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在中層干部培訓班上的講話
時間:2022-08-12 09:23:00
導語:校長在中層干部培訓班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學校中層干部換屆后,相當一部分同志走上了新的領導崗位,大家面臨著熟悉新工作和如何高效率工作的問題。此時,我們舉辦這次培訓班,很有必要,這對提高我校中層干部隊伍的素質會起到很好的作用。按照校黨委的安排,今天我想從地位、理念和實務等方面,談一點對大學行政管理的粗淺認識,希望對同志們有所啟迪。
一、行政管理在大學管理中的地位
在我們國家,大學通常被劃歸事業單位的范疇。但事實上,大學與一般意義上的事業單位有著很大的不同。就管理方面而言,一般的事業單位,是一元的行政管理。也就是說,一般事業單位的管理架構,是以行政管理系統為主線搭建起來的。大學不是這樣,大學管理是二元的,在大學的管理架構中,并行著學術管理和行政管理兩大系統。
1.學術管理是大學的核心和內在邏輯要求
大學學術管理,主要指高校根據教學和學術發展的規律,根據知識的權威性,依靠教授、專家、學者,對大學內部學術性工作進行的管理。大學是學術機構,現代大學的三項主要功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具體而言,都和學術相關。大學的學術聲譽已成為大學規劃、運行、管理和評價的核心內容。而大學學術管理的目的,正在于促進學科發展,創造學術自由的氛圍,提高大學的學術水平。因此,我們說,學術管理是大學的核心和內在的邏輯要求。
大學學術管理的組織基礎是學校的各專業和學科組織,包括“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領導小組”、“學科建設領導小組”、“教學督導團”等,并且一直延伸到各院系和研究機構。
2.行政管理是大學運行不可或缺的支持和保障
大學的行政管理,主要指管理主體依靠上級賦予的職權,運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對學校工作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大學的學術管理與大學相伴而生,而大學的行政管理則是隨著大學規模的日漸擴大、內部構成的日趨復雜和大學功能的不斷擴張和強化,逐漸建立起來的。現代大學,必須有強有力的行政系統作為支持和保障。
大學行政管理的目的,是使大學充分發揮作為教育和科研機構的作用,提高辦學效益。行政管理必須實現對學校資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和分配,以維護大學的高效運轉,促進大學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這里所講的行政管理,實際上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既包括傳統意義上的行政管理,也包括負有管理職能的黨務部門和群團組織的管理活動。大學行政管理的組織基礎,是在座的各位所負責的各個部門,它同樣要延伸到各個院系和研究機構。
3.學術管理和行政管理是大學管理中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關于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在大學管理中的地位,向來是一個爭訟不休的話題。但是,我認為,一些最基本的問題,還是可以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第一,要保持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的大體均衡。如果過分強調學術權力,雖然有利于弘揚學術自由的傳統,但不利于學校與政府和社會之間的溝通,相對也會削弱行政權力,不利于提高學校的運作效率。相反,如果過分強調行政權力,雖然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但會過多地約束研究人員的自由,一定程度上也約束了學科和學術的創新。當然,這里講“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的大體均衡”,是因為絕對理想的狀態是不存在的,我們只能在具體的工作中去慎重把握。
第二,學術管理和行政管理相輔相成,共同服務于學校的整體目標。一方面,大學既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又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系統。系統內部既有特定的組成要素,又要不斷地和外部社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在大學內部,要通過行政管理來協調校、院系和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以維持整個學校的正常運轉。同時大學行政管理又要協調好學校與政府和社會的關系,如教育經費問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問題、資源配置問題等。換句話說,大學行政系統是大學良性運轉的保證體系和支撐平臺。另一方面,一所大學的發展,主要表現為人才培養的質量、科學研究的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的提高,這是大學的發展規律決定的。大學學術管理的作用正是為了更好地規劃發展方向,選擇發展戰略,激勵學術創新,使學校達到更高一級的狀態。大學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共同作用,才能使大學在穩定有序的狀態下不斷發展和提高。
