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整體化建設試點工作會講話
時間:2022-06-01 04:06:00
導語:共青團整體化建設試點工作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很高興今天參加*市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試點工作動員大會。按照團省委關于試點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團市委專題召開試點工作動員大會,研究部署開展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試點工作,體現了*團市委和各級團干部認識到位、行動到位、作風到位,值得充分肯定。
下面,我代表團省委就如何進一步抓好工作落實,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新形勢下開展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開展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是新一屆團省委就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作出的一項重要部署。省第十二次團代會提出了“區域覆蓋、尊重主體、開放互聯、促進活躍”的總體思路。今年年初,團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對此又作了具體部署。今年3月至4月,團省委抽調機關干部在臺州路橋開展了為期一個多月的試點工作,并取得了階段性的初步成果。總的來看,這項探索進展順利、成效明顯、方向正確、意義深遠。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干部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具體而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深化理解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
1、是適應經濟社會市場化、城市化、信息化不斷加快的必然選擇
市場化深刻影響著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尤其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越來越發揮基礎性作用,要求我們把團的組織優勢和市場法則有機結合起來,使共青團組織更好地發揮作用。城市化帶來各種組織形態日趨多樣化,人員流動日趨頻繁化,尤其是農村進城務工青年、非公有制企業從業青年等流動青年群體大量涌現,要求我們積極創新組織設置方式,不斷擴大基層有效覆蓋。信息化帶來青年學習、工作和生活狀態的深刻變化,也深刻影響著社會組織的運行方式、管理手段和工作模式,要求我們積極創新聯系、動員、教育和服務青年的方式。主動適應市場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變化,共青團必須用區域的理念、整體化的方式,在市場化進程中充分整合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在城市化進程中充分實現對各類青年群體的覆蓋,在信息化進程中充分運用各種現代的手段,才能繼續發展團的組織優勢、增強團組織的內在活力。
2、是適應青年群體多元性、自主性、流動性不斷增強的必然選擇
當前青年群體的變化集中體現為多元性、自主性和流動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青年群體的需求呈現出活動方式的多樣化、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及生活休閑的豐富化等特點。二是青年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方式更為開放、理性、務實,追求個性發展、崇尚創新,追求自我價值的體現,注重提升自我。三是青年群體跨區域、跨行業的流動更加活躍,各領域中從業人員的分布更為復雜。四是青年面對的問題更加具體,青年對組織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大。青年群體的這些變化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帶來了深刻影響。面對這些變化,共青團必須充分突出青年的主體地位,切實改變共青團傳統、單一的組織方式、教育方式和動員方式,更好地反映和兼顧不同青年群體的利益需求,進一步增強共青團對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3、是適應新形勢下解決我省基層團建中面臨的問題的必然選擇
從我省的實際來看,當前基層團組織主要有以下一些問題:一是基層團組織的覆蓋面還不夠大。特別是對大量的流動團員和外來青年,如何實現對他們的覆蓋、服務和管理,辦法缺失、手段缺乏。同時各類青年社團的蓬勃發展,對團組織的吸引力、覆蓋率帶來嚴峻挑戰。二是部分基層團組織的活力不足。村級團支部發展不平衡,特別是農村團員的流動頻繁,出現了許多“空殼”、“空轉”團支部。鄉鎮(街道)團委的作用總體是好的,但是存在隊伍不穩、缺乏保障、缺乏骨干、缺少影響等問題。三是部分基層團干部的業務素質弱化。基層團干部特別是村級團支部書記的業務培訓的機會不多、渠道不多,缺乏對共青團工作的理性思考,導致一部分基層團干部對團的業務不熟悉,開展的活動與時代的要求、青年的愿望不相吻合。四是部分基層團員隊伍建設薄弱。既有入口不嚴的問題,也有出口不暢的問題,既有團員自己團員意識不強的問題,也有團的組織教育管理服務不夠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共青團只有從整體和系統的角度,用發展和辯證的眼光來看待,樹立“動態團建”和“大團建”的觀念,才能從根本上取得突破,才能切實增強基層團組織的內在活力。
4、是適應共青團組織堅持黨建帶團建、團建抓創新規律的必然選擇
