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優化經濟環境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27 02:49:31
導語:人大優化經濟環境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就是競爭力。在新的形勢下,如果在環境建設上沒有新的提高,沒有新的變化,就會在競爭上喪失優勢。基于這一認識,近年來,海陽市人大常委會在圍繞中心促發展的同時,正確處理監督與支持的關系,緊緊抓住影響經濟發展的熱點和難點加強監督,力求在監督中實現對政府工作的支持和促進,在優化發展環境中體現人大的作用和作為。
一是著力在推進城市環境建設上下功夫。為了進一步加快實施城市化戰略,提升城市總體功能,塑造海陽對外新形象,2004年以來,常委會連續三年組織對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進行了視察和調研。為了把工作做深、做細,提出高質量、有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先后組織人員深入基層和群眾,召開座談會30余個,發放書面調查問卷2000余份,廣泛聽取了群眾的意見和心聲,并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反饋,從而把群眾的意愿和智慧更好地融入城市建設中。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先后對城市拆遷改造、繞城路綜合治理、東京路建設等“四個十”城建重點工程進行跟蹤督查。針對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從進一步提高城市規劃和設計,提高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環境質量,提高城市內在品位和對外形象,提高城市經營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今年8月,又聽取了市政府關于城區環境綜合整治情況的報告,并對城區背街小巷的治理、居民小區和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的環境衛生整治、馬路市場退路進廳等進行檢查,切實督促解決了一些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焦點問題,有力地促進了城市建設與管理更上一個新水平。幾年來,全市以創省級園林城市品牌、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品牌和國家人居環境獎品牌為目標,堅持高標準規劃城市、高品位建設城市、高效能管理城市,城市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一座現代化的濱海旅游城市日益展現在人們面前。
二是積極在推進生態環境建設上用氣力。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為進一步加快生態市建設步伐,提升環境競爭力,近年來,海陽市以建設“山川秀美新海陽”為目標,在全市組織實施了“大綠化”戰略。對此,常委會積極予以支持,先后多次聽取了市政府關于大綠化工作情況的報告,并作出了關于同意《海陽市全民義務植樹實施辦法》的決定,號召全市人民積極植樹綠化。在此基礎上,常委會堅持每年組織代表進行一次大綠化視察,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督促有關部門認真抓好整改,促進了大綠化工作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現在的海陽已成為一個綠色的海陽、生態的海陽。
近年來,常委會還連續多年對群眾關注的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進行了持之以恒的監督,有力地促進了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的開展。在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依法監管和積極推進下,沿河企業治污步伐進一步加快,偷、漏排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河水質明顯好轉,不僅改善了周圍生態環境,而且為城區增添了一道靚麗的景觀。
三是注重在優化法制環境上用氣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為了創造一個優化的經濟發展法制環境,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在監督法律法規貫徹實施中的重要作用。幾年來,先后對《勞動法》、《產品質量法》、《商標法》、《稅收征管法》、《律師法》、《警察法》、《檢察官法》、《法官法》等十幾部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和調查,督促解決了一些影響法律實施的突出問題。并對審判監督、案件執行、企業用工、社會治安等工作進行了專題審議,提出了有針對性地意見和建議,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
- 上一篇:政策性農保發展SWOT解析
- 下一篇:城市規劃與區域經濟互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