總之,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共同構成學校發展的一雙翅膀,偏廢任何一方,整個學校都無法正常、穩定、持續運轉,更不可能向高水平發展。
二、大學行政管理的理念
從國際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可以一目了然,并不是從大學的誕生開始,它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行政系統來支持。中世紀,大學一直是單純以學科為基礎的、相對獨立的、松散的聯合體。到了20世紀,尤其是50年代以來,大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科間的相互聯系和依存不斷加強,大學的社會職能進一步擴展,使得現代大學的運作,越來越需要有一個行政系統的支持。也就是說,大學的行政管理發端于大學的學術管理,是應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需求而產生的。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大學行政職能的發揮必須以人才培養和學術進步為出發點和歸宿。因此,大學的行政管理理念可以概括為:一切以人才培養和學術進步為本。
在日常的行政工作中,如何貫徹“一切以人才培養和學術進步為本”的行政理念呢?我把它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要確立以人才培養和學術進步為核心的大學價值觀。這個問題涉及到大學存在的合理性問題,通俗地說,涉及到“國家為什么要辦大學”的問題。我們知道,現代大學有三項主要功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切實履行好這三項功能,大學才有存在的價值。人才培養,就是以科學精神和科學知識,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科學研究的實質是知識的生產與再生產;社會服務的實質是知識的運用,后兩者都是學術事務。因此,貫徹“一切以人才培養和學術進步為本”的行政理念,就要求我們的行政管理人員,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要確立以才培養和學術進步為核心的大學價值觀,要使這一價值觀成為我們從事行政管理的文化信念,并在實踐中作為準則加以奉行。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實現大學的功能,才能更好地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第二,以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為己任。師資是實現大學三大功能的核心因素,沒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科學研究水平、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都只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貫徹“一切以人才培養和學術進步為本”的大學行政理念,就要求大學行政系統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要以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為己任。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絕不僅僅是人事處、學科辦、和校長、書記們的事情,學校的各個部門,乃至各個院系,都有這方面的責任。以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為己任,就意味著我們的工作安排、制度建設,以致日常管理活動,都必須把是否有利于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作為思考問題的出發點。
第三,要致力于學科建設水平的提高。為了促進學術進步,必須重視將學者們聯系和凝聚在一起的組織形式——學科。學科是學者們賴以存在并更好地體現學術價值的組織形式,是體現大學本質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因此,學科是大學的細胞。只有學科存在,才能使得學術事業得以延續和繁榮。我們要貫徹大學行政的理念就要服務學科建設,就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通過學科建設實現學術進步的目標,促進大學不斷地向前發展。
