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監督講話
時間:2022-09-08 02:55:00
導語:干部監督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開放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批準了同志代表十六屆中央委員會所做的報告,批準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我堅決擁護總書記的工作報告,完全擁護以同志為首的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大會為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指明了方向。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重點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人財物管理使用、關健崗位的監督,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加強民主監督,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組織部門作為管黨員、管干部的重要職能部門,肩負的責任重大。認真學習領會和準確把握十七大有關干部監督的思想觀點、精神實質,對于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做好新時期干部監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加強干部監督工作,是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重要保障。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關鍵在于建設一支高素質干部隊伍,特別是培養造就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能夠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領導干部。同志指出“黨委管干部,要全面負責,把發現、培養、選拔、任用、教育、監督這幾個環節都管起來,真正管好。要克服重選拔、輕培養,重使用、輕教育的現象”。同志指出,組織部門是從事干部管理工作的,把對干部的考察、提拔、使用、監督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既是我們同紀檢、監察部門在干部監督上的不同之處,也是紀檢、監察部門希望組織部門加以配合的方面。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加強組織部門干部監督工作的重要意義。實踐也充分證明,干部工作中如果缺少監督這個環節,不但難以準確地評價和選拔干部,而且也難以保證選拔出來的干部真正按照黨和人民的要求嚴格約束自己,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履行職責的能力本領,因而也就必須影響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
――加強干部監督工作,是促進黨風廉政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需要。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指出要切實改進黨的作風,著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黨風正則干群和,干群和則社會穩。反腐倡廉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重大任務,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促進社會和諧的緊迫任務。監督的本質是對權力的制約。加強干部監督特別是對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監督,核心的問題是防止權力的濫用和權力的腐敗,督促各級干部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真正成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實實踐者。這對于促進黨風廉政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都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干部監督工作,也是關心愛護干部的有效措施。我們黨一貫主張從關心和愛護干部出發,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督。同志就曾提出,必須善于愛護干部,全體黨員和干部要敢于和善于提出問題、發表意見、批評缺點,充分發揮對于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從愛護觀點出發的監督作用。現在有的領導干部對正常的監督存有誤解,甚至有意逃避監督。應該看到,我們黨取得執政地位以后,獲得了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的條件,也增加了脫離群眾甚至腐敗變質的危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體制轉軌過程中,由于制度和機制的不健全、不完善,這種危險性更大了。這就要求必須切實加強干部監督工作,發現干部有缺點毛病,及時提醒、幫助、批評,防止由小過鑄成大錯,從而保證干部健康成長。加強監督不是跟誰過不去,也不是對誰不信任,而是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的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目的是使干部不犯或少犯錯誤。
組織部門干部監督工作是黨內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貫穿于干部培養教育、考察考核、選拔任用和日常管理等干部工作的全過程。根據十七大報告有關干部監督工作的精神,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深入發展,我們的干部監督工作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將越來越重要。改進和加強干部監督工作,始終是擺在全黨面前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近年來,自治區黨委十分重視干部監督工作,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按照自治區黨委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加大了干部監督工作力度,特別是黨委常委、組織部長韓勇同志對干部監督工作要求嚴、標準高,采取很多有力的措施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是認真抓好《干部任用條例》和相關法規文件的學習宣傳。二是加強對《干部任用條例》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充分發揮“12380”舉報電話的作用,嚴肅查處用人上的違紀行為,進一步規范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三是圍繞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加強和改進對領導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監督,強化對領導干部用權行為的監督。