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協九屆五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8-01 03:57:00

導語:在市政協九屆五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市政協九屆五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

各位委員、同志們: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市第九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中共*市委的領導下,在市政府及各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經過全體委員和與會同志的共同努力,圓滿地完成了各項議程,今天就要閉幕了。會議期間,委員們認真聽取并審議通過了朱玉萍副主席代表常委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廖本翔副主席代表常委會所作的提案工作情況報告;列席了市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聽取并討論了彭崇谷市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報告;表彰了全市政協優秀建議案和調研報告,優秀提案和提案辦理先進單位,社情民意工作先進單位、優秀信息員和優秀信息稿件。委員們圍繞促進*又好又快發展等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就如何加快推進我市新型工業化、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這次會議開得隆重熱烈、富有成效,是一次集思廣益、共謀良策、求真務實、團結鼓勁的大會。

2007年是深入貫徹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和省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推動我市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之年,也是九屆市政協把各項工作進一步做好做實的重要之年。剛才,中共*市委書記徐明華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重要講話,既對我市政協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又對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對于我們進一步做好政協工作,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和激勵。在新的一年里,我們一定要按照中共*市委的要求和常委會工作報告的總體部署,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參政為民、促進發展,不斷提高政協履行職能的水平和實效,為全面構建和諧*、加快富民強市做出新的貢獻。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個社會理想。”總書記提出的和諧社會的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把民主法治擺在第一位,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九大目標和任務,其中第一項就是:“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這些都表明,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首要內容,民主法治既是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也是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更是和諧社會的追求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厲行民主法治乃是關鍵之舉、必由之路。實踐證明,要實現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都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需要以民主法治為基礎,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和諧社會就是民主法治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必須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人民群眾能夠依法充分行使民主權利,將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這是促進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和諧進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正是如此,“民主法制”、“社會和諧”以及“公平正義”才被確定為今后中國共產黨為之奮斗的目標之一,這充分反映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執政思維的躍升與執政能力的提高,同時也契合了人民群眾的熱切期望。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我國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推進我國民主法治進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

近年來,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以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著力點,中共中央在人大、政協、黨內民主等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重點領域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去年2月,中共中央頒布的《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協商民主的提出,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大創造。它主要存在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貫穿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全過程,體現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作為協商民主的重要表現形式,人民政協無疑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協商民主具有兩個最突出的特點。首先,協商民主有利于實現最廣泛的政治參與。協商民主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其主體涵蓋各黨派、各民族、各團體、各階層等社會各界、各方面人士,能夠廣開言路、廣求良策、廣謀善舉,使社會各群體中個別、分散的意見、愿望和要求通過協商渠道得到系統、綜合的反映,從而最大程度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民主權利。同時,協商民主的內容十分廣泛,既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又有影響群眾具體利益的各項決策,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方面。其次,協商民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納各種利益訴求。協商民主堅持求同存異,蘊含著合作、參與、協商、包容的精神。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社會各界人士可以自由發表意見,并在充分、民主、平等、真誠的協商討論中達成一致。社會各界各方面的愿望和建議得到充分反映,有利于推動黨和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同時,協商民主堅持民主的多數與少數相統一,既反映多數人的普遍愿望,又吸納少數人的合理主張;既聽取支持的、一致的意見,又聽取批評的、不同的聲音,從而能夠最充分地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力量、集中智慧。