第四,善待學生。毫無疑問,沒有學生,就不能成其為大學。大學的首要任務是人才培養。也就是說,學生是我們的服務對象,我們絕大部分工作的最終成效,要通過我們培養的學生體現出來。我們不是為了管理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都只是一種手段。我們的目的是要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促進學術的發展。認識到這一點,我們的各個部門就會在日常工作中牢記這四個字:善待學生。
三、我們學校的行政管理工作
下面,我根據以上講到的大學行政管理的地位和理念,談一些我們學校行政工作的具體問題。
從去年7月到現在,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學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得到了廣大師生和上級領導部門的充分肯定。這是在座的同志們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勞動的結果。去年,學校領導班子調整后,按照學校的構想:調整后的第一學期以穩定為重點;第二學期穩定和發展并重;從第三學期、也即本學期開始就要唱響發展主旋律。按照這一構想的要求,結合一年多來學校行政工作的實踐,我想講四個方面的問題,希望達到規范管理、科學管理、進一步理順工作關系、提高工作效率之目的。
(一)學校行政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們國家公立大學的行政管理系統,實行的是“科層制”管理。學校的行政管理在縱向上,一般分為校、院兩級;在橫向上,每個層級又分為若干個處(科)室。
“科層制”的管理模式歷來毀譽參半,尤其是在人性化欠缺方面,受到了強烈的抨擊。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我想強調的是,第一,到目前為止,人們沒有設計出一套更適合大學行政管理的完整模式;第二,即便是對現有管理體制的局部修正,我們也必須十分慎重,因為作為國家行政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我們不能建立一種和母系統不相容的管理系統。剩下的問題就非常清晰了,我們只有盡可能地發揮現有管理模式積極的一面。
如何發揮“科層制”管理模式的積極作用,有一套完整的理論,我們沒有時間做全面的闡述。但是,對于我們學校而言,我想,著重強調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分層管理,責權明確。學校管理系統的各個層級都有相應的職責,如果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都能準確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那么,整個系統就會呈現出一種良性狀態。在實際工作中,有兩種現象必須改變:一是個別領導同志不注意工作方法,習慣于向上越級請示報告,致使把一些很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同時,也有個別同志喜歡向下“一竿子插到底”,妨礙下級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二是極個別同志不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事無巨細一把抓,自己該干的事情沒干好,不該干的事情攬在自己身上,妨礙了其他同志把工作干好。例如,作為各部門、院系的一把手,你應該考慮的是部門、院系的全面工作和重點工作,應該抓好全局性工作和重點工作的部署、檢查和落實。有的同志不是這樣,作為處長、院長,卻一天到晚忙于副職甚至是科級干部應該干的事務,把自己降級使用,結果是沒有精力管大事。“耕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第二,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實現行政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這是“科層制”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若不如此,各個層級的銜接就會出現問題。在高校,實現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還有其特殊的意義,并已成為實現學校整體目標的基本要求。
在我們學校,師生員工有時抱怨辦事難,有的事多頭管,有的事無人管,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一是制度不健全;二是新建立或修訂的規章制度人們還不熟悉,或不習慣;三是辦事不規范,憑經驗、憑人情辦事的一些傳統還沒有根本改變。
歷史較長的大學都有完善的、相對穩定的校內規章制度,一般情況下都匯集成冊,構成“學校憲章”,使全體師生員工事事有章可循,遇事找誰辦、怎么辦,都一清二楚。每個部門都公開辦事內容,辦事程序、辦理條件、辦理時間和主辦責任人。同時,建立了完善的辦事投訴機制,有專門部門受理投訴,對于不按章辦事,推諉扯皮,故意刁難,及時予以追究。總之,是靠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提高管理水平。我們學校各部門也要根據工作需要,盡快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已有的規章制度要嚴格執行,不適應發展需要的規章制度要及時修訂。這里給人事處布置一個任務,學校的中層換屆已經結束,要盡快理清各部門的職責。做這件事的程序,我建議先讓各部門自己報,然后由人事處統一調整。各部門上報的方案要比較詳細,分科的處室要具體到各科,不分科的處室,要具體到每一個崗位。