實行了干部經常性談話、函詢和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認真開展了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和巡視工作。在8個縣市區開展了“科學規范和有效監督縣(市)委書記用人行為”調研試點工作。嚴格出國(境)審批。對領導干部因公、因私出國(境)進行嚴格審核把關,堅決制止違規組團,變相出國(境)旅游等行為。四是健全完善相關工作制度,進一步完善了干部選拔任用和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堅持和完善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和干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與執紀執法部門的協調配合,發揮各監督部門的職能作用,初步形成了齊抓共管,相互配合的工作機制,增強了監督合力。通過這些監督措施的有效實施,使全區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得到了進一步規范,干部隊伍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為自治區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結合這些年接觸和分管干部監督工作,我感到我區干部監督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難點:
一是有些地方和部門對監督工作的認識不到位,不重視監督工作,干部工作中重提拔使用、輕監督管理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方面,領導干部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比較淡薄。認為組織及他人監督自己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不愿接受監督。另一方面,干部群眾對領導干部監督的認識不到位。有的認為對領導干部進行監督容易得罪人甚至遭到打擊報復,因而不敢監督;有的認為對領導干部的監督達不到所期望的效果,因而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不去監督。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上級監督不到,同級監督不力,群眾監督不了”的現象,影響了監督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是監督制度還不夠健全完善。雖然從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許多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政策和法規,各單位內部也制定了不少規范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行為的規定和制度,對約束領導干部的用權行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這些制度和規定還存在許多不盡完善的地方。表現為:臨時性的規定多,注重長效治本的規定少;正面規范行為的規定多,處置違規行為的措施少;過于抽象、籠統、彈性大的規定多,具體可操作的規定少;建章立制的多,嚴格執行的少。加上自由裁量權在幅度、范圍上存在隨意性,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致使制度監督的“硬度”不夠。
三是干部監督的合力還沒有真正有效地形成。干部監督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建立嚴密有效的監督體系,形成監督合力,才能保證各項監督任務落到實處。當前,我們盡管已有許多種監督方式和監督制度,但各種監督方式之間缺乏協調,還沒有真正形成法律監督、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等“多合一”的監督體系和機制,以至于監督主體之間在工作上有時相互脫節、各自為戰,使應受監督的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監督,影響了監督整體效用的發揮,削弱了監督工作的力度。
四是組織部門干部監督機構的力量總體還比較薄弱。近幾年,從事干部監督工作人員中新手較多,對干部監督業務工作不是很熟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干部監督工作的正常開展和作用發揮。
按照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有關干部監督工作要求,我們各級組織部門特別是從事干部監督工作的同志,要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積極探索對領導干部實施有效監督的途徑和辦法,不斷改進和加強干部監督工作。貫徹十七大精神,進一步加強干部監督工作,我的體會是應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和改進對領導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監督
1、把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緊緊抓住思想教育這個根本,經常性地開展領導干部理想信念和廉潔從政專題教育,改進培訓方式,增強培訓效果,引導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政績觀,不斷增強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夯實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著力強化領導干部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和主動大膽監督他人的意識,在班子內部和領導干部中間營造“人人接受監督,人人自覺監督”的氛圍。
2、突出重點,強化對領導干部用權行為的監督。實行干部經常性談話、函詢和領導干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制度。通過干部考察、參加民主生活會、受理群眾舉報和開展巡視等途徑,深入了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貫徹民主集中制、落實科學發展觀、學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領導作風等方面的情況。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存在的不良反映或苗頭性問題,及時進行談話或函詢,要求盡快改正、提早解決。對新提拔的領導干部,堅持開展任前教育。嚴肅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行為,教育和警示干部。對有違規違紀行為、不勝任現職、經談話提醒仍不認真改正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堅決進行調整。
3、會同有關部門認真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把實施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作為一項制度,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作為領導干部考核、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加大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力度。根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不同特點和領導班子建設需要,把資金流量大、工程較多的單位領導干部、擬提拔任用的領導干部和群眾反映較多的領導干部作為重點對象,委托審計部門進行經濟責任審計。逐步建立以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的經濟責任審計模式。進一步明確自治區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定期交流相關情況,研究、解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加強審計成果運用和問題整改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各項整改工作落實到位。
