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婦女參與事務管理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01 07:42:00

導語:農村婦女參與事務管理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婦女參與事務管理經驗交流

一、提高農村婦女參與基層社會事務管理程度的必要性

婦女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是社會進步、婦女發展的重要標志。改革開放特別是1995年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提出以來,農村婦女隨著從業領域的擴大、從業層次的提高、思想觀念的更新,其參與基層社會事務管理的自覺性、主動性進一步增強,但與參與經濟發展和所發揮作用相比,農村婦女參與基層社會事務管理的程度還較低,從我區目前的情況看:一是農村婦女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的受重視程度不夠。具體表現為:農村發展女黨員和提拔使用婦女人才的比率很低,婦女先進模范人物很少,農村婦女接受專業技術培訓和業務進修的人數明顯少于男性,在農村各種經濟組織中從事管理工作的婦女比例極低。二是直接參政議政的農村婦女總體上仍存在著比例小、人數少、能力弱、層次低、配角多的問題,女村支部書記、女村委會主任更是鳳毛麟角。

二、提高農村婦女參與基層社會事務管理程度的建議

1、建議黨委組織部門要切實當好農村婦女參與基層社會事務管理的堅定支持者,在農村黨組織中不斷完善有利于婦女當選的選舉程序,擴大發展女黨員和女后備干部的比例,為農村婦女參與基層社會事務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2、建議民政部門作為負責推進村民自治工作的職能部門,要從自身職責出發,加強對農村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指導,把村委會組織法關于婦女在村委會中要有“適當名額”的規定以專職專選、“至少要有一名女性成員”等經驗做法的方式落到實處,舉辦農村基層干部培訓班時要有針對性地擴大女性成員的比例,推動農村婦女參與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活動,尤其是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村民民主理財小組、村民代表會議等自治組織中婦女要占一定比例。

3、建議宣傳部門要充分運用媒體,廣泛深入地宣傳有利于婦女參政議政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增強婦女群眾的民主法制意識,引導全社會克服“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觀念,引導農村婦女走出家門,積極關心集體事務,積極參與村內各種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提高農村婦女在日常村務管理中的聲音,并通過對農村先進女性人物的宣傳,努力營造有利于婦女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