第三,專業分工,互相配合。專業性強,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個顯著特點,按專業分工可以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專業分工是必須的;但是,復雜性也是高校事務的一個顯著特點,有許多工作不是靠一個專業部門能夠獨立完成的,因此,部門之間的互相配合、協作共事也是必須的。實際工作中,我們學校的個別部門仍有畫地為牢,與其他部門之間溝通不夠、尊重不夠,不能很好配合的現象發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對需要不同部門配合完成的工作,如果因為協調不好而貽誤工作,相關部門主要領導要承擔責任。
第四,紀律嚴明,令行禁止。“科層制”管理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令行禁止”,如果任何一個層級、環節不能嚴格執行上級的指令,就會造成整個管理系統的運行不暢,甚至導致整個管理系統的癱瘓。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現象,在我們學校時有發生,這是不允許的。行政管理的一般規則是:在決策前,決策人應非常慎重,下級職能部門,包括一般工作人員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但是,決策一經做出,決策人對決策的執行后果承擔全部責任,而下級職能部門則必須嚴格執行。如果下級職能部門不執行決策,或在執行中打了折扣,決策的執行后果則必須由執行人承擔。
以上四點,是“科層制”管理的基本原則,也是我們學校行政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學校各行政管理主體的定位
根據學校行政管理的地位、理念和“科層制”管理的基本要求,我概要地講一下我們學校各行政管理主體的定位。
1.校長
第一,集中大家智慧,理清學校發展的思路,重點考慮學校發展中遇到的重要問題;
第二,以學校行政系統和學術系統主要負責人的身份,協調學校的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
第三,為分管校領導、職能部門和各院系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環境;
第四,安排部署、督促檢查全校性工作和重點工作。
2.分管校領導
全權處理分管工作,責權一致,獨當一面,誰分管,誰負責。
3.校長辦公室
校長辦公室是學校行政管理系統的綜合辦事機構,是學校行政各項工作運轉的中樞,是溝通上下、協調左右、聯系內外的紐帶。校長辦公室的職責可以概括為十個字:咨詢、參謀、協調、督辦、服務。
4.職能部門
各職能部門代表學校行使相關職能,部門的一把手對學校領導負責。各職能部門的職責難以一一羅列,這里只向職能部門領導提出幾點具體要求:
第一,要樹立“一切以人才培養和學術進步為本”的行政管理理念,各項工作制度、各種工作措施、各個工作環節,都要自覺貫徹這一理念;
第二,要大膽工作,敢于負責;盡最大努力把本部門的工作做好;
第三,要嚴格執行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的決議,在執行中有什么問題和意見要及時反饋,但任何部門都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第四,要學會創造性地工作,各部門要求學校解決的問題,必須提供一個以上的建議解決方案。即,要給“選擇題”,不給“填空題”,我們反對既解決不了問題,又沒有解決問題思路的部門領導;
第五,各部門之間要相互尊重,經常溝通,要從學校的大局出發,認真處理好相互交叉的問題,不能推諉扯皮。
5.各院系行政領導
各院系的行政領導,是學校行政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各自院系的行政工作負總責,主要是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也包括學生工作、安全穩定等。在工作中要注意五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院系工作也要分層管理,作為院系的主要領導,工作重心應該放在處理事關院系發展的重要問題上,部署全局性工作和重點工作,并切實做好督促、檢查和落實工作;
第二,要進一步增強學術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的意識,標準要高;
第三,協調好院系內部及與其他院系、職能部門的關系;
第四,識大體、顧大局,堅決貫徹落實學校的有關決議和決定;
第五,積極配合各行政職能部門,按照要求完成相關工作任務。
(三)學校行政運行的基本程序
1.上級來文的處理程序
上級來文,校長辦公室根據職責劃分,直接轉呈各分管校領導。分管校領導可責成有關部門直接處理,或限期讓職能部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分管校領導職權范圍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可簽署處理建議,由校長辦公室提交校長或校長辦公會研究解決。這里有一個時間要求:不管是分管校領導直接處理問題,還是責成有關部門處理問題,或者是提交校長、校長辦公會研究解決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應在5個工作日內解決或向上傳遞。如遇特殊情況,則應隨時處理。
