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化素質講話
時間:2022-08-22 05:47:00
導語:提高文化素質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相繼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無疑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強調必須提高人的素質。因為人的問題不解決,增長方式就難以轉變;人的問題不解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很難實現。
不久前召開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唯一出現的一個數字,就是明確了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要達到4%。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教育的要求,不僅僅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從字里行間看到它賦予我們的責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歸根結底是要實現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加強教育,必須全面提高國民的素質。沒有教育,沒有國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和諧社會就缺少基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去年曾作過一個調查,結果發現最發達國家所倚重的并不是資源,而是教育和法制,可見教育對于民族、對于國家之重要。如果人人都有很好的品格,人人都有很好的法制意識,人人都擁有自立于社會的知識和能力,那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就水到渠成了。
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經過近些年的努力,我國的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成就輝煌。以**為例,學前3年幼兒入園率已由**年的75%提高到**年的86%;初升高比例從**年的75%提高到**年的91%;中職在校生從**年的53萬人提高到現在的73萬人;教育投入增長很快,全省生均預算內事業性教育經費總體上增長了2到3倍。這些成就無疑為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但在總結成就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教育發展當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當前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平衡,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這個問題全國突出,**同樣突出。現在**學前3年幼兒入園率,最高的市已經達到96.94%,最低的市僅僅達到69%,相差27.94個百分點;初升高的比例最高的達到95.53%,最低的是86.98%,相差8.55個百分點;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不平衡的矛盾也很突出,最高的地區已近100%,而最低的地區僅僅是14.4%,相差85.6個百分點。其他的問題,比如教育總體水平有待提高,素質教育很難落實,辦學、招生、收費的秩序還需規范等,也比較突出。
過去,我們主要是解決孩子“有書念”的問題,現在則面臨怎樣讓孩子“讀好書”的問題。如果說我們現在正處于一個戰略轉折期,那就是怎樣完成由外延拓展轉向內涵提高,怎樣由非均衡發展轉向均衡發展,怎樣由以應試教育為主轉向以素質教育為主。要適應這種階段性轉變的要求,我們就要探索理念上的提升,探索體制及管理的改進、改革,探索教育方法、教育內容的充實和完善。作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看到現實已經發生了新的變化,現實和未來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教育工作的重點切實轉到提升內涵上來,轉到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上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辦好讓黨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
按照肩負的歷史責任,按照現階段提出的新要求,當前我們應該把教育統籌放在突出位置。這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需要,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這也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教育新要求的需要。我們要以和諧理念引領教育發展,以教育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統籌城鄉區域教育上,放在統籌各級各類教育上,放在統籌教育的速度、規模、結構、質量上,集中力量做好統籌的文章。通過抓統籌,推進教育的科學和諧發展。
統籌不是削峰填谷。在統籌問題上,當前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強化薄弱地區、強化薄弱學校、強化薄弱環節上,更多地把政策扶持的重點放在農村、山區和海島,放在困難人群身上。
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要求,不同地方也有不同地方的側重,教育工作特別是教育行政工作要找準著力點。從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出發,當前我們要著力做一些打基礎的工作,做一些有助于長遠發展的工作,做一些惠及更廣大人民群眾的工作。一是要抓布局調整,按照城鄉一體化規劃要求,推進中小學校科學布局、集約辦學;二是要抓結構優化,重點提高學前三年入園率、初升高比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三是要抓素質教育,首先要解決培養什么人的問題,要重視知識、重視能力,更要重視品德,要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建設者;四是要抓教師培訓,既要培養教師愛崗敬業的精神、愛滿天下的情懷,也要培訓教師教育教學的藝術和能力;五是要抓環境整治,學校是全社會神經最脆弱、最敏感的地方,要高度重視校園安全穩定工作;六是要抓改革開放,要大力改革不符合育人規律的教育方法、內容和制度;七是要強化“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把“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責任真正落到實處;八是要規范招生辦學收費秩序,按照《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依法加強對招生、辦學、收費行為的管理和規范。
- 上一篇:六項行動計劃視頻講話
- 下一篇:教育局長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