4、加強對領導干部因公、因私出國(境)出國(境)行為的監督管理。進一步規范組織部門對領導干部因公、因私出國(境)出國(境)審批權限,嚴格把好審核審批關。堅決制止領導干部隱瞞身份辦理因私出國(境)證件手續或參加旅行社、學會、協會、單位內設機構違規組織的出國(境)團組,變相出國(境)旅游等行為。
(二)切實加強和改進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
1、嚴格執行干部人事工作紀律,圍繞推薦、考察、醞釀、決定等關鍵環節,強化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全過程監督。按照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實錄制的要求,對考察過程進行如實記錄,進一步明確干部推薦、考察、決策各個環節的責任主體和責任內容,建立健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追究制和用人失察失誤責任追究制。建立并實施上級組織部門干部監督機構列席下級黨委討論干部會議制度,做到事前監督和防范。
2、建立健全組織部門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內部監督工作機制。組織部門內部各工作機構在干部監督方面都負有重要職責。干部工作機構在考察干部過程中,應向干部監督機構了解有關情況,干部監督機構應及時向干部工作機構提供有關信息。干部工作機構應對干部監督機構提供的信息進行調查核實,并提出是否影響干部任用的意見。干部監督機構要主動介入對一些重要崗位的領導干部以及有舉報反映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考察,實施橫向監督。
3、加強檢查,切實規范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認真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檢查辦法(試行)》要求,改進檢查方法,加大查處力度,提高監督檢查效能。在檢查的方式上,實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全面檢查與重點抽查相結合,逐級檢查與交叉檢查相結合。在檢查的內容上,著重檢查干部任用程序的執行情況和選拔任用干部的質量情況,把過程監督與結果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在檢查結果的運用上,注意做到嚴肅查處與總結經驗教訓并重。對檢查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提出整改的要求;對明顯違反《干部任用條例》的行為,堅決予以糾正;情節嚴重的,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4、健全完善領導干部用人行為的監督制約機制,抓好“科學規范和有效監督縣(市)委書記用人行為”調研試點工作。加強對調研試點工作的指導,支持各試點縣(市、區)將形成的制度辦法進行大膽實踐。對調研試點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研究改進完善的措施,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在全區范圍內加以推廣,使調研試點工作切實取得成效。
5、嚴肅查處,堅決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沒有嚴肅的查處,就沒有真正的監督。要充分發揮“12380”舉報電話的作用,制定舉報受理和查核的具體辦法,加大對違規用人問題的查核處理力度。對涉及選拔任用干部方面的舉報問題,凡屬實名舉報的必查,凡線索清楚、內容具體、性質嚴重的必查,凡涉及組織(人事)部門干部的必查;對轉有關部門查核的舉報問題,凡在規定時限內沒有報告查核處理結果的進行督辦,應當查清的問題沒有調查清楚的進行督辦,應當糾正的問題沒有糾正或者糾正不徹底的進行督辦,沒有按照規定對責任人作出處理或者處理不當的進行督辦。
(三)建章立制,進一步完善干部監督管理工作機制
1、健全和完善干部監督工作協調配合機制,增強監督合力。堅持和完善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和干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整合監督資源,形成相互協調、彼此配合、信息暢通、優勢互補的整體合力,充分發揮各監督部門的職能作用,形成齊抓共管,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注意把加強思想教育、談話誡勉、專項考察、民主生活會、組織函詢、經濟責任審計等監督措施結合起來,進行綜合運用,初步形成強化預防、及時發現、嚴肅糾正的監督體系。拓寬干部監督信息渠道,加強干部監督信息網絡化建設。注意發揮輿論監督作用,適時對干部工作有關情況進行宣傳,接受社會輿論監督。
2、建立干部監督工作責任制,健全完善相關工作制度。根據管人與管事相結合的原則,明確一級對一級的監督責任,把干部監督工作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目標考核,形成分級負責的干部監督工作格局。圍繞一些重點和難點工作,,制定相關工作制度和辦法,如,領導干部談話和函詢試行辦法實施細則;上級組織部派員列席下級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干部任免會議辦法;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檢查實施辦法等。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完善黨政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辦法、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等辦法。在此基礎上,還應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質詢、問責、罷免和辭職等制度。
3、改革和完善領導班子決策機制,建立完善有效制約“一把手”權力行使的相關制度,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進一步完善黨委內部的議事和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加強對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監督,制定相應的措施辦法。進一步擴大黨務、政務公開的范圍,把人事任免、財經收支、工程項目等重大事項的決策依據、決策過程和決策結果,通過一定的方式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四)進一步加強組織部門干部監督隊伍建設
要按照公道正派、業務精湛的要求,進一步充實和加強干部監督工作隊伍,加大學習培訓力度,采取多種形式經常性地開展干部監督工作業務培訓和經驗交流,不斷增強干部監督管理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紀律嚴明的組織部門干部監督工作隊伍,保證組織部門干部監督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