2.校內文件處理的基本原則和程序
基本原則:歸口呈送,分層處理。
基本程序:
第一步:校內所有請示應按照職責劃分,首先報送到相應職能部門。
第二步:職能部門根據職責,應及時處理基層請示事務,并將處理結果直接反饋請示部門;職能部門不能解決的問題,可由職能部門向學校請示,請示材料統一遞交校長辦公室文秘科。職能部門處理請示或向學校請示,應注意三個問題:一是職能部門處理基層單位的請示事項,同樣不得超過5個工作日;二是職能部門向學校請示,必須提出一個以上的建議解決方案,如果是經濟立項,則需要有符合實際的預算方案;三是要將處理的請示事項認真登記,以備檢查。
第三步:校長辦公室可以協調解決的問題,由校長辦公室直接協調解決,并將處理結果反饋請示部門;校長辦公室不能解決的問題,按職責劃分,呈送分管校領導。
第四步:分管校領導可以解決的問題,由分管校領導直接解決,解決不了的,分管校領導提出建議并返回校長辦公室,由校長辦公室提交校長解決。
第五步:校長能決定的問題由校長決定,校長認為需要提交校長辦公會議議定的事項,則作為議題提交校長辦公會研究決定。
學校的各種事務報告,也統一報送校長辦公室,由校辦根據報告的不同內容,呈送分管校領導。
四、提出幾點要求,與大家共勉
1.振奮精神,努力工作。現在有極個別的領導干部,沒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爭創先進的意識不強,這會嚴重地貽誤學校的工作。這里提出“振奮精神,努力工作”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有一個具體的要求:各部門所負責的工作,必須在全省性的評比、評估或具體指標上報中,爭取與學校地位相對應的名次。所謂“與學校地位相對應”可以這樣理解,如果具體到某項評比或上報的內容,不是我們的優勢,則最低不能低于第7名,因為省屬院校中叫“大學”的只有7所,低于第7名,顯然不能說“與學校地位相對應”。如果評比項目是我們的優勢,或者對學校的聲譽至關重要,則要保證進入前三名。為什么呢?因為省委、省政府把我們列為第三位,我們必須盯住“第三位”抓緊建設,否則,就會辜負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失去發展的機遇。對于院系而言,除了校內的橫向比較外,更重要的是要與省內、國內的同類學科比較,加快學科建設,增強學科帶頭人培養、引進的力度,要在上水平、上層次方面下功夫。
2.少說話、少埋怨,多做事,多溝通。我們現在有的同志,說得多,做得少;工作布置得多,檢查落實得少,工作不夠扎實,一些重要的工作沒有按時落實到位。還有極個別同志不珍惜學校的聲譽,只會發牢騷,不會解決問題,在上級部門和師生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我在今年的新生開學典禮上,提醒同學們:“愛戴學校就是尊重自己,維護學校的聲譽就是珍惜自己的光榮。”其實,這個提醒,適用于科技大學的每一個人。學校的聲譽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我們不僅要自覺維護學校的聲譽,更要扎扎實實地工作。各個部門之間多一點互相溝通,少一點互相埋怨,同心協力,把我們科技大學的事情辦好。當然,這樣說,決不是不讓大家提問題。我一貫的主張是,對內講問題,對外講優勢。這里有一個場合和策略問題。
3.尊重行政管理的一般規律,學會科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關于這個問題,前面已經講了不少,這里還想提請同志們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要正確處理好正、副職之間的關系。
對正職的要求可以簡單歸納幾點:一是“統攬而不包攬”。要抓全局抓大事,突出重點,主攻難點,善抓熱點,但不能“包打天下”。二是“做班長而不做家長”。要有民主作風,不能搞“個人說了算”。三是“放手而不撒手”。既要放手讓副職處理分管工作,充分調動副職的積極性,激發副職的創造性;又要在全局上、方向上把好關。只有這樣,一把手才能有威信,班子才能有凝聚力,工作才會有成績。
做好副職的關鍵,在于副職對自己要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副職的準確定位應該是:上對正職負責,下對群眾負責,該干的不推諉,不該干的不越權。對副職的要求也可以歸納為幾點:一是要有助手意識,既不能因顧慮重重、縮手縮腳而貽誤工作,也不能因過分強勢而造成與正職或者群眾的對立;二是要有合作精神,既要模范執行正職或者集體做出的決策,又要善于發現、彌補正職工作中的不足,還要自覺維護正職的權威和威信;三是要有務實作風,副職都有分管的具體工作,腳踏實地地做好分管工作,是副職的本分。
同志們,讓我們團結一致,振奮精神,內強實力,外樹形象,為我校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而努力工作。
以上是我對學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些粗淺的認識,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