各位委損,同志們:“團結就是力量,民主可收眾益。”在日常的政治生活中,我們既需要通過硬性的法律規范來調整各種社會關系,更需要通過軟性的規則來規范相關主體的行為。政協委員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主要不是依靠國家權力來保障實施,而是依靠制度、主流輿論、文化以及政治影響來保障人民政協工作的開展。這種“軟約束”、“軟權力”、“軟監督”,有時候能夠起到比硬性規定更大、更持久的效果。眾所周知,票選民主往往一年只有一次或者一年還沒有一次,而協商民主可以在一年中的大多數時候,通過人民政協的提案、調研視察、社情民意等形式,以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經常性地去開展和實現。協商民主雖然不具有國家權力保障實施的強制性,但事實上有很大的政治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是需要大力提倡并且保障實施的重要民主形式,是我國民主法治建設中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九屆市政協就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做大作強鹽鹵化工產業、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江六岸”防洪堤及風光帶建設、酃湖及城市生態公益林保護與開發、企業養老保險、城市居民低保、中心城區體育場館建設、搶救保護石鼓摩崖石刻等問題,形成14個建議案和57個調研、視察報告,向市委、市政府及有關方面提出1200余條重要建議,其中不少建議己被市委、市政府采納,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效益。市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以來,共提出提案1307件,編發《社情民意》338期,大力促進了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解決,切實提高了市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民主法治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隨著《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的頒發,人民政協工作迎來了歷史上的黃金時期。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要善于運用人民政協這一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為實現黨的總任務總目標服務”的指示精神,在加快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進程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一,要行利民惠民之舉,為推進民主法治、構建和諧社會夯實基礎。推進民主法治,需要有言路通暢、民主平等、寬松和諧、人心理順的群眾基礎。全市各級政協組織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把以人為本作為履行職能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智為民所用。要更好凸顯協商民主實效,全市各級政協組織要建立各界別聯系群眾制度,堅持做到問政于民、聽政于民、議政于民、接受監督于民,切實加大調研、視察力度,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群眾關心什么、埋怨什么、期盼什么,關注群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難、有什么建議,并通過委員提案、大會發言、社情民意等形式將其搜集上來、反映上去,保證民意通暢,切實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廣大委員要堅持發揚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精神,敢講真話,敢進諍言,真正言他人所欲言而不能言,確保社情信息的原汁原味、民聲民愿的真實可靠,使黨委、政府了解到其它渠道不易掌握的社情民意,聽到不易反映出來的意愿呼聲,獲取難以得到的建議批評。全市各級政協委員要努力發揮各自的優勢特長,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扶貧幫困、捐資助學、送醫送藥、送科技下鄉等辦實事、辦好事活動,切實幫民富、謀民利、解民憂,使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真正成為黨和政府向人民群眾傳送關愛之情、人民群眾更好實現民主權利的重要渠道和骨干力量。

第二,要舉民主團結之旗,為推進民主法治、構建和諧社會營造環境。和諧需要團結,和諧務必穩定。只有始終把民主和團結兩大主題貫穿于政協的各項工作之中,多形式、多渠道、多領域地開展工作,才能“凝聚大多數”、“拓寬團結面”、“包容各階層”。全市各級政協組織要高舉民主和團結兩面旗幟,充分發揮位置超脫、聯系面廣、團結面寬的優勢,全力做好加強團結、維護穩定、倡導和諧的工作,不斷鞏固和發展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人和心皆順,家和萬事興,國和享太平。”我們一定要努力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要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把一切積極因素、創業熱情和智慧力量都挖掘出來、調動起來,統一到又好又快發展的大目標上來,促進大團結、大聯合、大發展局面的形成,在實現富民強市、又好又快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創造新的業績,作出更大貢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廣大政協委員要爭做有心人,多多關心關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穩定糧食生產,確保耕地保有量不減;保持青山綠水,提高森林履蓋率;節約資源,降低能耗;重視民生,改善環境質量”這“四條底線”,以及項目建設、最低生活保障、下崗職工就業、公共安全管理等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積極協助黨委、政府做好信息采集、矛盾排查工作,當好社會“預警員”;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宣傳鼓勵、解惑釋疑工作,當好政策“宣傳員”;協助黨委、政府做好理順情緒、穩定人心工作,當好人民“調解員”;協助黨委、政府做好扶正修偏、推進落實工作,當好工作“監督員”,與全市人民一道努力營造干事創業、團結和諧、人氣升騰、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第三,要思科學發展之路,為推進民主法治、構建和諧社會履職出力。推進民主法治、構建和諧社會必須以科學發展為前提。用“又好又快”取代“又快又好”,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科學執政理念和以人為本的工作思路。*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發展問題。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著眼發展,胸懷全局,緊緊扣住省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發展重點,繼續抓住事關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前瞻性和操作性強的意見和建議,為黨委政府有效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在全省“3+5”城市群和“一點一線”地區崛起,實現富民強市的宏偉目標作出不懈的努力。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對黨委、政府已有部署和正在抓的事,多提因勢利導、揚長避短的建議;對黨委、政府已有構思尚未決策的事,多提雪中送炭、趨利避害的建議;對黨委、政府未能顧及但事關發展的事,多提意識超前、開拓創新的建議。

推進民主法治、構建和諧社會任重道遠,人民政協工作大有可為。在新的一年里,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在中共*市委的領導下,同心同德、團結奮進,求真務實、開拓進取,不斷把人民政協事業推向前進,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民主和諧、繁榮富裕、山川秀美的新*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