這些年來,我省各級團組織堅持黨建帶團建、團建抓創新的原則,積極探索與經濟社會發展和青年群體變化相適應的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尤其是在團的外部環境優化、工作領域覆蓋、團干部隊伍建設、團內基層民主建設、青年中心建設等方面,作出了許多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經驗。從浙江近年來團建創新歷史軌跡可以看出,基層團建必須不斷根據時展的要求進行改革與創新,不同時期要走不同的路子,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共青團組織先進性和群眾性的有機統一,才能保持組織的持久活力。抓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就是適應現階段發展要求,著眼解決當前基層團建存在的一系列困難和問題,推進團建創新的必然選擇。從我省的情況來看,目前各個領域團的建設思路已經明確,各級團組織在繼續抓好調整、鞏固、提高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基層團組織的開放互聯,推動區域團工作的整體活躍。
二、切實把握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的深刻內涵和工作重點
1、準確把握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的深刻內涵
區域是一個多側面、多層次的相對性概念,包括自然的地理區域、行政劃分區域和特定的工作區域。我們說的區域屬于第三類,是指與青年的流動特點和集聚方式相適應的共青團工作區域。從理念定位上:就是要突破以單位、以領域為主體的建團模式,以更加開放的視野抓團建。區域是對領域的突破,區域可以是一個領域、一個單位,也可以是幾個領域和單位的綜合體。在區域內,不分層級、不分系統,全部納入工作范疇,以多中心加輻射狀的方式實現區域覆蓋。從實踐定位上:從有利于黨對青年工作的領導、有利于集中和統一的開展工作、有利于提高青年的組織化程度的考慮,我們把鄉鎮、街道所轄區域作為這次試點的基本區域網絡范圍。當然,縣級、市級層面同樣存在著區域整體活躍的問題。整體化是我們這次試點工作的核心理念、基本思路,就是要牢固樹立辯證統一的、普遍聯系的觀點,打破各條戰線、各個領域自我封閉、相互割裂的做法,實現基層團組織的整體活躍。我們覺得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團建要素之間的整體化。通過分析,找到形成促進團工作活躍的有利要素、制約的不利要素,把要素作為整體考慮,推動基層團建各要素之間產生聚合效應。二是組織與組織之間的整體化。把區域里面的基層團組織作為整體考慮,推動基層團組織相互之間產生綜合效應,產生1+1大于2的效益。
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的核心內涵就是“區域覆蓋、尊重主體、開放互聯、促進活躍”這十六個字。區域覆蓋,就是要在健全區域團的組織網絡上下功夫,把鞏固和加強各個領域基層團組織作為基本途徑,把建設以共青團為核心的各類青年組織作為重要途徑,來實現團組織對團員青年的有效覆蓋。尊重主體,就是要在增強團員的主體意識上下功夫,進一步突出青年的主體地位,多開展一些讓青年自主設計、自主組織、自主參與、自主評價的活動,多運用網絡、短信等青年喜歡運用的方式增進與青年的互動,拉近與青年的“距離”,不斷增強團員青年對組織的歸屬感、榮譽感和責任感。開放互聯,就是要在強化區域組織的聯動和協作機制上下功夫,按照整體化建設的思路,通過一定的區域協調機制或平臺,推動基層團建活動、陣地、信息、制度等要素之間產生聚合效應,推動基層團組織相互之間產生綜合效應。促進活躍,就是要在實現區域組織的作用有效發揮上下功夫,既竭誠代表和維護青年的權益,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又引領團員青年建功立業,增強組織的戰斗力,這也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2、牢牢抓住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的關鍵環節
根據試點探索的總體思路,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的關鍵環節,主要是實現五個轉變:一是在青年社會化的背景下進一步實現青年從社會人向組織人的轉變。隨著體制轉軌、社會轉型進程的不斷加快,大量的“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呈現出許多游離于團組織之外的團員青年。例如,新經濟組織、社會中介組織等領域,都聚集著大量的團員青年,迫切需要我們改變傳統的組織設置方式,來實現對他們的有效覆蓋。二是基層團組織和團干部進一步實現從團工作的組織者向指導者的轉變。我們現行的組織體系,越到基層,干部力量越有限。如何使有限的力量達到工作效益的最大化,就要求我們深入研究如何培養大批的社會青年工作者,讓每一個基層團組織凝聚著一批青年社團,讓每一位基層團干部凝聚著一批基層青年骨干,團干部實干加巧干,善于凝聚青年組織,培養青年骨干,整合有效資源,以牽頭項目、委托項目的方式,指導青年和青年組織自我活動,真正帶動工作,實現有效活躍。三是團的工作方式進一步實現從以號召青年、動員青年為主向青年自主組織、自主參與的轉變。在當前青年自主意識普遍增強的形勢下,共青團如果仍然停留在依靠行政化的手段,組織青年、動員青年,其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意識,以加強團內民主建設為重點,把團員作為組織的主體,把青年作為工作的主體,充分調動團員青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四是團的組織運行進一步實現從相對單兵作戰、封閉割裂向更加開放互聯、整體聯動的轉變。必須切實改變把共青團自身作為權力單位來運作的思維習慣和行動邏輯,積極建立社會化、開放性的組織運行機制,消除基層團組織建設長期存在的“條塊分割”的狀態,并按照一定的規則將基層團組織連接成一個新的組織網絡,擴展基層團組織新的生長空間,通過重建基層團組織與社會的互動機制,實現基層團組織組織資源的再造。五是團員青年進一步實現從團的工作對象向工作主體的轉變。要實現這一轉變,從當前來看,尤其要注重在團員青年中培養一批青年社團負責人和各類團的活動骨干,這是我們共青團工作重要的依靠力量,通過把骨干分子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以點帶面,可以影響和輻射更多的團員青年,主動接受我們團組織的覆蓋。
