意性大的松懈體,最終招致閉幕。跟著新鄉村建立、扶貧連片開拓等多項惠民工程的施行、推進,傳統的手任務業、零星的機械功課已跟不上鄉村經濟開展措施,雖然如斯,直至2007年農機組織才根本恢復。我縣是農業大縣,亦是勞務大縣,每年有近42萬青壯勞動力離家外出務工,他們對農機專業協作社入社興致偏低。
三、農業專業協作社開展的對策建議
近幾年來,我縣環繞中心、省、市委關于鄉村經濟社會開展的嚴重計謀擺設,加大農業財產規劃和建立力度,建成了一批畜牧、茶葉、食用菌、蔬菜財產園區,散布零星、應用率不高的地盤被優化組合,被渙散運營的承包方法約束的農人從中擺脫出來,當起了老板、成了工人、領起了工資。而傳統的一家一戶的渙散運營方法,使良多大型農業機械空負荷運轉率高,招致了大型機械的運用本錢上升,農人擔負加劇,影響了農業機械化的開展速度。跟著全縣農業出產的構造調整和農業財產開展的加速推進,地盤的應用正加快完成集約化運營,加之國度對農機置辦補助力度的逐年加大,以自愿、互利為準則,以明白地盤一切權、不變家庭承包運營權、放活地盤運用權為根底,以農業機械入股、執行集約化運營為方法,以完成節省本錢、促進農業增產、農人增收為目標的農機協作社在我縣將有寬廣的開展前景。為此,在農機組織化建立中,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抓好開展:
抓好典型示范宣傳和推行。農機協作社是重生事物,局部農人對它的看法還不清晰。要充沛應用電視、收集、報刊等媒體,實時反映報道開展強大的農機協作社,總結其進步前輩經歷和成功做法;積極鼓舞農機大戶入股組社,農機部分制訂方法獎勵農機大戶和生長快效益好的協作社;組織農人和村莊干部進行進修和調查,經過與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使廣闊農人、村鎮干部都坦蕩眼界,添加組建農機專業協作社的經歷和決心。
加強才能拓寬效勞范疇。進步農機專業協作社的配備程度和功課程度,不時拓寬效勞范疇和局限,從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耕、種、收環節向農田革新、農產物儲運和加工等環節延長,從傳統的栽種業向畜牧、漁業、林果業和設備農業等范疇擴展,從對當地的效勞向對周邊、跨省的效勞延展,從“保姆效勞”向“訂單功課”開展。把培養效勞品牌作為推進農機專業協作組織繼續開展的根底,內強本質、外樹形象,不時進步農機協作社的組織運營才能,推進農機效勞組織又好又快開展。2009年,潤農農機協作社依據各地物侯時令,合理布置功課工夫,除為當地農人睜開效勞外,還遠赴廣安、河北隆化、內蒙古赤峰等地參與水稻收割,既打響了該社的效勞品牌,又完成了全年創利33.8萬元。
加大購機補助傾斜力度。對農機協作社執行優先補助,攤開機具臺套補助限制。在資金攙扶上,對農機協作社機具寄存的場棚庫房建立進行津貼;在金融辦法上,賜與需要支撐,優先供應小額借款或優惠利率借款,簡化放貸順序,放寬借款擔保,延伸還款刻日;在效勞辦法上,供應便當前提,優先發放農機跨區功課證和技能效勞車證,延伸跨區功課證工夫,優進步前輩行油料供給,實時供應技能培訓和技能指點。以此為依托,引進資金、引進機具、技能,帶動農機社會化效勞系統開展和立異,加強農機協作社的效勞功用和輻射帶舉措用。
標準化建立。嚴厲依照司法、律例及政策的規則和要求組建農機專業協作社,實在指導農機專業協作社依法運營、標準運作、誠服氣務,起勁營建農機社會化效勞的調和開展氣氛。打破地區和行官場限,促進農機效勞市場開放和有序競爭,發明公開、公道、公平的開展情況。催促協作社樹立健全各項準則,標準日常治理。抽調農機效勞人員駐點搞好新機具、新技能和協作社專職技能員的培訓,使農機專業協作社安康開展。潤農農機協作社自成立以來,樹立了《縣潤農農機協作社章程》和各項規章準則,有方案,有組織地為農人效勞,做到價錢、功課質量、機具分配“三一致”,實在處理缺勞戶出產問題,真正讓農戶獲得了實惠,有力推進了農業出產的開展。
- 上一篇:基層干部本地化培訓工作匯報
- 下一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構建實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