3、著力探索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的重點問題
開展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有一系列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和解決,從當前來看,特別是有六個方面課題迫切需要各地在實踐探索中著力回答:一是積極探索推進“兩新”組織團建工作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努力擴大覆蓋面。二是要切實加強青年社團的培育和管理。三是要大力推進社會化青年工作者隊伍建設。四是要著力探索提高團員青年主體地位的實現形式。五是要深化探索基層“推優入黨”機制建設。六是要改革完善基層團組織考核評優機制。要圍繞以上重點問題,在一段時期內,集中精力解決一至兩個問題,力求有新的突破。同時又要注重以這次試點為契機,力求團建工作中一些基礎性問題也能得到有效的解決,提升整體團的建設的水平。
三、以良好的作風推進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試點工作取得實效
良好的工作作風,是確保試點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保證。廣大團干部要深入貫徹省委“作風建設年”的部署要求,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深入青年,深入實際,遵循客觀規律,不斷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這里我想重點強調正確處理好幾個關系,與大家交流。
1、正確處理抓落實與抓創新的關系
創新是前進的動力。但是,創新不能空喊口號、不能不切實際,更不能憑空臆造。創新是在已有經驗落實基礎上的創新,離開了落實,創新就是空中樓閣,有花無果、白費力氣。對過去已經形成的團建經驗,對在這次試點中總結成熟的經驗,要堅持、鞏固和完善,不能一味求新,將歷史經驗、將上級精神束之高閣,另行其事、自搞一套。同樣,落實是在各地結合實際創新過程中的落實,必須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照抄照搬上級的或以往的工作模式,就會缺乏活力、就會停滯,也無法更好地進行落實。我們必須堅持一手抓落實,一手抓創新,在落實的基礎上創新,通過創新進行更有效的落實。
2、正確處理活動開展和機制建設的關系
一直以來,我們都強調要堅持活動與建設、項目與機制“兩條腿”走路。但從實際來看,重活動輕建設、重項目經機制的現象一直存在,造成了許多團的工作“一陣風”,成立大會一開、牌子一掛,就無聲無息,看不到什么動靜了。這應當引起我們高度地重視,也是我們這次試點要著力突破的一個問題。試點工作必須以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和項目先行,同時又要注重不斷地把試點探索的成果,以機制的形式固化下來,用長效機制來持續深化我們試點工作的成果。
3、正確處理典型培育與面上推進的關系
通過試點探索,培育一批典型,解剖麻雀,固然很重要,但不能顧此失彼,就典型培育而典型培育,忽視面上工作的整體推進。抓試點建設,必須把握好抓典型培育與抓面上工作的辯證關系,注重以抓好典型帶動全面建設上臺階,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當前,尤其是“兩新”組織、流動團員等新興領域團建的目標,與黨政的要求、青年的期盼和團建自身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任務非常繁重,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各地要切實抓住這次試點的契機,著力推進各個領域的團建工作,尤其是新興領域的團建工作要有新的突破。
4、正確處理系統考慮與突出重點的關系
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試點是一個綜合試點,涉及基層團的建設的方方面面,各地需要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和青年群體變化的新背景下,系統考慮試點探索的內容。但是各地的情況不一樣,各地遇到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不一樣。因此,必須以求真的精神、務實的態度,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區別情況,突出重點,找準切入點,做到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么問題。要抓住本地有條件、有基礎的工作項目、工作領域,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尤其是一些條件具備、基礎好的要馬上抓;有些條件尚不具備的,要創造條件抓;一時還不能解決的,要著眼長遠想辦法抓。只有這樣,我們的試點探索,才能形成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才能形成試點探索的集大成。
同志們,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是一項事關我省團的工作和建設全局的探索性工作,做好這項工作,意義重大。我相信,只要我們充分尊重規律,尊重實踐,尊重青年,尊重創造,埋頭苦干,試點工作一定能夠結出豐碩果實。我也相信,在*市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通過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干部的共同努力,*市團的工作和建設一定能夠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新局面、創造新業績。
- 上一篇:市工會共青團工作會講話
- 下一篇:技術消化吸收規章制度